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南阳旅游资源规划
2025-09-28 00:32:40 责编:小OO
文档
南阳旅游资源规划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旅游消费意识逐步提高,出游次数大大增加。旅游交通分为城市型旅游交通和郊外型旅游交通。在城市型旅游交通中,旅游季节大量游客涌入,不仅给城市居民的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旅游质量,还给城市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分析城市观光游览现状、掌握游客的游览模式,合理规划旅游交通线路,探究本地居民游客和外地游客的出游特性及城市型旅游交通需求,为城市旅游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1旅游资源分布

  南阳境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 1986年被公布为国家文化名城,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域内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域西部、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最具特色的风景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处。南阳中心城区的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为横贯城区的白河,内河及西部的兰营水库和靳庄水库,自然景观为卧龙岗和麒麟岗以及独山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南阳古城、卧龙岗、汉画馆、南阳府衙、医圣祠、玄妙观和豫山禅寺等。

  2旅游发展目标

  2.1总体发展目标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南阳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南阳成为河南的旅游强市 ,成为河南的旅游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南阳市的旅游市场定位为:“观光、休闲、科考、修学、度假、会议。”,旅游发展定位为“中原大驿站,河南后花园”。

  2.2旅游交通发展目标

  依托综合交通的完善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交通可达性高、与景区环境协调的绿色旅游交通体系,提升旅游交通服务的功能和档次,加快“四小时旅游交通网’’通达目标的实现。

  3旅游空间功能布局

  根据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南阳市域范围内形成‘‘一心,四区’’的旅游空间功能结构:

  A、“一心”

  “一心”指南阳中心城区,是市域风景旅游及旅游服务的中心。中心城区游赏资源丰富,其“府衙文化”、“玉文化”及“圣人文化”是南阳旅游的重要资源基础,进一步打造卧龙岗汉文化、独山风景区、白河湿地滨水游览带等旅游资源,加强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整个南阳市域范围内的旅游服务中心。

  B、“四区”

  南都多功能游览区:主要包括南阳古城、独山风景区、南阳府衙、医圣祠等景区、景点,是以展示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汉文化、三国文化、明清文化、独山玉文化以及现代城市休闲为特色的游览区。

  伏牛山南麓生态游览区:位于西峡、淅川、内乡、南召境内的伏牛山南麓地区,主要包括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老界岭自然保护等景区,是以自然生态,以及恐龙蛋化石群、恐龙骨骼化石等世界级自然遗产为特色的游览区。

  桐柏山山水风光游览区:位于桐柏县、唐河县境内的桐柏山地区,包括太白顶、云台寺、淮源风景名胜区等景点、景区,是以自然山水、淮源生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为特色的复合型游览区。

  丹江生态及文化游览区:位于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地区,主要包括丹江风景名胜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荆紫关等景区、景点,是以湖光山色、传统文化、现代水利工程为特色的游览区。

  5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集散点布局规划

  A、旅游集散中心

  在中心城区利用现状汽车东站原址设置一处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南阳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南阳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形象。

  B、旅游集散点

  依据城市对外交通枢纽、酒店以及重要旅游点的布局,设置旅游观光线路车站,为来宛旅游客流提供服务。旅游集散点主要包括:

  ①对外交通枢纽:铁路南阳站、客运中心两站、客运中心北站和高速客运站等城市对外联系重要交通枢纽。

  ②酒店:在中州路、新华西路和长江路等酒店设施分布密集地区,有选择的设置多处客流集散点,便捷国内外游客旅游出行,提高南阳旅游服务水平。

  ③重要旅游点:包括武候祠、汉画馆、广场、南阳府衙、古城、汉城墙遗址、医圣祠、南阳水上公园、白河公园、花卉园、动物园、独山景区和达士营古寨等主要旅游点。

  4旅游交通组织策略

  ①发挥南阳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的优势,提升南阳旅游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南阳航空、铁路和公路形成的综合交通系统,满足不同层次旅游客源的交通需求,突显南阳中心城区在市域旅游交通系统的核心集散作用,建立完善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

  ②强化南阳与相邻地区旅游资源的衔接

  南阳与洛阳两市交界的伏牛山地区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国、省道的改造升级,并根据旅游发展的需求适时建设旅游专线公路,扩大南阳旅游市场的腹地范围,密切两者在旅游产业发展上的合作。

  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在南阳建设多级旅游集散中心,以形成完善的游客服务系统,全面提高国内外游客的接待和综合服务能力。一级旅游集散中心设在南阳中心城区,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布局于邓州、新野、内乡等市域内各县市,三级中心建立在各主要景区(国家级、省级)。

  ④构建无障碍绿色旅游交通网络

  构建完善的市域旅游交通体系,便捷各交通方式之间旅游客流的换乘衔接,建立各市域内旅游景区之间的直达连线服务。同时,提升通往重点景区公路的技术标准,建设市域东西联络线等联结景区的公路,并强化其旅游和景观功能,建设“山水风景绿色交通廊道”。

  6相关规划建议

  ①依托旅游交通主通道,形成旅游产业发展走廊,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旅游交通主通道系统,大力发展沿线城镇的旅游产业,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南阳市最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沿线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注重道路与景区环境的协调

  旅游公路交通与旅游功能的综合性,加强公路沿线的景观建设,使旅游公路及沿线景观成为旅客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协调道路设施与沿线景区的关系。

  ③旅游旺季采取相关交通组织措施,缓解旅游公路交通压力

  旅游旺季主要旅游公路的交通压力较大,规划建议通过县乡道系统进行局部交通组织,在旅游旺季部分旅游公路或者部分路段的货车通行,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水平。

  7.结 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道路交通设施日益高速化、网络化、现代化、舒适化,旅游发展交通瓶颈不断被突破,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方面,迅猛扩展的旅游产业将对旅游交通产生极大的需求和压力;另一方面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旅游交通设施对旅游区域的旅游流空间组织以及旅游产业布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交通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探索交通改善情况下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和游客体验提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