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7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欧阳修知贡举时,极力排抑的文体是( C )
A.西昆体B.太学体C.骈体D.古体
2.下列词句出自晏幾道《临江仙》(梦后楼台)的是( C )
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B.落花人,微雨燕双飞
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苏轼的文章中,涉笔成趣、独抒性灵,最能见出其个性品格的是( A )
A.小品文B.记叙文C.议论文D.碑志文
4.“简斋体”所指的诗人是( B )
A.黄庭坚B.陈师道C.杨万里D.陈与义
5.“学者率宗江西”的局面出现在( B )
A.北宋中期B.北宋后期C.南宋初期D.南宋中期
6.北宋词人中被称为“集大成者”的是( C )
A.苏轼B.柳永C.周邦彦D.秦观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出自辛弃疾的( D )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南宋散文中,成就最高的文体是( C )
A.叙事文B.碑志文C.笔记文D.议论文
9.吴文英词集的名称是( C )
A.《碧山乐府》B.《竹山词》C.《梦窗词》D.《草窗词》
10.“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论诗三十首·其四》)的作者是( B )
A.元结B.元稹C.元好问D.戴表元
11.元杂剧《梧桐雨》属于( B )
A.公案剧B.历史剧C.神仙剧D.风月剧
12.元杂剧著名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C )
A.《范张鸡黍》B.《赵李让肥》C.《汉宫秋》D.《东堂老》
13.元杂剧《西厢记》的主要人物是( B )
A.倩女B.红娘C.王昭君D.杜丽娘
1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套曲《不伏老》)的作者是( B )
A.王实甫B.关汉卿C.宫天挺D.纪君祥
15.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属于( B )
A.前七子B.后七子C.吴中四杰D.吴中四才子
16.明代竟陵派的文学主张是( D )
A.“直抒胸臆,信手写出”B.“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C.“视古修辞,宁失诸理”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17.明代作家归有光属于( A )
A.茶陵派B.竟陵派C.派D.唐宋派
18.著名散文家张岱属于( C )
A.明代前期作家B.明代中期作家C.明代中后期作家D.明代晚期作家
19.小说《北宋志传》属于( B )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
20.徐渭的《四声猿》是( B )
A.明中期杂剧B.明后期杂剧C.明初传奇D.明末传奇
21.清初文学家中,被称为“江左三大家”的是( A )
A.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B.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C.王夫之、黄宗羲、钱澄之D.施闰章、宋琬、王士禛
22.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作词师承( C )
A.苏轼词风B.柳永词风C.李煜词风D.姜夔词风
23.清代文学家姚鼐编纂的文学作品总集是( D )
A.《古诗归》B.《文选》C.《历代赋汇》D.《古文辞类纂》
24.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大受德国文豪歌德赞赏的是( B )
A.《玉娇梨》B.《平山冷燕》C.《好逑传》D.《春柳莺》
25.代表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主导潮流和正确方向的是( A )
A.聊斋系列小说B.阅微系列小说C.世说系列小说D.虞初系列小说
26.李渔的作品《无声戏》的体裁是( D )
A.话本B.拟话本C.杂剧D.南戏
27.代表清代讲唱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D )
A.鼓词B.大鼓C.子弟书D.弹词
28.清初苏州派剧作家的代表人物是( B )
A.李渔B.吴伟业C.李玉D.方成培
2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的作者是( D )A.林则徐B.康有为C.黄遵宪D.龚自珍
30.近代小说《老残游记》属于( D )
A.历史小说B.理想小说C.冒险小说D.谴责小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有( ACE )
A.含蓄深婉B.求雅脱俗C.生新瘦硬D.雅丽精绝E.深拗劲峭
32.吕本中提出的“活法”,内涵包括( ACE )
A.以苏济黄B.精炼优雅C.圆美流转D.浅近易晓E.沉博艳丽
33.清初遗民诗人的代表作家有( BCDE )
A.钱谦益B.吴嘉纪C.吴伟业D.屈大均E.顾炎武
34.清中期宗法宋诗的诗歌流派有( AB )
A.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B.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
C.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D.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E.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派
35.下列关于“桐城派”的描述,正确的有( ABCDE )
A.创作主张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B.以先秦两汉唐宋八家文章为创作楷模
C.以服务于清王朝政权为目的D.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备E.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刘大櫆、姚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兴趣”
37.《醒世姻缘传》
38.清初三大家
39.小说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元杂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
拨动你的心弦,奏响华夏旋律41.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在元杂剧上的创新。
42.简述陈维菘词的创作特点。
43.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结合《百步洪》(二)、《琴诗》、《汲江煎茶》等诗,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5.试以“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顾茅庐”、“蒋干盗书”、“借东风”、“单刀赴会”、“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故事为例,说明《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及其写作技法。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BBADC CADCC BCBBB DDDBA ACDCA BDCD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CE AC BDE BC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参]
(1)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诗学概念。(1分)
(2)指由外物形象直接兴发的审美情趣。(1分)
(3)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无迹可求的审美效应。(1分)
37.[参]
(1)清初的一部家庭生活小说。(1分)
(2)作者署名为“西周生”,其真实姓名不详。(1分)
(3)主要叙述的是以佛教因果报应观而构成的两世姻缘的冤仇相报故事。(1分)
38.[参]
(1)指清初散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1分)
(2)主张戒除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2分)
39.[参]
(1)梁启超提出的口号。(1分)
(2)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1分)
(3)使小说的位置由传统文学的边缘移向中心,提升了小说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产畔的地位。(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参]
(1)喜剧色彩较浓的爱情剧。(2分)
(2)情节安排生动、紧凑。(1分)
(3)人物形象刻画鲜明。(2分)
41.[参]
(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入主唱的通例。(1分)
(2)全剧五本二十一折。(2分)
(3)末、旦轮流主唱。(2分)
42.[参]
(1)师法苏、辛,豪放苍凉。(3分)
(2)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2分)
43.[参]
(1)多抒发主观情感之作。(1分)
拨动你的心弦,奏响华夏旋律(2)想象丰富奇诡。(1分)
(3)语言璀璨瑰丽而又具狂霸之气。(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参]
(1)苏轼诗歌才气横溢,雄健豪放,想象丰富,擅长通过精辟广博的比喻表现事物,使之本相毕现、降伏于诗人笔下。(5分)(2)苏轼为诗长于以意象象征哲理,融合禅机诗意,以理趣见胜,常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5分)(3)苏轼诗歌意趣高远,超凡脱俗,具有高风绝尘的潇洒韵致。(4分)
45.[参]
(1)“七分事实,三分虚构”。(4分)
(2)细心穿插,巧于构思。(2分)
(3)于史无征,采用传说。(2分)
(4)本末倒置,改变史实。(2分)
(5)张冠李戴,移花接木。(2分)
(6)妙笔生花,善于铺张。(2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