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2025-09-28 00:34:55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2007.9-2010.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发挥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我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为建设一支善教学,会研究,适应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理念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学校的发展。只有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有效利用,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教师和谐发展,才有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给予教师发展空间,教师才会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教师放在学校管理的“第一位”,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成长,就是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支持教师进步,就是推动学校和教育大发展。通过有效的学校管理、机制运作,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教研文化乃至学校文化,使教师认同并产生归属感,且用积极的行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使追求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职业存在的方式。

三、规划目标

打造建宁小学自己的品牌特色,使全校教师能成长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技能,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年目标:

2010年9月~2011年6月规划目标:初步形成学校的学科教学骨干教师梯队。

2011年9月~2012年6月规划目标:建立学校教师培训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 

2012年9月~2013年6月规划目标: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市、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

1、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开展一年一度的德育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定期收集、发扬教师敬业爱生的优秀事迹,以达到用身边的事情教育身边的人的目的。

2、培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到2013年,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市、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

3、壮大优质教师队伍。到2013年,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达到教师总量的一定比例。校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

4、提升教师学历。到2013年,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8%,本科学历提高到85%以上。 

5、继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继续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优势。

6、完善学校师资自培机制。建立学校教师培训模式,不断健全学校的自培功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工作策略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是人才成长的启蒙者,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教师,要创建优质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家长、学生信赖的教师队伍。

(一)教育教学工作

1.理念:合作、体验、共生

合作——师师互相配合互相欣赏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它不是合作者之间简单的组合,而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悦纳。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亲身经历知识、技能形成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共生——就是教师学生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互动关系,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若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

“合作、体验、共生”是课堂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师生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手段,也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在集体的合作中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2.目标:教的有效,学的愉快,轻负高质 

教学工作要以“教的有效,学得愉快,轻负高质”为目标,以“注重教学常规,强化目标管理,研究教学策略”为工作重点,以“加强条线分管,追求精细管理”为工作作风,向常态教学要质量,加强反思和监控,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的持续发展。

3.措施:实行教学工作的“一学二研究三坚持”制度

一学:学教育教学理论,学新课程标准,学现代教育技术;

二研究:研究教法、学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进行课堂教与学的研究;

三坚持: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坚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坚持教育教学的行动反思。

  (二)教师队伍建设:

1.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提供成长阶梯。

2.目标:打造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家长、学生信赖的教师队伍。

整合校内外多方有利资源,探索以“辐射、培养、调整、优化”为指导方针,加强校本研训一体化,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到、结构合理、开拓创新,能参与市、县竞争、适应于素质教育需要的发展性教师队伍;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教的有效,学的愉快,轻负高质”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水准骨干教师群体,逐步形成学校的人才高地。

3.措施:

(1)继续提高师德修养,落实市、区、学校颁布的教师守则,依法推进师德教育。

(2)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榜样,挖掘典型,发扬事迹,用身边的小事感染人,用平凡中的精神激励人,在学校里营造良好的敬业爱生的氛围。

(3)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校外先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的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4)开展校本研修。通过扎实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研组功能的优化,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丰富教研活动的形态。我们将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将以“课堂改进计划”为抓手,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不断提高的教改之路,把不断学习、积极研究作为教师职业生存方式。我们还将抓好教师的梯队建设,创设条件,促进各个梯队的教师都能不断发展。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把开展教师非学历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在制定短期研训方案时,突出重点,带动全员;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策略”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研训方式,精选研训内容,开发研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广大教师都能在校本研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6)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传授新的信息技术,培养教师自觉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的意识。

(7)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帮助教师养成积累第一手的教育教学资料的习惯,并以此促进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反思、改进、总结,拓展教研活动的空间,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保障

1、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考评制度,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成效纳入校长、校办人员、教研组长考核的范围,把是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评聘和奖惩的依据。

2、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进行汇报、评估、监控,及时总结成绩和不足,推动这一工作。  

3、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跟结构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挂靠。

4、继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使师资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5、加强教研组管理,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6、逐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使教师培训活动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使教师通过各类适切的培训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主任及教研组长为组员,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组织落实、指导、监控、评估。实行岗位责任制。

2、建立并逐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协调机制。

3、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规划,各教研组制定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指导思想,推进该项工作。

4、发挥专家指导专业引领作用。邀请专家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定期提出建议,定期到校听课,分层次地指导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研究。

5、继续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为教师推荐优秀的专业书籍,指导教师阅读,并组织活动帮助教师将阅读体会融会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6、学校继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定期举行专业竞赛、交流活动,给予教师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机会。

(三)监督保障

1、通过由家长、学生、教师代表组成家校联合会,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继续发挥校内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做好常规质量监控工作。

在今后三年中,我校将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协调校内各项资源,形成合力,突破重点难点,总结经验,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为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提供坚实的基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