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化工原理复习题 及习题答案
2025-09-28 00:35:03 责编:小OO
文档
化工原理(上)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阻力平方区内,摩擦系数λ与(  相对粗糙度   )有关。

2.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恒流速、恒压差    )。

3.正常情况下,离心泵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随泵的流量增大而( 减少    )。

4.气体在等径圆管内作定态流动时,管内各截面上的(质量流速相等     )相等。

5.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在同一种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

6.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

7.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     )有关。

8.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气缚     )现象。

9.离心泵在一定的管路系统工作,如被输送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液体其余性质不变),则扬程(不变     )。

10.已知列管换热器内外侧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αi和αo且αi>>αo,则要提高总传热系数,关键是(增大  αo   )。 

11.现场真空表的读数为8×104 Pa,该处绝对压力为 (2×104 Pa      )(当时当地大气压为1×105  Pa)。

12.为防止泵发生汽蚀,则要求装置的汽蚀余量(大于    )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大于、小于、等于)

13.某流体于内径为50mm的圆形直管中作稳定的层流流动。其管中心处流速为3m/s,则该流体的流量为  ( 10.60    )m3/h,管壁处的流速为(   0  )m/s。

14.在稳态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管流入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两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是粗管内的(4     )倍。

15.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泵     )特性曲线和(  管路   )特性曲线的交点。

16.离心泵的泵壳做成蜗壳状,其作用是(汇集液体     )和( 转换能量    )。

17.除阻力平方区外,摩擦系数随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阻力损失随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

18.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冷流体从20℃被加热到50℃,热流体从100℃被冷却到70℃,则并流时的Δtm=  ( 43.5   )℃。

19.A、B两种流体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A为腐蚀性介质,而B无腐蚀性。(A 腐蚀性介质   )流体应走管内。

20.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100℃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50℃。则管壁温度约等于(100℃    ),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     )的对流传热系数。

二、计算题 

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分别为152和24.7kPa,轴功率为2.45kW,转速为2900r/min。若真空表和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泵的进、出口管径相同,两测压口间管路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的泵的性能。

解:分别以真空表和压强表所在截面为1-1和2-2截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有:

=18.4 m

53.2%

三、计算题

有一台运转中的单程逆流列管式换热器,热空气在管程由120℃降至80℃,其对流传热系数α1=50w/(m2·k)。壳程的冷却水从15℃升至 90℃,其对流传热系数α2=2000w/(m2·k),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皆可不计。当冷却水量增加一倍时,试求:(1)水和空气的出口温度和,忽略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2)传热速率比原来增加了多少?

解:①水量增加前  T1=120℃,T2=80℃,t1=15℃,t2=90℃,

    α1=50W/(m2·K),α2=2000W/(m2·K),

    

    

    

                                           (a)

水量增加后     

    

    

                    (b)

     或                         (c)

                                     (d)

    式(c)代入式(d),得                (e)

由式(c)与(e)得      t'2=61.9℃    T '2=69.9℃

②即传热速率增加了2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