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中文言文翻译
2025-09-28 00:33:52 责编:小OO
文档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译: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5、“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例句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例句2: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译:董生自勉啊!

6、何…为、何(奚)以…为、何(奚、曷)…, 

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句1: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译: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

7、“何以…耶”,译为“怎么能…呢” 

8、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04)表示反诘语气 

1、安…乎(哉)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安得…也哉,译为“怎么能够…呢”。 

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4、不为…乎 

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5、不亦…乎 

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6、得非…与、岂非…与 

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7、独…耶(哉),表示疑问,可译为“难道…吗”。 

例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8、非…欤,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9、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0、何…哉”,译为“怎么…呢”。 

11、何…之有 

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表反问,可译为:“有…呢?”“有什么的…呢” 

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夫晋,何厌之有?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2、何有…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13、况…乎(欤)、而况…乎(欤),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14、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15、其…乎、岂…哉(欤、乎、乎哉),译为“难道…吗”。 

1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 

17、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过,责备;尔是过,倒装,过尔) 

18、庸…乎、其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哪里…呢”“哪里(怎么)…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