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二章限时训练
2025-09-28 00:35:06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练习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下列有关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C.活菌计数法就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D.为保证活菌计数法的结果准确,需设置重复组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2.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3.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进行诱变

B.制备培养基时,将各种营养成分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化后调pH 值,再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C.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立即放入 4℃冰箱保藏

D.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

4.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5.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

D.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6.菌落的特征包括

①菌落的形态  ②菌落的结构  ③菌落的大小  ④菌落的颜色  ⑤菌落的隆起程度  ⑥菌落的数量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7.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8.下列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D.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消毒

9.下图甲、乙是探究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用于探究果醋果酒发酵时,打开阀a,转动搅拌器有利于提高产量

B.打开阀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C.甲可用于探究果酒果醋发酵,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乙用于腐乳制作,应控制好温度,加盐腌制后接种毛霉菌种

10.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从称量纸上取下倒入烧杯

B.涂布接种时,涂布器应在干热灭菌箱中灭菌冷却后再使用

C.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灼烧、煮沸、紫外线和喷洒化学试剂等

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12.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频繁使用的菌种,可用斜面培养基保藏在4℃的冰箱中,其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B.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定期更换

C.长期保藏的菌种,需要降低代谢和变异发生概率

D.长期保藏菌种时,可各取lmL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合后保存在冷冻箱中

13.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定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 101~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B.一般选用 103~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 和 105 倍稀释

D.统计菌落数目时,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设置重复组

14.某同学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样液进行梯度稀释,以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菌落

B.接种完成后,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倒置

C.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该过程是否无菌操作对实验影响很大

D.若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基上会长出带有红色环带的菌落

15.下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活性污泥→10ml→10ml→接种→挑取不同菌落分别接种→取样测定甲醛浓度

①制取菌悬液②LB培养基,震荡培养③无机液体培养基,甲醛,恒温培养④无机固体培养基,甲醛,恒温培养⑤无机固体培养基,甲醛,震荡培养

A.需要对活性污泥作灭菌处理

B.②中LB培养基应以甲醛为唯一碳源

C.目的菌种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

D.经⑤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

16.下列关于消毒、灭菌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线只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

B.对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至100kPa之前,要彻底排出锅内的冷空气,否则升不到预设温度

C.接种前、后都要过火灼烧斜面菌种试管管口

D.消毒和灭菌的实质是相同的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果酒制作实验中,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对DNA的粗提取而言,是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C.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 3 个平板的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D.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一定是由最初的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B.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D.只有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系列稀释操作成功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培养

B.灼烧灭菌、干热灭菌的对象可以是金属用具,也可以是玻璃用具

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紫外线照射等

20.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培养基pH调好后就可以接种菌种

B.按用途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按培养基成分该培养基属于天然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类型为异养型

D.该培养基可以用于筛选大肠杆菌

二、非选择题 

 1.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        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           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       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                                                             _.

(4)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盐。在__      _条件下,亚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   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    _色染料。

(5)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其消毒原理是____                                    ____。

5.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全国II卷)

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选修一专题一、二限时训练答案

选择题

AADAA  ABDCD  BBDCD   DBCBB

(5)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

5.选择培养 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

6.  3.8x107

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将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与接种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一段时间。如何判断: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

检测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某细菌的方法接种了某细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如何判断?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在液体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繁殖速度更快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可获得大量菌体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每次统计菌落数目,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B.干热灭菌时,等温度降到50℃以下,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腐乳可能因操作不当,其中含有害的微生物

诸城一中2017级实验部生物限时训练(选修一专题一、二)答题纸

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