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T梁施工图解(值得学习)
2025-09-30 01:40:47 责编:小OO
文档
T梁施工图解

简支梁桥是梁式桥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它受力简单,梁中只有正弯矩,适用T型截面梁这种构造简单的截面形式;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等均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设计计算方便,最易设计成各种标准跨径的装配式结构。由于简支梁是静定结构,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对基础要求较低,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址上建桥。在多孔简支梁桥中,相邻桥孔各自单独受力,便于予制、架设,简化施工管理,施工费用低,因此在城市高架、跨河大桥的引桥上被广泛采用。为减少伸缩缝装置,改善行车平整舒适,国内目前常采用桥面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简支T梁施工过程之一——主梁的浇筑T梁内部设置通钢筋,形成钢筋骨架,完成部分构造功能。

在T梁两端,为适应内部预应力束的抬高,要将马蹄抬高。

在T梁两端,为适应内部预应力束的抬高,要将马蹄抬高。

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制。

后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

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

多数T梁在梁内部设置通长的预应力钢束

由于梁的两端剪力较大,所以要将预应力钢束在两端抬起。这和钢筋混凝土梁很相似 由于梁的两端剪力较大,所以要将预应力钢束在两端抬起。这和钢筋混凝土梁很相似 

预应力钢束要套波纹管,在锚头处要加锚垫板,以克服由于局部受力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预应力钢束要套波纹管,在锚头处要加锚垫板,以克服由于局部受力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简支T梁施工过程之二——穿束 

预应力筋穿入孔道的方法有先穿束法和后穿束法两种。先穿束法即在浇注混凝土之前穿束。这种穿束法较省力,但束端保护不当易生锈。后穿束法即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束。穿束可在混凝土养护期内进行,不占工期,便于用通孔器或高压水通孔,穿束后及时张拉,易于防锈,但穿束较为费力。后穿束法可用人工穿束、卷扬机穿束和穿束机穿束。穿束前应全面检查孔道是否完整无缺。

T梁施工过程之二——穿束

 

T梁施工过程之三——张拉

预应力T梁一般采用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预应力钢筋)。后张法是利用构件自身作为加力台座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并用锚夹具将张拉完毕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两端,再在预应力筋的管道内压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成整体。后张法主要是靠锚夹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 

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直接影响构件的安全度、锚固区的局部承压、徐变引起的损失等,是施加预应力成败的关键。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很多,除常用的一端张拉、两端张拉、对称张拉、超张拉等以外,还有分批张拉、分段张拉、分阶段张拉、补偿张拉等。

T梁施工过程之四——截断 

由于预应力筋要设置工作区而预留长度(70cm),在预应力筋张拉后钢筋又被拉长,从而在端部产生多余的钢筋长度为。便于封锚,必须将这部分截断。

T梁施工过程之五——封堵

钢筋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孔道灌浆。孔道灌浆用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后,应用人工再从泌水管内徐徐补入水泥浆,并用细铁丝不断插捣,直至密实。

对于埋置在梁体内的锚具,在预加应力完毕后,应先在其周围设置钢筋网,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标号不宜低于构件本身标号的80%,亦不宜低于构件本身标号的80%,亦不低于30号。

T梁施工过程之六——成型 

以下即为成桥后的预应力简支T梁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外形简单,制造方便,横向藉横隔梁联结,整体性也较好。从受力来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T形截面顶板宽翼缘受压,下部开裂后不参与工作,只要能有布置钢筋的足够面积即可,有利于承受正弯矩。在承受负弯矩时,顶上翼缘处于受拉区,而肋部处于受压区,要提高抗负弯矩的能力,必须加大底部成马蹄形。

显然,T形截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T形截面重心位置偏上,核心距虽较大,但因上核心离顶面距离远远小于下核心离底面的距离。它标志承受正弯矩能力的力臂距远远大于承受负弯矩的力臂矩。所以,它也是有利于承受正弯矩。 

总之,无论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T形截面有利于承受单向弯矩(正弯矩),不利于承受双向弯矩(正、负弯矩)。因而在简支梁式桥中,跨径从13~50m,大多数的横截面型式布置成多T梁截面型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