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技术应用和违约责任的承诺
2025-09-30 01:40:41 责编:小OO
文档
新技术应用和违约责任的承诺

一、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进步,建筑施工水平整体提高,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中,施工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事实证明,关键看这个企业科学技术水平高低,掌握多少施工新技术,以及在运用这些新技术中,对提高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取得多大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在于推广应用。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我们将根据施工需要,充分推广应用建筑业的新技术,以达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消耗,增强效益目标,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本工程将推广运用以下新技术:

一)“双掺”高性能砼技术

为了改善砼施工性能,采用“双掺”新技术,即掺粉煤灰和高效能外加剂。粉煤灰能增加砼和易性,减少水化热,防止砼开裂。高效外加剂能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砼强度。“双掺”技术不仅对提高砼可泵性,降低收缩值,增强结构抗渗性能。又可减低成本。(二)砼薄膜养生液

砼薄膜摄生液,是一种水乳胶型摄生材料,无毒无味,操作方便,保水效果好,对柱和剪力墙能降低砼养护费用,改善养护条件等优点。接纳喷涂成膜,8小时保水率达90%以上。(三)现场计算机应用和网络计划管理技术

在本工程施工中,计划推广网络计划管理技术,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流程、成本、资源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并进行各种报表、网络计划等的绘制。

在图纸翻样中,应有CAD技术直接出图纸变更与竣工图。

通过推广建筑项目管理技术信息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四)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为0.4m,为了控制温度裂痕的产生,应着重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改善束缚程度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但这些措施不是伶仃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联合实际、全面斟酌、公道采取,才干收到优秀的效果。

1)控制混凝土升温

①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

混凝土升温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可削减水化热,使混凝土削减升温。为此,施工大致积混凝土结构选用32.5R矿渣硅酸盐水泥。

②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根据以往经验,每立方米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泥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0C。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要专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证明28d后混凝土强度能继续增长。

③掺加磨细粉煤灰外掺料

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一定活性,不但可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颗粒呈球形,具有“滚珠效应”而起润滑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能改善混凝土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④粗细骨料的选择

为了到达预定的要求,同时又要发挥水泥最有效的感化,粗细骨料有一个最佳的最大粒径。宜优先接纳以天然级配的粗骨料配置混凝土。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按重量计应不大于15%。细骨料以接纳中、粗砂为好。

另外,砂、石的含泥量必须严格控制。

⑤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温升和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同样很重要。关键是控制材料的入机温度。最好把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0C以下。

2)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为了温度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是重要的。本工程底板采用覆盖两层草包充分浇水润湿养护。此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宜尽快回填土,用土体保温避免气温骤变时产生有害影响,也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3)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通过改善砼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其极限拉伸值。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小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4)改善边界约束

在底板与混凝土垫层接触面上,为了减少约束应力,在垫层面上刷滑动层。滑动层的做法是:先刷肥皂下脚涂层,上刷石灰膏:108:水=10:2:1保护层

五)高支模支顶支模技术

科研楼大堂层高达8.4米,其高支模系统采用双排钢管支顶系统,除设置横拉杆外,还设置二道剪力拉杆。

采用双立管架支顶。立杆底部先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再加垫木板以分散荷载。

六)混凝土泵送技术

1、泵机的选择

混凝土输送泵选用DC-S115B型泵车,其技术参数:额定最大输送混凝土量为70m3/h,一般施工时的输送量为40 m3/h左右。最大水平运输距离为270;垂直输送距离100米(管径125)。

2、泵和泵管的布置和安装

1)凡管道经过位置要平整,接驳口处应用木枋垫稳,不要直接放于钢筋、模板上。横平竖直,尽量减少弯管。

2)向下布管时,水平夹角应<15°,在斜管端有一段较长的水平管,凡弯管位处要加支顶或接绳锚固。

3)垂直布管,要求泵机的水平管长度>25米,在此长度范围内浇注砼座,用管码将每条管牢固地固定在砼座上。

4)在垂直管的弯位,要加牢固的支承座,每条垂直管要用管码牢固地扶装在柱上。5)楼层布管原则应由远到近(对泵机而言),泵送完的管要马上冲洗。管与管之间要密封死,不允许跑气漏浆。

3、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1)泵机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经考验取得合格证者方可上岗作业。

2)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管道,而后送水坭砂浆,当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湿润时,再开始泵送混凝土。

3)混凝土应包管连续供应,以包管连续泵送。当发现供应脱节不克不及连续泵送时,泵机不克不及停止事情,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4)对停水、停电要有有效的应急措施,设置发电机和蓄水池。

5)在泵送砼进程中,应使料斗内持续充满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一旦吸入空气,应立行将泵机反转,使砼返回料斗,撤除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6)炎热天气应对输送管道采用保湿降温,用湿麻袋复盖,并保持不断淋水降温。7)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设置专人定时洒水,潮湿养护。

8)每次浇筑砼前搞好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明确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做法,施工过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每一环节跟班监控确保执行。

二、新技术应用的承诺

我司在本次施工中,将以科技为先导,强化全员科技意识,通过宣传,使全员认识到科技运用在质量、进度、成本、劳动强度等所带来的效应,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转变观念,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求质量、要效益的思想,使他们自觉投入到科技的研究和科技的运用的行列当中来。

以组织和制度为保证,完善科技工作保证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强化技术管理,并为落实责、权、利创造条件和环境。

加强科技的遍及事情,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对推广的新技术组织专门的研究并进行锻炼。在施行进程中,按期进行技术、技能比赛。

注意将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总结和技术积累与工法密切配合,落实计划的实施。以激励为手段,加大科技进步的群众基础,将取得的经济效益与个人的经济收挂钩,对于群众的合理化建设,将给予嘉奖。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