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老师
2025-09-30 01:40:43 责编:小OO
文档
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老师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省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1700万未成年人,将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文明有德之人。“八礼”指的是: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指的是: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孩子礼仪教育应该从小开始。也许有人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年纪太小,对孩子说这些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年纪只有四岁。事实证明,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对其进行礼仪的教育是可行的。礼仪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应该有一定的礼仪。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礼仪,对其成长是有好处的。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

孩子礼仪教育中父母是榜样。小孩子的天性是模仿,苦口婆心的说一大堆,孩子不一定能接受。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于受家长的影响,有幼儿经常表现出许许多多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饭菜、公共场合大叫大嚷、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看见长辈或熟悉的人当作没看见等,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通过父母良好的礼仪言传身教,对孩子不断熏陶,从而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基本的礼仪。为了做到这一点,提高自身素质 使幼儿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们的自身素质,一个具有相当道德礼仪水准、社会理想以及责任感的家长才有可能培养出孩子具有一定涵养、礼仪、适应社会的现代人。可见,父母家长的表现以最直接的方式时刻影响着孩子。

孩子礼仪教育中不能溺爱孩子。家长的溺爱使得幼儿自我中心的现象严重,幼儿不懂感恩,不懂尊重,不会交往,不会等待,而这些恰恰是礼仪教育所要解决和克服的,如果家长不能够放弃溺爱孩子的思想,放手进行教育,对幼儿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否定和约束,礼仪教育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不会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所以家长要有目的地引导孩子遵守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对照要求查找自己孩子的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那么我们家长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不去溺爱孩子,用自己平时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成为一个懂文明礼貌的小朋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