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2025-09-30 01:42:45 责编:小OO
文档
2022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其隆隆的雷声,穿越一个世纪的□桑,仍然在人们心中激起巨大的回响(   )这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高高擎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   )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冲破了禁锢。思想的罗网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 .怆 .创 .沧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  ——

3.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jìnɡ  ɡù .qínɡ  ɡù .jìnɡ  hé .qínɡ  hé

二、选择题

4.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方人员生动地介绍着中国文物,言语间      着对中华文明的满满自豪。那份对文物的      、对文化的      ,其情也真,其意也切!

A.透射  珍重  尊崇 .透射  珍视  崇敬

C.透露  珍视  尊崇 .透露  珍重  崇敬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发现缺点错误而不及时改正,终将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B.这家小公司前几年还寂寂无闻,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产品供不应求。

C.老李当了主任后,凡事身体力行,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D.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开创了我国工业的新时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报告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并不会减少一国的贸易赤字,相反会增加逆差。

B.音乐家们用多样的音乐形式,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创作了优秀的大量作品。

C.力争到2022年,我国冰雪运动总体发展更加均衡,参与人数大幅提高。

D.“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街心公园举行的,王主任给获奖家庭颁发了证书。

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③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①比喻  ②反问  ③拟人 .①比喻  ②设问  ③拟人

C.①夸张  ②设问  ③比喻 .①夸张  ②反问  ③比喻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听说你最近遇到了困难,不用担心,我定会鼎力相助。

B.您呈送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之后,收获良多。

C.小李,这次在你家聚会,我们多有叨扰,非常感谢。

D.学生会对食堂服务质量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幽默的人灵光一闪,绣口一开,听幽默的人反应也要敏捷,才能接个正着。

②高度的幽默里面,应该隐隐含有禅机一类的东西。

③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

④这种场合,听者的悟性接近禅的“顿悟”。

⑤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

A.②①③④⑤ .②①③⑤④ .③⑤①④② .③⑤②④①

三、选择类

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贯中——《三国演义》——魏延 .曹雪芹——《红楼梦》——金钏儿

C.卡夫卡——《变形记》——格里高尔 .鲁迅——《阿Q正传》——闰土

四、句子默写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__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鼎,字鼎臣,燕人。至元十七年,见裕宗于东宫,命入宿卫。二十五年,授织染杂造局总管府副总管,后积官至礼部尚书、宣徽副使。太德十一年,山东诸郡饥,诏鼎往赈之。朝廷议发米四万石,钞折米一万石,鼎谓同使者曰:“民得钞,将何从易米?”同使者曰:“朝议已定,恐不可复得。”鼎曰:“人命岂不重于米耶!”言于朝,卒从所请。

至大元年,改正奉大夫、保定路总管。时皇太后欲幸五台,言者请开保定西五回岭,以取捷径。遣使即鼎,使视地形,计工费,鼎言:“荒山斗入,人迹久绝,非乘舆所宜往。”还报,太后喜,为寝其役。三年,召授资善大夫、同知中政院事。两浙财赋隶中政者巨万计,前往者率多取其赢,鼎治之,一无私焉。浙有两富豪,曰朱、张家,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鼎力为辨白,始获免。四年,改京畿澧运使。

皇庆二年,特旨复佥宣征院事;四月,进资政大夫、崇祥院使。延祐三年卒,年五十有三。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谥孝敏。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诸郡饥,诏鼎往赈之   诸:各个

B.遣使即鼎,使视地形       使:使臣

C.前往者率多取其赢         率:大都

D.改京畿澧运使             改:改授

1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

B.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

C.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

D.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吴鼎在山东救灾时,奏请朝廷改变赈灾方式,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B.皇太后想要去五台山,有人建议开山修路,吴鼎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C.吴鼎任职中政院期间,廉洁自律,没有像有些一样谋取私利。

D.吴鼎为官正直敢言,处处维护百姓的利益,曾因此遭到免职。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得钞,将何从易米?

(2)还报,太后喜,为寝其役。

六、古代诗歌阅读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张谷①田舍

〔唐〕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张谷:华山谷名。②碓:水碓,舂米的工具。③稔:谷物成熟,丰收。

(1)颔联“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具体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并预测全球变暖所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它的响应,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作为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植物,其组成和生长发育对全球变化表现得十分敏感。许多观测和研究已经证实,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植物个体形态首先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在极地等一些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如随着温度升高,苔原植物的枝条显著变长,且叶片增大。全球变暖对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物候的变化:随着气温的升高,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导致植物的生长季延长。这一过程可能有利于植物生长量的积累,但物候的提前也会使得植物提前开花放叶,这对某些植物(如早春的林下植物)完成生命周期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变暖显著影响物种的分布,不少地区物种分布的“暖化”现象就是明显的证据。譬如,对欧洲山地的研究发现,不同物种的数量有所变化,适应温暖环境的物种增加,而适应低温环境的物种显著减少。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很多动植物向高海拔和高纬度迁移。例如,20世纪以来,欧洲西部山脉发生了植物物种集中向山顶迁移的现象,每年的平均速度达3m;在英国、美国及芬兰等地发现鸟类大量向北方迁移,其北扩幅度在20年内可高达70km。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组成的影响——例如通过改变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分布,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最终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温度升高和干旱的加剧,更有利于喜温、耐旱植物的扩散和入侵;而一些极端气候事件(旱灾、霜冻、雪灾、洪涝、飓风等)的发生则会造成本地物种的快速死亡,从而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最终,那些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劣势”的物种被迫退出,新的物种侵入,从而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类型。

现有研究表明,极地增温会导致木本植物在极地苔原带扩张,并导致其优势度及群落生物量的增加;相对的,苔藓和地衣的高度、覆盖度出现下降,苔原群落的多样性降低,进而改变极地植物群落的结构。模型研究显示,随着全球变暖,温带将向极地方向扩展,而温带森林也将侵入当前的北方森林地带。对于北方森林来说,高纬度地区显著的增温将使其分布面积缩小;同时温带内陆地区由于受夏季干旱的影响,现有的森林—草原景观将向草原—荒漠景观转变。生态系统类型的变化引起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显著变化,并可能打破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态。

总之,气候变暖使得全球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发生改变。生态系统的这种改变又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减缓或者加剧气候变化的发生。这将深刻影响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能源、粮食和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十年,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及其可能后果仍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选自《科学通报》2018年第2期)

17.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不属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变化的一项是(   )

A.极地的苔原植物较以往长得茂盛茁壮。

B.在欧洲山地,适应温暖环境的植物种类有所增加。

C.在美国及芬兰地区,鸟儿迁徙到北方更远的地方。

D.在温带内陆地区,森林的面积不断向四周扩大。

18.关于“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变暖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物生命周期的完成。

B.全球变暖影响了植物物种的分布,这些植物生长的地区或数量发生了变化。

C.受全球变暖影响,植物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原来的生态系统类型。

D.生态系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后,通过反馈作用,也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1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其他地区相比,高纬度的地区如极地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B.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中,喜温、耐旱的植物可能会不断扩张生长空间。

C.目前科学家对全球变暖现象的研究,能使人类在未来避免全球变暖带来的风险。

D.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将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八、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麦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未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盾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那句“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到时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轻轻地向书桌移动,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我没有勇气,我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不知该如何面对。

⑤接近联考前一个月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同学,我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⑥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心里渴望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我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条,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前面备用。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气的模样;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卖蒸饺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那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到校外的小路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

(本文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④段中“我”翻过身装睡,是因为“我”知道父亲会等“我”熟睡后进入房间留纸条,而“我”没有勇气面对。

B.⑥段详细描写夜市入口小摊的周边环境,再现了平凡而真实的市井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C.文中的父亲性格腼腆,沉默寡言,做事谨慎小心,时常用纸条与“我”交流沟通。

D.文章以“父亲的轮廓”为标题,是因为文章未对父亲进行细致描绘,呈现给读者一个模糊的形象。

21.⑥段中“吃蒸饺的时候”的想象,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

22.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析。

九、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全民刷屏的时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外卖、刷直播、刷票房、刷流量……有人说,我刷的是快捷生活;有人说,我刷的是存在感;还有人说,我刷的是日新月异的时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

1.D    2.C    3.B

4.C

5.A

6.A

7.A

8.C

9.C

10.D

11.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2.B    13.B    14.D    15.(1)百姓有了钱,要从哪里换的到粮食呢?

(2)再次上报,太后心喜,特地停止了这次劳役。

16.(1)通过描写一条幽静的小路进入清寒的竹林,小桥穿过茂盛的野花,描绘了一个清幽、淡雅的乡间美景,“寒竹”与“野花”皆不是富贵之物,小路小桥更显清悠之感渲染了一种田园风光的气氛。

(2)①身在官场中,却住在深山中,行为清廉节俭,表达了诗人高雅的品性。

②心灵沉醉在清幽的山色与乡野的气氛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农家生活的热爱。

③自述来年丰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一片安详、衣食无忧的生活的欣慰和对政治清明的赞赏。

17.D    18.A    19.C

20.D    21.①“冒着蒸汽”的水饺与清冷的教室形成对比,父亲把我从临考的压力中出来,表达了“我"被父亲的关心而感动:②想象蒸饺在饭盒里窃窃私语的样子,作者以己类比,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的蒸饺。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③“我”想象世界上还有温热且快乐的角落,表现了“我”当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心情。    22.①父亲在“我”被责备之后,总是默默地在我书桌上留下纸条安慰“我”,与“我”共勉。②由于父亲腼腆的性格,他对“我”总是无声的支持,但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我时刻能感受到。③父亲与“我”的性格有共同之处,都是比较腼腆,不善言辞。

23.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