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5-09-30 01:42:40 责编:小OO
文档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版块,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烈士暮年,          。     (曹操《龟虽寿》)

(2)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6)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7)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颂,那就是担当。担当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豁达;担当是苏轼“      。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情;担当是文天祥“       ?        ”的舍身;担当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的情怀。勇于担当,个人当进,国家当强。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6分)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qiào(  )壁,冲倒了层沙积土,xié(  )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   )岩前阻,他愤(  )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2分)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标“    ”词语的意思。(2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医生建议:预防流行性感冒,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和素养。

   C.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

   D.中考和高考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有误一项是(2分)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美丽的巴图湾生态旅游区风景秀丽,一到节假日,游人鳞次栉比。

   C.语文老师渊博的知识使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里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5.综合性学习。(共8分)

近两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焐热了尘封已久的汉字,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2)【趣解汉字】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1分)

示例: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愧、海、您、协

(3)【规范应用】(3分)

朝阳学校总务处在餐厅公告栏上张贴了一则通知:

通知

    由于最近物价上涨,牛肉炖罗卜、青椒肉丝、木耳肉片等晕菜的价格上调为4元/份,望同学们周知。

2016年4月13日

朝阳学校总务处

①请改正通知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②通知格式上有一不妥之处,请找出并纠正。(1分)

阅  读(40分)

阅读记叙文,完成6~9题。(共12分)

 半岛小夜曲

①春三月的迎春花谢了,五月底的野蔷薇也谢了,转眼间小扇子一般的夜合欢也开得粉艳艳的,张扬不羁。夏天慌慌张张的,就那样不期而至。

②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即使是仲夏,也不会热得让人发狂。

③走在街上,凉风习习,霓虹闪烁。街中心的广场上,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正在优雅地吹着萨克斯,他深情、专注,极力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音乐的内涵。他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忘我,那份投入,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的氛围中。侧耳细听,那首优美的萨克斯曲,居然是蔡琴那首经典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④有人开始驻足围观,优美的萨克斯曲,自然会招来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们,他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星星在遥远的空中眨着眼睛,和煦的晚风轻轻地掠过,滑过肌肤,有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

⑤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使人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人以力量。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忙碌碌、平淡无奇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伴着这乐曲,渐渐随海风而去。

⑥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岛,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侃大山,过着闲适的夏夜生活。

⑦在霓虹灯下,沿着街道一路走来,有小情侣在花影里喁喁私语,仿佛要说尽一生的情话。有老夫老妻在马路上就着月光灯影遛弯儿,虽不曾手牵着手,但中间相隔一尺的距离,是一生修行而来的默契。谁家的孩子,举着烤鱿鱼,眉飞色舞地在小伙伴眼前晃两下,忽然又撒着欢儿地跑了,引来一路追逐嬉戏和欢声笑语。谁家的男人在小吃摊前,穿着拖鞋,光着脚丫,满嘴跑火车,说中东局势,侃问题,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气模样。也有老婆婆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街口和左邻右舍闲聊,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出几个谜语猜猜。也有老爷爷,拿着烟袋,兴致勃勃地讲上几段《水浒传》《聊斋》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谁家的女人,在这夜的暗影里,扯着嗓子,悠长地喊,那个谁,回家睡觉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这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如一轴烟火图,只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美。

⑧市井生活,鸡零狗碎,琐碎繁杂,在这夏夜里都渐渐地悄然隐去,陪伴我的是夜色朦胧,晚风轻拂,蛐蛐低唱,花影婆娑。一颗心宁静恬美,不再焦躁,不再郁闷,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绿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⑨趿拉着鞋,在路灯下,慢慢地走,忘记了想要去哪里,忘记了曾经的心绪。这仲夏夜的生活,正如一首优美的半岛小夜曲,迷人而沉醉,美得让人不忍心睡去……

(文/积雪草,有改动)

6.整体感知:(5分)

时间地点场景“我”的心境变化
一位大叔吹萨克斯,有人围观,有人随乐起舞。焦躁→④→⑤

街道上
7.品味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子。(2分)

8. 本文以“半岛小夜曲”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9.《水浒传》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林冲和武松,同是《水浒传》中浓墨重彩刻画之人,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  ①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而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报,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  ②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③   ,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阅读说明文,完成10~13题。(共8分)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⑦原来,人们早就发现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 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⑩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令人赞叹。

10.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迁移的原因。(2分)      

11.文中第      段起总说作用,第⑤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2分)

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种子的“弹射”旅行方式。

B.荷花、睡莲的种子的旅行方式与大豆、绿豆等的不一样。

C.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其余的都长在海滩边上。 

D.题目中“旅行”一词的含义是迁移、传播。 

13.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本地常见植物种子的自然旅行方式 (20字以内,文中出现过的方式除外)。(2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14~16题。(共10分)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⑤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⑦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⑧当社会具备诚信、善良、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华的条件,社会的水土就是好“水土”,就能养人。

⑨ “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14.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2分)

15.文章第④⑤⑥⑦⑧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16.选择题(4分)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D.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2)下面选项中,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③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即使有个别人作恶,但只要社会讲诚信,就能让我们出门在外时有安全感,言行也变得绅士。

C.文章认为社会中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尽可能给社会的“水土”注入正能量。

D.养人的水土是由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此。

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0分)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②拔:攻下。  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迅速。    ⑤备:准备。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徧

   (3)国藩于此数语               (4)渐就衰竭之故

18.下列句子中与“何以战”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独以跛之故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以待内之自毙

1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0. 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2分)

写  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体会故事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字数在600字以上;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③语言规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年伊金霍洛旗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三)

语文评分标准

积累运用(30分)

1.答案:

壮心不已 有约不来过夜半  落花时节又逢君  峨眉山月半轮秋  长河落日圆  

过尽千帆皆不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 直挂云帆济沧海  酒酣胸胆尚开张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评分标准】①每空1分,共12分。②每句中只要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答案:峭    挟

【评分标准】①每空1分,共2分。②字形正确,书写规范,得2分。③每错一字

            扣1分,书写以0.5分为单位酌情扣分。

 (2)答案:chán   fèn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3)答案:心平气和:这里指一江春水不再奔腾、怒吼,而是水波平静。(2分)(原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没有结合文意解释,只写原意不得分。

3. (2分) C(A否定不当,去掉“避免”或“不”)(B“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D宾语残缺,句末添加“的方法”或“的措施”)

【评分标准】2分。

4.(2分)B

【评分标准】2分。

5.(8分)

(1)参:社会现象:汉字书写常常提笔忘字,书写也不漂亮。(2分)

产生原因: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电脑书写越来越普遍,手写机会越来越少。(2分)

【评分标准】①每点2分,满分4分。②如未把现象与原因分别列出不得分。

(2)参考示例:(1分)

愧:“心”中有“鬼”,自然不得安宁。

海:“每”一滴“水”,都朝着一个目标汇聚,就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您:对“你”“心”存一份敬重。

协:“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再大的事也可成就。

【评分标准】①满分1分。②趣解时要有字形组成与字义的诠释。

(3)①答案:罗改为萝;晕改为荤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前后顺序可以忽略,每改对一字1分。

②答案:落款处时间应与“朝阳学校总务处”互换位置。

【评分标准】满分1分。

阅读理解(40分)

记叙文阅读(12分)

6.(5分)①仲夏夜 ②街中心广场    ③人们休闲消遣/市井生活  ④宁静⑤沉醉

【评分标准】①满分5分。②每空1分。

7.(2分)用了神态、动作描写(1分), “举”“眉飞色舞”“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的得意和喜悦,写出了作者从平凡市井生活中感受到的美(1分)。(【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大意对即可。

8.(2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半岛仲夏夜的生活”比作一首“小夜曲”(1分),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有诗情画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9.(3分)①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②斗杀西门庆③除恶蜈蚣岭

【评分标准】①满分3分。②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说明文阅读:(8分)

10.(2分)留在原地无法全部生存    发生灾害容易灭绝/避免自然灾害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1分,抄原文扣1分。       

11.(2分)②   承上启下/过渡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空1分。

12.(2分)C

【评分标准】2分。

13.(2分)蒲公英/柳絮/杨花:利用风力到处飘洒;苍耳/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上带到远方。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写出植物名称及传播方式即可(写出一种即可)

议论文阅读(10分)

14.(2分)举例论证(只答“举例”不得分)    “自然的‘水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 (抄写(“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不得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空1分,具体参见括号内容。

15.(4分)总-分-总关系(1分)第④段总说社会的好“水土”需具备的三个条件(1分),⑤⑥⑦段分别对这三个条件加以阐述(1分),⑧段综合概括这样的社会水土就是好水土,就能养人(1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4分。②分项说清关系即可。

16.(1)D(2分) 【评分标准】2分。

(2)B(2分) 【评分标准】2分。

文言文阅读(10分)

17.(4分)(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未答出通假字不得分)

(3)对  (4)缘故,原因

【评分标准】①满分4分。②每题1分。

18.(2分)C 【评分标准】2分。 (A因为/B拿、用/C凭借/D来)

19.(2分) 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注意重点词翻译。

20.(共2分)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0.5分,共2分。大意对即可)

课外文言文翻译:

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写作(50分)

说明:①缺题目扣2分;

②少于600字,每少50字扣1分;

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④适当考虑书写因素和标点符号,分值上下浮动为5分;

⑤双评误差控制值为8分。

21.题一:记叙文(材料作文)

一类作文(50-46分)兼有下面四种情况之三者:

①语言表达流畅,用词生动,句式灵活,有文采;

②符合材料寓意,文体特征明显,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③构思精巧,过渡衔接自然,议论、抒情、描写有机结合;

④能写出自己真切的体会与感受。

二类作文(45-40分)兼有下面两种情况者:

①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条理清楚,错别字、病句少;

②符合材料寓意,合乎文体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三类作文(39-30分)

①语言表达基本过关,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条理清楚,有少量错别字与病句;

②基本符合寓意和文体要求,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四类作文(29-20分)属下面三种情况之一者:

①语言表达不过关,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够准确,条理不够清楚,错别字与病句较

多,影响内容表达;

②审题有误,不符合写作要求;

③内容空洞、虚假,照抄或机械地模仿他人之作。

五类作文(19-0分)

    ①语言表达差,病句太多,出现大量错别字,严重影响内容表达;

②不具备文章的雏形;

③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题二:议论文(材料作文)

一类作文(50-46分)

    文体特征明显。根据材料寓意,能够明确地提出观点,能够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论证做到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准确。

二类作文(45-40分)

    符合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寓意,能够提出明确的观点,能适当地运用论证方法,有一定说服力。错别字和病句少,语言表达准确。

三类作文(39-30分)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能用一种论证方法。错别字和病句少,语言表达通顺。

四类作文(29-20分)

    审题有误,不符合写作要求,但能做到夹叙夹议。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不够准确,错别字和病句较多。

五类作文(19-0分)

    不具备文章雏形,没有自己的观点,表达不通顺,不准确。错别字和病句较多。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