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双周考试题(含参)
2025-09-30 01:40:26 责编:小OO
文档
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双周考试题

1、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鸦片战争后,宁波、上海等被开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貿易。宁波人逐渐经营起为外国人修科、定做衣服的裁量生意,后来在上海发展壮大,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红帮裁缝”,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一殿“西装热”。时至今日“红帮栽量”店成为全国众多城市的百年名店,也逐渐造就了雅戈尔、杉杉、罗蒙等著名民族品牌。据此完成1~3题。

1.“红帮裁缝”起初选择经营西式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先进        B.材料廉价       C.需求量大       D.款式新颖

2.与宁波比,上海有利于“红帮裁缝”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A.           B.居民收入       C.劳动力          D.文化观念

3.“红帮裁缝”店成为百年名店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

A.质量优            B.材质好             C.价格低             D.多元化

石古湾村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县,是国家级贫困村。该村三面环山,植被茂密。村内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会出现多次像潮汐一样的涨落现象,被称为“潮汐泉”。其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溶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

4.潮汐泉所在地区

A.石峰林立,多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

B.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水电开发潜力大

C.风蚀作用强烈,地面支离破碎,垄槽相间

D.受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5.下列条件中,与潮汐泉形成相关性最低的是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有较长且有坡度的暗河

C.有虹吸式弯曲管道                       D.有较充足的蓄水空间

6.若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对潮汐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每次泉涌的水量减少                 B.泉涌的频次减少

C.暗河的含沙量减少                       D.溶洞发展速度加快

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具有隔离汽车行驶,美化环境的作用。右图为一地理爱好者拍摄的某城市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照片,每年该市的园林工作人员都要对道路绿化隔离带中的一些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同时用石灰水全部涂白。据此完成7~8题。

7.园林工作人员对绿化带中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树木与道路之间矛盾

B.调整树势,促进树木良好生长

C.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

D.美化树形,提高树木观赏效果

8.当地园林工作人员开始剪枝的季节最好选择在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下图为我国某地1971—2010年4—10月逐月暴雨次数等值线图,该地暴雨次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弱和位置有关,读图完成9~11题。

9.暴雨次数最多的年份是

A. 1977年           B. 1984年           C. 1988年          D. 1998年 

10.该地可能位于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东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1.一般情况下,该地暴雨多发年份

A. 我国东部各地降水偏多           B. 我国东南季风偏弱  

C.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      D.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

 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根深)、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12~14题

12.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3.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

A.光照条件改善       B.养分短时骤减   C.土壤酸性增强   D.地表夏温降低

14.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D.苔藓

地铁交通网中的某一个站点通过地铁线路到达各个站点所需的时间之和被称为该站点的通达度;某一个站点的通达度与所有站点通达度的平均值之比,称为该站点的时间通达系数。福州市主城区主要由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组成,其中鼓楼区是城市中心,保留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福州正在修建多条地铁线路,建成后对主城区的中心、空间规模及功能区布局等都将产生影响。图1为福州市主城区示意图,图2为福州市主城区地铁时间通达系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甲地地铁时间通达系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     B.受河流影响      C.地处中心商务区    D.邻近城郊

16.据图分析,地铁建成后,城市中心逐步转移的方向是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17.福州城市中心的移动,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①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②加强各区间的联系③促使房价下降  ④合并功能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18~20题。

18.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

A.砂砾石一粉沙黏土一黏土石盐石膏        B.粉沙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

C.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一砂砾石        D.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

19.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  B.气候趋于干旱    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趋强

20.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

A.深水湖           B.咸水湖         C.沼泽地       D.盐碱地

奥里诺科河发源于圭亚那高原,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每年汛期,下游会有干流倒灌支流的现象。 干流下游在涨水和退水期间,均会出现含沙量的峰值。 图 A 为奥里诺科河流域示意图,图 B 为奥里诺科平原上的甲城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21~23 题。

21. 奥里诺科平原上的甲市

A. 4 月份因昼长最长,气温达到最大值 

B. 7 月因为飓风频繁影响,降水量最大

C. 因距离大西洋较近,气温年较差较小 

D. 6 至 8 月因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短

22. 奥里诺科河下游出现干流向支流倒灌的主要原因是

A. 干流淤积严重,水位抬高    B. 支流侵蚀严重,河床降低

C. 干流来水量大,地势平缓    D. 支流引水量大,海水倒灌

23. 奥里诺科河干流下游在退水期间形成的含沙量峰值,泥沙多直接来源于

A. 干流河口        B. 干流上游       C. 支流上游       D. 支流河口

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图4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334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mm。据此完成24~26题。

24.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

A.3、4月地表较为干燥  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

C.4、5月农业用水较多  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

25.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

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

26.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

B.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

C.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

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

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崖底是山峰和陡崖封闭的沟谷。右图为我国西南某丹霞地貌区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影响该地沟谷雨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暖流             C.海拔        D.地形

28.图中基岩峭壁上出现了常绿硬叶林,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水分不足    D.土层较薄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据此完成29~30题。

29.“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提高地下水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农田单产

30.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二、综合题(第31至33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高查瑞光伏电站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西部高查瑞地区,是阿根廷首个、南美洲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这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首个在阿根廷开花结果的项目。高查瑞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当地没有医院,没有学校,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通电,是阿根廷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该地区是全球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地区之一。2018年4月,由中企承建的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高海拔的建设经验,例如配电部分选用全封闭环境的预制舱,舱内设备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定制和现场组合化拼装,实现“即装即用”。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胡胡伊省一直从其它省份购买电力的历史,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下图示意高查瑞先伏电站位置。

(1)分析高查瑞地区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的自然条件。(4分)

(2)说明高查瑞光伏电站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3分)

(3)说明高查瑞光伏电站配电部分施工选用预制舱技术对项目建设的益处。(3分)

(4)从能源和环境角度,简述高查瑞光伏电站建成后的积极影响。(4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4分)。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3分)。

(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6分)。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3分)。

33.[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地处横断山区,2019年  3月 30日该县某山地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坡陡谷深,交通不便,扑救十分困难,火势迅速从着火点向周围蔓延,截至 4月 10日火场过火面积达到 20公顷。有专家认为本次森林火灾将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区域今年水土流失现象会较往年明显加剧。

推测专家认为火灾发生区域今年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加剧的原因。

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四次考试

地理试题参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题号101112131415
答案CDADABADDCCDABD
题号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AABCDCDBCCDCCD
二、综合题(第31至33题,共40分)

31.答案与解析:(14分)

(1) 高查瑞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透明度高;(1分)晴天多,阴雨天少,日照时间长;(1分)纬度较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1分)高原地区地势平缓,荒漠面积广阔,适宜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土地资源丰富(广阔)。(1分)

(2) 高查瑞光伏电站位于荒漠高原地区,位置偏远,交通运输条件差:(1分)自然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场址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施工人员易发高原反应);(1分)基础设施缺乏,通信、生活不便。(1分)

(3)预制舱技术先进,保障项目质量;(1分)设备即装即用,减少施工的工作量;(1分)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建设时间。(1分)

(4)节省购买外省电力费用,降低电价;(1分)保障当地电力供应(缓解当地用电紧张状况);(1分)调整当地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1分)减少能源短缺对植被的破坏,改善生态环境。(1分)

32、参(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2 分);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2 分),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1分);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1分);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1 分)。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2 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2 分);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2 分)。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1 分)。当地 11 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1分);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1分);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1分)。(有利条件任答两点,2分)

33.答案:岩石经高温灼烧,风化作用加强(2分);山火发生区域植被烧毁,地表裸露(土壤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2分);该地山高坡陡,坡面物质不稳定(2分);地处季风区,降雨强度大,冲刷能力强(2分);火灾发生于雨季之前(2分),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