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及答案
2025-09-30 01:41:16 责编:小OO
文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要表演一场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课本剧,请你为此剧挑选应该出场的人物(  )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唐高祖 ④唐高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贞观纪念碑是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骑马像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纪念碑正面雕刻“贞观之治”四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数百字,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盛况。纪念碑顶部是谁的骑马像(  )

A.隋文帝杨坚    

B.隋炀帝杨广

C.唐高祖李渊    

D.唐太宗李世民

3.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4.假如你是贞观年间的一位大臣,你可以感受到当时政治的一大特色是(  )

A.选贤用能,唯才是举    

B.任人唯亲,独断专行

C.猜疑妒忌,刚愎自用    

D.不惜民力,统治残暴

5.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6.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请根据下列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连续剧是(  )

第一集:至尊红颜 第二集:大明宫

第三集:一代女皇 第四集:无字碑歌

A.《汉武大帝》    

B.《武则天》

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

★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右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8.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堪称唐初战争与和平的雄浑史诗,既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处在民族交融时代里和谐开放、浪漫多彩的盛世唐风,使得作品成为一曲历史的长歌。

材料二 (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李世民亲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他以隋炀帝杨广的破家亡国为戒,接受隋末农民的教训……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和措施,政绩卓著……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吏治比较清明。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贞观之治》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的主人公是谁?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你能否举出历史上“水能覆舟”的两个例子?

(3)材料三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两块大石碑:一块是歌颂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述圣碑”,由武则天亲笔撰写;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高7.53米,重98.9吨。在巨大壮观的石碑上,没有女皇的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这同对面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述圣碑”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何女皇的墓碑无字呢?据说,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难以用文字表述,所以,此碑无文胜有文。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当皇帝,生前就有争议,死后难免留下骂名,千秋功罪,还是由后人评说吧。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有史学家认为她残暴;也有史学家评价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2)“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以无限的遐想。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为武则天写一篇碑文。(现代文即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材料二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

(3)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4)假如你是唐宪宗,在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B

2.D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3.B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百姓,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4.A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

5.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故选A项。

6.B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B

8.D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开元初”,可判断为“开元盛世”。

二、材料分析题

9.参(1)唐太宗。他虚心纳谏,任用贤才,是一位明君,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2)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言之有理即可)他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秦末农民导致秦朝灭亡;隋末农民导致隋朝灭亡。

(3)“贞观之治”。启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言之有理即可)

10.参(1)我认为武则天是一位治国之才。因为她当政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其他观点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唐朝武后,多谋善断,自立为皇,建号为周,唯一女皇,史册独藏。发展科举,选拔人才,减轻负担,促进生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1.参(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时期)。“开元盛世”。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锐意求理”;“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4)提示:可从吸取经验教训、发奋图强、勤于政事等方面作答。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