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2025-09-30 01:41:39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教师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观察与想象相结合,操作与体验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图形表象,建立几何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完善认知结构。在获得“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数学素养的形成。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是图形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图形当中。的确,“形”是现实世界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自然界的物体大多以各种形状存在着。人类对形的认识、研究与人类对数的认识、研究几乎是同步的。人类正是在采集果实、打造石器、烧土制陶、绘制图案纹饰等等活动中,通过对各种物体形状加以比较,区分直曲方圆,才逐渐形成了形的认识。这些形的初步概念,最初只是人类常识的一部分,它们的不断积累和日益丰富,是几何学赖以提炼、生成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空间与图形知识,反映了现实世界三维空间的客观规律。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居住、生活,我们必须认识、探索人类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地活动于这个空间,合理地改造这个空间。

比如在学习直线时,先让学生观察拉直的电线,纸的折痕,书本、黑板的边缘;再让学生观察把弯曲的线拉直,折成几折的铁丝拉直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同位置,不同“长短”,不同粗细的直线。通过这些观察活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较为丰富的表象,但这些表象是线段的表象,不是直线的表象。要达到对直线“无限长”的认识,仅用前面的观察活动无法完成,教师还必须用语言来引导,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已经画出来的这部分直线两端向外延长出去,而且一直延长永不停止,在想象活动中建立直线的“无限长”的表象。只有像这样把丰富的观察活动与适当的想象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准确的“直线”的表象。现在是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与反思。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积极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图形背景,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概念的形成和运用。

教学难点:直线性质在数学和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刚刚接触几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可以借助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小学学过的)和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观察主题图,这是一张北京奥运主会场的“鸟巢”图片,而就在11月12日,我们在广州又迎来了亚运会,这几天的体育赛事也在如火如荼的举行中,请大家观察这几张图片,他们是什么运动?联系数学中的思想,你能抽象出什么图形?

师:在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一个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动作。

生2:一个足球运动员正在射门。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那么,你能从图中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吗?

生3:平衡木可以看做一条线段。

生4:还有角,在足球射门的时候。

师:刚才大家提到的数学知识就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段、射线、直线。

二、说一说:

师:同学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找到现实中存在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吗?

生:能。

生5:铅笔、尺子、桌子边沿都是线段;太阳光是直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是射线。

生6:线段有黑板边、纸的折痕;流星的轨迹可以看做是射线。

生7:人行横道线、竹竿、哈达可以看成线段;笔直的公路是直线;路灯发出的光线是射线。

生8:我不同意生7的说法,我认为公路有长度,可以度量,应该是线段。

生9:我同意生7的说法,笔直的公路看不到尽头,很像直线给人一种没有尽头的感觉,可以看做是直线。

……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不同的认识,那么,究竟笔直的公路是线段还是直线,在大家掌握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后会有正确认识的。

三、议一议:

师:结合上面的实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吗?

生10:线段有长度,可以度量。

生11:线段有两个端点。

生12: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没有尽头。

生13:直线是无头无尾、要多长有多长。

师:你认为线段、射线、直线有方向吗?

生14:线段没有方向;射线有一个方向,它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直线有两个方向,可以无限伸长。

……

师:刚才大家对上面的问题讨论得非常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理解的深刻了一步,得到的结论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这就是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那我们刚才争论的笔直的公路应近似地看成线段还是直线,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生:直线。(一起回答)

师:你能发现这三者间蕴含的联系和区别吗?(四人小组讨论,书面写出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比较,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端点个数是否可度量延伸性方向性
线段2
放线1向一方延伸
直线0向两方延伸
四、学一学。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线段的表示:①用线段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无序)。如:线段AB或线段BA。②用一个小写字母。如线段l。

射线的表示:用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一个大写字母。如:射线OA。

直线的表示:①用直线上任取两点的大写字母(无序)。如:直线AB或直线BA。②用一个小写字母。如:直线m。

好,我们现在来做几个练习,看谁反应快?

(1)如图1(见黑板),直线是      ,射线是         ,线段是       。

(2)如图2(见黑板):点A,O,B在一条直线上,指出图有几条射线、几条直线、几条线段?你能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吗?

师:准备好了吗,现在抢答开始。

生15:第一题我填的是直线AB,射线BC,线段AC。

师:大家是否都同意这个答案?

生16:是射线CB而不是射线BC。

师:能说一下理由吗?

生17:射线的表示方法应将端点的字母放在前面。

师:大家说他回答得好不好?

生18:好,不但能解释问题,而且简单。

师:下一题的答案有了吗?

生19:图中有三条线段:线段AO,线段BO,线段AB。

生20:图中有一条直线AB。

生21:6条射线。

师:大家的反应很快,但要注意射线的表示方法,两个大写字母的位置不能颠倒。

五、做一做。

师: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直线的性质。

师:在纸上任意画出两个点C,D,过C,D可以画两条直线吗?

生22:能画无数条。

师:在纸上任意画一个点A,过A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生23:不能画两条,只能画一条。

师:把你发现的结果,用一句比较符合数学语言的话说出来。

生24: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师:基本上把握了本质,你们发现了直线重要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解释一下,“有”是存在、肯定有的意思;“只有”是唯一的意思。用“有且只有”也表示“存在唯一”。

师:道理是什么?

生25:不行,这木板会绕着钉子旋转。

师:说一下理由好吗?

生26:因为过一点能作无数条直线。

师:若要使木板固定在墙上,至少钉几个钉子?

生27:在木板两端钉两个钉子,就可固定住。

师:若要在墙上钉一个木板,在木板中间钉一个钉子,是否可以使木板固定住?

生28:因为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个钉子代表两个点,木板表示过这两点的一条直线。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直线性质的例子吗?

生29:栽树时,只要栽下两棵树,就能确定一行树。

……

生31:开运动会体育老师画跑道时,只要确定两点,就能画出直的跑道。

生30:教室里排课桌,只要定下两张桌子的位置,就能排出笔直的一排

六、想一想。

生32:本节课我学会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我认为,不管学什么,都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生34:我平常不太注意观察身边的事,老师让举例,我一个也说不出,原来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这么近,我一定要向其他同学学习,认真观察生活。

生33:我喜欢自己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直线的性质,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

师:其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中,你若用心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它,就会处处发现数学的影子。我们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用数学的头脑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最后,有两道作业留给大家课后完成:

1、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如果平面中有三个点、四个点,你能画出几条直线。

2、课本习题4.2第2、3、4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问题情境”的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立足于学生实际,着眼于中小学的衔接,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出发,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观察对比,动手实践,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整节课,我都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利用章前图及正在开展的亚运会,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使他们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接着,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而轻而易举地得到三者的定义,并发现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在学习直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