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50型全液压钻机操作规程[1]
2025-09-30 01:45:21 责编:小OO
文档
150型全液压钻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拧紧,立柱是否锚牢固;

3、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旋向与齿轮泵壳体上的标定转向是否一致;

 4、检查操纵三路阀手把,使其处于中位(0位)。

二、钻进时的操作:

 1、钻机空运转1分钟,检查钻机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2、操纵卡盘手把,使卡盘夹紧水辫轴锥螺纹或钻杆,开启冷却水;

 3、操纵旋转手把至正转位,使动力头带动钻杆正转;

 4、操纵前进、后退手把至前进位,使给进油缸以正常速度钻进;

5、在钻进过程中,因切削阻力发生变化时,可调节节流阀来控制推进速度。节流   阀 反时针旋转,推进速度加快;顺时针旋转推进速度减慢。

三、加接钻杆时的操作:

1、钻进完成1根钻杆深度需加接钻杆时,先停止推进,再停止旋转;

2、操纵夹持手把,使夹持器夹紧钻杆,将节流阀开启(右旋)至最小位置;

3、后退给进油缸,操作手把处于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钻杆旋离;

4、停止旋转,操纵快速进退手把至快退位置,使动力头快速退到位;

5、将要加接的钻杆接在前一根钻杆上,回转器边旋边前进,当水辫轴梯形锥螺纹与新加接钻杆锥螺纹旋合接触时,松开夹持器,完成钻杆加接。

四、卸钻杆的操作:

1、夹持器夹紧水辫前的第一根钻杆,操作手把向后拉,手把置于后退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第一根钻杆分离;

2、卸下第一根钻杆,再按上一条操作,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卸完全部钻杆。

五、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孔内有钻具时,除按规定程序的动作需要外,不允许回转器反转;

2、回转器反转拆卸钻杆时,油缸必须留足卸扣行程,以免损坏钻杆螺纹;

3、钻机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变化。轴承、齿轮、油泵、油马达、电动机等处的温升不得超过45℃,油箱出油口处的温度不得超过50℃,否则应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4、观察泵站回油压力表,发现回油压力超过0.6Pa时应停机更换或清洗过滤器;

5、钻机工作时,注意液压系统的元件,胶管及管接头是否有漏油现象;各机械连接部件、锚固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6、钻机工作时,除了因钻进负荷变化而引起的供油压力,旋转和推进速度的相应变化,系统压力突然大幅度升降引起旋转、推进速度巨变,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处理故障;

 7、当钻机停止工作时,所有操作手把应置于中位。

六、钻机的维护和保养:

钻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完好、功能齐全、灵活可靠,必须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1、时,必须检查各操作手把是否灵活可靠,各压力表指针是否能正确指示压力,系统有无渗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般当钻机正常运行三个月后要对油箱内油质检查一次,若不合格应将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压油。

3、油温过高时应检查以下部位:

(1)、油箱内油量是否不足,如油位低于油位指示计下限时应及时补油。

(2)、油路阻力太大,检查各快换自封接头是否失灵,粗精过滤器是否受堵,否则应  及时修理、清洗或更换。

(3)、观察操作台上的压力表,判断钻机是否过载,出现过载现象,调节节流阀,降低钻进速度,减小负荷。

4、卡盘、夹持器的卡瓦应移动灵活、可靠、卡瓦若过渡磨损,应及时更换。

5、随时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漏油现象,水辫是否漏水,若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密封件。钻工工具箱内要备有足够易损件和备用件供更换。

6、减速箱每三个月开盖内检查箱内齿轮及润滑情况一次,主要检查齿轮,磨损情况,是否缺润滑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0D型及ZY-2300型全液压钻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拧紧,立柱是否锚牢固;

         3、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旋向与齿轮泵壳体上的标定转向是否一致;

         4、检查操纵三路阀手把,使其处于中位(0位)。

      二、钻进时的操作:

         1、钻机空运转1分钟,检查钻机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2、操纵卡盘手把,使卡盘夹紧水辫轴锥螺纹或钻杆,开启冷却水;

         3、操纵旋转手把至正转位,使动力头带动钻杆正转;

         4、操纵前进、后退手把至前进位,使给进油缸以正常速度钻进;

         5、在钻进过程中,因切削阻力发生变化时,可调节节流阀来控制推进速度。节流   阀 反时针旋转,推进速度加快;顺时针旋转推进速度减慢。

     三、加接钻杆时的操作:

         1、钻进完成1根钻杆深度需加接钻杆时,先停止推进,再停止旋转;

         2、操纵夹持手把,使夹持器夹紧钻杆,将节流阀开启(右旋)至最小位置;

         3、后退给进油缸,操作手把处于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钻杆旋离;

         4、停止旋转,操纵快速进退手把至快退位置,使动力头快速退到位;

         5、将要加接的钻杆接在前一根钻杆上,回转器边旋边前进,当水辫轴梯形锥螺纹与新加接钻杆锥螺纹旋合接触时,松开夹持器,完成钻杆加接。

      四、卸钻杆的操作:

         1、夹持器夹紧水辫前的第一根钻杆,操作手把向后拉,手把置于后退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第一根钻杆分离;

         2、卸下第一根钻杆,再按上一条操作,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卸完全部钻杆。

      五、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孔内有钻具时,除按规定程序的动作需要外,不允许回转器反转;

        2、回转器反转拆卸钻杆时,油缸必须留足卸扣行程,以免损坏钻杆螺纹;

        3、钻机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变化。轴承、齿轮、油泵、油马达、电动机等处的温升不得超过45℃,油箱出油口处的温度不得超过50℃,否则应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4、观察泵站回油压力表,发现回油压力超过0.6Pa时应停机更换或清洗过滤器;

       5、钻机工作时,注意液压系统的元件,胶管及管接头是否有漏油现象;各机械连接部件、锚固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6、钻机工作时,除了因钻进负荷变化而引起的供油压力,旋转和推进速度的相应变化,系统压力突然大幅度升降引起旋转、推进速度巨变,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处理故障;

        7、当钻机停止工作时,所有操作手把应置于中位。

     六、钻机的维护和保养:

           钻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完好、功能齐全、灵活可靠,必须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1、时,必须检查各操作手把是否灵活可靠,各压力表指针是否能正确指示压力,系统有无渗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般当钻机正常运行三个月后要对油箱内油质检查一次,若不合格应将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压油。

3、油温过高时应检查以下部位:

         (1)、油箱内油量是否不足,如油位低于油位指示计下限时应及时补油。

       (2)、油路阻力太大,检查各快换自封接头是否失灵,粗精过滤器是否受堵,否则应  及时修理、清洗或更换。

       (3)、观察操作台上的压力表,判断钻机是否过载,出现过载现象,调节节流阀,降低钻进速度,减小负荷。

        4、卡盘、夹持器的卡瓦应移动灵活、可靠、卡瓦若过渡磨损,应及时更换。

        5、随时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漏油现象,水辫是否漏水,若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密封件。钻工工具箱内要备有足够易损件和备用件供更换。

        6、减速箱每三个月开盖内检查箱内齿轮及润滑情况一次,主要检查齿轮,磨损情况,是否缺润滑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ZDY-3200型全液压钻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拧紧,立柱是否锚牢固;

3、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旋向与齿轮泵壳体上的标定转向是否一致;

   4、检查操纵三路阀手把,使其处于中位(0位)。

二、钻进时的操作:

1、钻进

(1)、回转转速的调节

主油泵和马达均能调节回转转速,按手轮max指示方向旋转手轮,转速增加,反之减少。一般可将主油泵调在最大流量,此时回转器的转速范围为~225r/min左右,根据给进工艺需要,转动马达手轮来调节转速,按手轮max指示方向旋转手轮,转速增加,反之减少。当需要r/min以下的转速时,需转动主油泵手轮来调节,按手轮min指示方向旋转手轮,转速降低。

(2)、给进压力的调节

在钻进过程中,钻进所需的给进力和地质岩石状态、钻孔深度、钻孔的倾角、钻头的结构形式和钻杆的规格等因素有关,故应根据工艺需要及时调节给进压力。给进压力表反映给进油压,每1Mpa的油压相当于5300N的给进力。

钻杆的重量为:

73钻杆       ~13.8kg/m

63.5钻杆      ~11.2kg/m

(3)、钻进操作步骤

A、接上水管,向钻孔内送入冲洗液,待孔口见到返水后。

B、卡夹手把和联动手把放在“卡盘 开,夹持器 闭”位置

C、扳东给进手把到“起拔”位置,使卡盘后退到最后端位置。

D、卡夹手把和联动手把放在“卡盘 闭,夹持器 开”位置。

E、回转手把放到“正转”位置。

F、给进手把放到“给进”位置进行钻进,待卡盘到最前端时,给进手把回中位,回转手把回中位。

  重复B—C的操作,进行“倒杆”,倒杆时,可扳动“快速进退”手把,以提高效率。

(4)、副泵为手动变量泵,当给进速度较慢时,可以通过调节副泵手轮来调节给进速度。

2、起钻

(1)、停钻,停止供水。

(2)、逆时针旋转马达手轮,降低马达速度。

(3)、卡夹手把和联动手把置于“卡盘 闭,夹持器开”位置给进手把推到“起拔”位置,拉出钻杆,当钻杆接头露出夹持器后端300——400mm时,给进手把置“浮动”位置,把“红蓝”控向阀置于蓝色位置,此时卡夹手把和联动手把即为“卡盘 闭,夹持器 闭”位置,然后将回转手把推向“反转”位置,即可拧开钻杆。

操作中注意事项:

A、当孔内有钻杆时,除需要拧卸钻杆外,不允许马达反钻。

B、不允许回转器后退到极限位置拧卸钻杆,须留100mm以上的后退余地,以便回转器在松扣时,能自动后退。

C、回转器在较后端有利于拧开钻杆(因为夹紧两根不绝对同心的钻杆会引起螺纹的阻力增加)。 

三、加接钻杆时的操作:

1、钻进完成1根钻杆深度需加接钻杆时,先停止推进,再停止旋转;

2、操纵夹持手把,使夹持器夹紧钻杆,将节流阀开启(右旋)至最小位置;

3、后退给进油缸,操作手把处于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钻杆旋离;

4、停止旋转,操纵快速进退手把至快退位置,使动力头快速退到位;

5、将要加接的钻杆接在前一根钻杆上,回转器边旋边前进,当水辫轴梯形锥螺纹与新加接钻杆锥螺纹旋合接触时,松开夹持器,完成钻杆加接。

四、卸钻杆的操作:

1、夹持器夹紧水辫前的第一根钻杆,操作手把向后拉,手把置于后退浮动位置,使水辫轴与第一根钻杆分离;

2、卸下第一根钻杆,再按上一条操作,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卸完全部钻杆。

五、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孔内有钻具时,除按规定程序的动作需要外,不允许回转器反转;

2、回转器反转拆卸钻杆时,油缸必须留足卸扣行程,以免损坏钻杆螺纹;

3、钻机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变化。轴承、齿轮、油泵、油马达、电动机等处的温升不得超过45℃,油箱出油口处的温度不得超过50℃,否则应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4、观察泵站回油压力表,发现回油压力超过0.6Pa时应停机更换或清洗过滤器;

5、钻机工作时,注意液压系统的元件,胶管及管接头是否有漏油现象;各机械连接部件、锚固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6、钻机工作时,除了因钻进负荷变化而引起的供油压力,旋转和推进速度的相应变化,系统压力突然大幅度升降引起旋转、推进速度巨变,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处理故障;

   7、当钻机停止工作时,所有操作手把应置于中位。

六、钻机的维护和保养:

钻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完好、功能齐全、灵活可靠,必须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1、时,必须检查各操作手把是否灵活可靠,各压力表指针是否能正确指示压力,系统有无渗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般当钻机正常运行三个月后要对油箱内油质检查一次,若不合格应将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压油。

3、油温过高时应检查以下部位:

(1)、油箱内油量是否不足,如油位低于油位指示计下限时应及时补油。

              (2)、油路阻力太大,检查各快换自封接头是否失灵,粗精过滤器是否受堵,否则应  及时修理、清洗或更换。

              (3)、观察操作台上的压力表,判断钻机是否过载,出现过载现象,调节节流阀,降低钻进速度,减小负荷。

            4、卡盘、夹持器的卡瓦应移动灵活、可靠、卡瓦若过渡磨损,应及时更换。

5、随时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漏油现象,水辫是否漏水,若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密封件。钻工工具箱内要备有足够易损件和备用件供更换。

            6、减速箱每三个月开盖内检查箱内齿轮及润滑情况一次,主要检查齿轮,磨损情况,是否缺润滑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ZDY4000L型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

操作规程

为了使职工熟练掌握钻机操作技术,实行正规操作,确保钻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制订该操作规程:

一、打钻前的准备:

1、首先检查钻机施工地点的情况,确保支架完好,其他条件符合打钻要求、通风良好、水(风)源、电源到位。

2、检查现场闭子是否合格,是否符合打钻施工要求。(要求:用坑木或金属支架打迎头闭子,立柱不少于三根,闭子必须加底梁。)

3、巷道排水系通是否畅通。

4、钻孔要按施工设计并有科或队技术员给出方位线,并用白漆或三点固定一线。

5、便携仪按规定挂在指定位置(风流的下方),以便观测巷道瓦斯和钻孔与瓦斯涌出情况。

6、在施工现场要挂有钻孔施工图,并有专用量具。如:坡度规、尺子等。

7、打钻前要对钻要进行检查,检查,保持完好状况。

8、所用工具、附件、钻杆等准备齐全。如:升柱器、扳手、钳子、管钳等。

二、稳钻

1、钻机根据现场情况稳在合适位置,从而保证打钻的安全。

2、在钻机行走操作时,一定要先检查油路是否畅通,查看压力表显示是否符合规定压力要求,然后试验履带钻机车的前进和后退,确信其运行平稳,无卡滞现象(在行走操作中,禁止人员站在车体的两侧)。 

3、左、右履带操作手把前推、后拉一定要到位,防止在行走时发生左右偏移伤人或损坏设备。左履带操作手把与有履带操作手把一前一后配合操作,从而实现钻机的左右转弯。

4、钻机的固定安装顺序:

1)、根据钻孔设计要求,选择适当位置,将稳固车体处地面处理平整。根据巷道高度调整立柱高度,顶、底板加垫木,通过机身副操纵台操作手把升紧稳固装置,将下面四个油缸杆伸出至底板使履带不受力。

 2)、调整好车体位置后,把泵分流操作手把置于稳固调角位置,根据钻孔设计角度,调俯角时,通过机身调角(绞车)操作手把控制给进装置机身下方的调幅油缸,使后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大于前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利用高度差实现设计倾角;调仰角时,松动机身前后横梁的夹头螺丝,操作机身调角(绞车)操作手把,利用机身下方的调幅油缸调整机身倾角。

3)、操作稳固调角油缸手把,伸出上面四只油缸至巷道顶板(必要时在油缸上部加接长杆或垫木,上垫木要加在柱帽和棚梁之间的牢固之处,下垫木一定要稳在硬底上,底板松软时要挖槽,槽周围用煤或岩石围实),并继续加压(达到21Mpa)稳固好车体。

4)、安装没管时,一定要将接头上的浮煤及杂物清理干净。

5)、安装捕尘器:(1、钻孔按设计稳好后,先用¢65钻头施工,后改用¢钻头扩孔。2、出尘吕口用风袖引出钻场,安装好后用铁丝将捕尘器加固。)

三、打钻

1、接通电源,试转电动机(点动)注意其转向是否与油泵的要求转向一致。

2、启动电动机,观察油泵是否正常运转(应无异常声响,操纵台上的回油压力表应有指示),检查各部件有无渗漏油现象。

3、使油泵空载运转3~5分钟后再进行操作。如油温过低,空转时间应加长,待油温升高至20℃左右时,才可调大排量进行工作。

4、开钻前要进行试运转,油马达正转、反转双向试验,运转应平稳、无杂音,最低速时系统压力表读数不超过4Mpa。反复试验回转器的前进和后退,以排除给进油缸中的空气,直到运转平稳为止,此时系统压力不应超过2.5Mpa。试验卡盘、夹持器,开闭要灵活,动作要可靠。

5、钻机在井下安装调试好后,即可开钻,打钻时严格坚持“先送水,后打钻;先停钻,后停水”的原则,防止夹钻。

6、打钻人员要严格按钻孔设计施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

7、在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观察工作油压,调整操节流阀(微调),以控制推进油缸的推进压力和速度,以适应不同岩性的钻进压力和速度。

8、在一个回次结束倒杆时,先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然后停止回转,打开截止阀,夹持器夹住钻杆,后拉倒杆操作手把退回回转器,打开夹持器,然后重新开始钻进。

9、钻进中加接钻杆时,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和回转,关闭夹持器,使之夹紧钻杆,停止供水,卸下送水器(水便),接上钻杆,连上送水器(水便)。

10、卸钻杆时,停钻,卸下送水器,将起下钻转换操作手把置于起钻位置,回转器马达排量调到最大,操作倒杆操作手把,后退回转器向孔外退出钻杆,反复向外倒杆,待欲卸的钻杆接头处于回转器和夹持器之间,马达反转宁松钻杆丝扣,操作倒杆操作手把,继续向外倒钻杆,当已拧松的钻杆全部退出回转器主轴后,人工卸下钻杆。

11、装卸钻杆的人安装钻杆前必须认真检查钻杆和钻杆接头是否变形,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钻杆及钻杆接头。

12、所有打钻人员的用语要统一,如:“前进”、“后退”、“正转”、“倒转”、“停”、“送电”、“停电”、“送水”、“停水”等。

13、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手时刻不能离开手柄,当任何物体没有离开钻机旋转部位前或没有听到钻机前方操作人员的开钻命令前,不得擅自启动钻机。

14、打煤或岩石时,旋转压力控制在5Mpa以内,推进压力岩石控制在2.5Mpa以内,煤控制在1.5Mpa以内。当压力超过所规定的压力值时说明煤质或瓦斯压力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推进压力和推进速度,以防推翻钻体和损坏丢失钻杆。

15、打钻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夹钻等现象时,在正常供水情况和旋转的情况下,停止推进或来回拉钻杆,若喷孔严重,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退出钻杆,若喷孔非常严重不得不拔出钻杆,但要向科、队汇报情况。

16、当发生卸压,钻机发生位移,不能回复原位的情况下,应在适当位置重新布孔。

17、当钻孔在出水(风)不正常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钻进,检查是不停水(风),否则关闭水(风)管,拔出钻杆,检查钻孔、钻头是否堵塞。

18、所有打钻人员严禁戴手套,并且把衣袖和工作衣绑紧,脖子上毛巾头必须塞到工作服领口里面并扣好,防止因钻杆转动而扭卷伤人。

19、严禁使用管子钳等金属物,在孔口附近敲打钻杆及其它金属物,以防产生火花。

四、机器的保养与维护

1、应使用规定标号的液压油,加液压油必须用空气滤清器的滤网过滤。

2、使用中经常观察油箱位和油质,不足时应及时加油,油不合格时应将油放净,并清洗油箱,再通过空气滤清器滤网加加入清洁的专用油,必要时应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部清洗。

3、经常检查和清理千斤顶及各丝杆,并涂上黄油,机身导轨表面应经常加润滑油。

4、要经常用高压水冲洗卡盘和夹持器卡瓦之间的缝隙,以清除岩粉。

5、检查所的接头是否有渗漏现象。

6、检查夹持器滑板上的杆爪运动是否灵活,轴承是否转动灵活,通过夹持器前面的油脂嘴定期润滑轴承并给滑板涂上黄油。

7、要保证变速箱中的油量,每三个月换一次油。

8、每班注油润滑传动轴内推力轴承,外露的六角套管轴经常去尘和保持清洁,并使之在套箱中自由滑动。

9、保证水便各接口处严密不漏水,如有漏水应及时更换密封圈。

10、经常检查液压件和密封件,若出现漏泄,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应予以更换。

11、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各转动部件及油箱的温升情况,通常油温在10℃以下时,要进行空负荷运转以提高油温,油箱中油温不得超过55℃,否则应及时用冷却器降温,冷却水压力不得超过1.0Mpa。

12、根据钻机运转情况和响声,及时判断钻孔内钻头磨损状况,磨损破坏严重应及时更换钻头。

13、必须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并加强平时维护及保养。一般规定半年一次大修,三个月一次中修,每班进行一次小修。

14、要经常检查履带的下挠度。先把履带清扫干净,把一木楔放在从动轮后上方,然后开动行走履带挤压木楔,这样履带接地的一侧即被张紧,上部松弛的部分下挠,即可用直尺测量下挠度,正常下挠度一般是8~15mm。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