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育人为本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和理念创新(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编审)
2025-09-30 01:45:25 责编:小OO
文档
  育人为本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和理念创新 

翟 博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编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中国教育正阔步迈向现代化,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发展新时期,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将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是当前引领教育发展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总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全党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以育人为本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解决和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深刻理解育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目标、核心内容,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创新思路,明确任务,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于把握和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因此,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以及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教育,才能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于深化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育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思想变革,一次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更是一次划时代的教育实践行动。育人为本就是要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为每个学习者乃至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在教育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扩大人的能力、提升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育人为本是人的发展、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本质地位。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是以人为教育对象的社会活动,必须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培育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必须以育人为根本,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纯真完美的心灵;教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必须以人的生活幸福为本,关注人的幸福生活;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作为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是教育真正回到了本真,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教育首要的作用之一是要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旨在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塑造人、以全面发展的广阔视野培养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无论对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还是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还是学校的发展来看,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

  全面、准确地认识育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育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最大需要。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为本。《联合国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宣言》指出,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既要能满足人当时发展的需要,也要能保证人身心和谐、均衡与持久的发展而不受伤害,具有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

  第五,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是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即人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六,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就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机会,同时,符合每个学生或学习者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他所需求的有效的学习机会。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价值目标

  教育发展的本质和目标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这些既是重要课题,也是时代主题。育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既是教育自身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人们对教育发展本质、目标、功能认识的回归和升华,更是教育发展现实的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之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价值目标体现在——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德是做人的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坚持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入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以人的成长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

  四是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既是人本管理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发展的实践看,所有制约性因素最后都归结到教师资源的配置上,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创新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

  五是坚持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别,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要求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育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六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建设之重,改善民生之首,从根本上说,教育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要,就是要通过发展教育,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七是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教育改革,为人一生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人的发展提供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为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育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发展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人均可获得最大福祉、社会获得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追求教育公平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