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物理(上)1、2单元测试题
2025-09-30 01:33:01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将各小题中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
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2、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4、如图,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意志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

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

   A、小霖同学    B、小华同学    C、岸边的山    D、竹排上的凳子

7、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1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

1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3、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

A.毫米,毫米  B.毫米,厘米    C.厘米,厘米  D.厘米,毫米

1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15、以下各物体的运动,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刹车的汽车   C.下落的雨滴   D.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

16、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1、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为参照物的。

观察图1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2、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

 

3、图3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

4、如图4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 

5、通过计算把下列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386dm,0.18km,4.5×107μm,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

7、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8、两艘以同样快慢飞行的宇宙飞船对接时,宇航员打开前后舱,以便互相连接起来。此时,以一个飞船为参照物,另一个飞船是_______;以_______为参照物,宇宙飞船是运动的。

9、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

三、计算题(10分)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33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来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比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就是因为在月球上_______________.

2.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4. 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在气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m.

6.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的_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29小题)

8.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9.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1.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13. 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

A.204米        B.408米      C.340米    D.170米

14.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5.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

16.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17.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土话

18.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19.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20.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没有隔音板墙

21.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2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2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24.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

D.市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2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6. 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27.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次每秒

59.(05汕头市(课改区))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60.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61.(04佛山) 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编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 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62. 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三、信息收集题

63.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你获得的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清朝有人写下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其中涉及到哪些声学知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