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心亭看雪练习与答案
2025-09-30 01:30:08 责编:小OO
文档
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完成时间:30分钟         编者:陈清红       审核:

学校:              班级:                 学生: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崇祯五年十二月              B拥毳衣炉火

C有两人铺毡对坐              D一童子烧酒炉正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

B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

C是金陵人,客此( 客人 )

D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住西湖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湖中人鸟声俱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上下一白          湖心亭一点

D见渔人,乃大惊       见余,大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加点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结友而别

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二课时达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B一童子/烧酒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余拏/一小舟

7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         D湖心亭一点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

(2)与余舟一芥(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是金陵人,客此(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并分析该语句的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 ;     

B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D表明当时只有作者一个人撑船去湖心亭看雪。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袁宏道的两篇西湖名文,完成文后习题。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2.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作动词,划桨    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

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                        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不觉目酣神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下面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

(1)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