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秋天的雨》听后心得
2025-09-30 01:29:41 责编:小OO
文档

《秋天的雨》听后心得

曾家河小学  张清荣

   这几周学校开展了校本教研赛课活动,李娜老师执教的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很美的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听了李娜老师的课,总感觉很轻松,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有以下这些地方值得我学习。

    一、紧紧围绕”秋天美景”单元重点

1、德育教育:阅读课文,感受文中秋天美好的景色,体会秋景给人们带来的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感受.

2、学习写法:学习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的方法;学习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合理巧妙

1、思路清晰——抓“秋天的雨带来了什么”这条主线贯穿全文的教学,让学生领会文意,体会自然之美.

2、品读重点词句——每段首句的总起排比句,段中的比喻拟人写法和末尾的总结句,体会描景状物类文章的写法。

3、过渡自然,丝丝入扣——从开始的导语,对对子激趣到每一环节的过渡语到结尾的结束语都设计得自然和谐,使整堂课浑然一体。

三、对学生进行了多种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前提出“秋天的雨怎么样?”在每一段的教学中让学生概括关键词:轻柔五彩缤纷气味丰收欢乐等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研读文本中从不同角度”发现”,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采用的方法新颖别致。比如用动作表演理解”你挤我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穿插在文本教学中,不露声色,自然和谐,比如对省略号的教学,读写结合;比如拟人修辞的学习等等养了学生的分析想象,表达能力;

3、读中有悟,学中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点起头,露出笑容来,不用老师多讲,就把课文读得美美的,我们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所带来的喜人效果。在这节课中,老师正是把读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诗意地读(把课文片断以诗的形式展现)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景色美。随机地进行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情,如这一句:“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孩子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同时也理解了它的意思:秋天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的。

4、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思想萌芽。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没有批评,有的只是老师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们都想来试一试”。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如一学生把“扇哪扇哪”的“扇”音节读错了,老师范读了一遍,马上说:“我相信你会读的,再读一遍”一句鼓励的话语,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影响今后课堂上的表现了。

5、重视语言积累运用:.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这是一种积累方式;品读好词佳句也是一种积累形式。如“红红的枫叶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等句子,学生细细地品读着,仿佛感觉真的很凉爽。老师在注意语言积累的同时,也注意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好词佳句,比如: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颜色多种多样的菊花,学生说了很多: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色彩斑斓…… 。

6、图文结合注重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阅读教学法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是很必要的。老师不仅注意让学生反复读书,还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例如: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景色有哪些?在即将结束课文时,教师善于延伸教材,让学生根据优美的图片说出有关秋天成语或词语,这样的以图说词训练不仅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扩展,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展。

7、音乐的引入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试讲时)

这堂课从“导语——课文朗读——配乐写作——课文升华”,始终将音乐潜移默化地贯穿整个课堂,起到很好的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开头:更易于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振奋精神,放松心情,提高审美情趣,从而创设意境,创造一个有益于学习的积极情绪的环境。

朗读时:语文课文的学习,朗读必不可少。在老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的同时,如果能配上音乐,就会使整个课堂丰盈起来,给朗读者和听众带来美的感受,

体会时:都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音量尽量开得小一点。在优美音乐的陪伴下进行学习,不但能去除浮躁,放松心情,还能修身养性,培养高雅的情趣。

我觉得,李娜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很成功,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非得挑刺儿的话,我只能浅薄地谈谈我的建议:老师能否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通过情真意切的情景投入,给学生一个”美的情景”沉浸,让他们在感悟文本的同时,通过手中的笔,也抒发一下他们自已对秋天的感觉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