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4下半年教师资《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5-09-30 01:33:48 责编:小OO
文档
2014下半年教师资《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8道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A、0

B、1

C、2

D、3

2

设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a+b|>|a-b|的充要条件是(  )。 

3

设|A|=0,α1、α2、是线性方程组Aχ=0的一个基础解系,Aα3=α3≠0,则下列向量中不是矩阵A的特征向量的是(  )。

A、3α1+α2

B、α1-3α2

C、αl+3α3

D、3α3

4

5

函数列{fn(χ)}与函数,f(χ)是在闭区间[a,b]上有定义,则在[a,b]上{fn(χ)}一致收敛于f(χ)的充要条件是( )。 

6

设P为三阶方阵,将P的第一列与第二列交换得到T,再把T的第二列加到第三列得到 R.则满足PQ=R的矩阵Q是(  )。 

7

发现勾股定理的古希腊数学家是(  )。

A、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欧几里德

D、阿基米德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B、运算求解能力

C、数据处理能力

D、几何作图能力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7分,共35分。)

9

袋子中有70个红球,30个黑球,从袋子中连续摸球两次,每次摸一个球,且第一次摸出的球,不放回袋中: 

(1)求两次摸球均为红球的概率: 

(2)若第一次摸到红球,求第二次摸到黑球的概率。 

10

请简述如何估算e的近似值,使其误差不超过10-3。 

11

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人的两种方式,并举例说明。 

12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请列举四种评价的主体,并简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意义。 

13

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三、解答题(共1题,10分)

14

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四、论述题(共1题,15分。)

15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等,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6分)

(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9分)

五、案例分析题(1题,20分。)

16

问题: 

(1)教师l主要按照教科书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教师2没有完全按照教科书组织教学,请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评价;(5分)

(2)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领悟数学思想,从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视角,对两位教师的教学作评析;(10分)

(3)给出运用函数证明该不等式的方法,并简要说明该方法的数学教学价值。(5分)

六、教学设计题(1题,30分。)

17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某教师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定义,理解数列的分类,掌握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个性意志,体验和感受数学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请完成下列任务: 

(1)上述三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相同吗?存在什么问题?简要回答(6分);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存在什么问题?简要回答(6分); 

(3)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给出你的教学目标设计(8分); 

(4)结合《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说明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0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