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年安徽省初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暨优质课展评方案
2025-09-30 01:34:21 责编:小OO
文档
2015年安徽省初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暨优质课展评方案

一、总体说明

(一)方案简介

活动目的:通过此项活动,使所有参与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给其他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基本原则: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阳光、透明,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基本流程:

(二)活动流程与评选打分

1.活动流程

(1)基本功竞赛

每个市3名(承办市、承办学校各增加1名,广德县、宿松县各1名),合计52人(各市选手名单于4月25日之前提交),分小组进行比赛。

(2)优质课展评

从基本功竞赛中选拔28名选手参加优质课展评,重新分为2组、2天现场上课。参评此环节选手除各市推荐1名加承办学校1名选手外(合计17名),其余11名选手由基本功大赛按得分顺序产生。

选手群: 274441987,请选手尽快加入。有关事项将通过群公布。

2.评选打分

为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制定以下打分规则:

(1)基本功比赛环节中,每个选手上交文件名均重新编码,以便评委在不知名情况下判分。

(2)所有评选环节,本市评委回避。

(3)最终成绩=基本功╳30%+上课╳70%。

二、教学基本功竞赛(1天)(总分100分)

1.基础知识考试(40分、1.5小时)

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案例点评,两项内容用一张试卷一次考完。作为技术学科,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较高深度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教学,否则很难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针对本学段教材内容。以单项选择、简答、案例分析题形式命题。

各市将本市选拔时所用试题提供出来,以便从中选择试题(如不够,选手可提供题目供选择,以培养其命题水平)。

考试地点:无上网环境机房。

2.专业技能测试(30分、2小时)

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教师本身的技术水平无疑对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故本环节考查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

建议复习范围:Excel、Flash、Photoshop,难度略高于现有教材,侧重综合应用。总分30分,每题10分,考试时间2小时。

机房环境及要求:统一重新安装系统,断网、封闭USB接口、能用网络教室软件巡查。选手不能自带U盘、移动硬盘等(如发现使用,该项作0分处理),用网络教室软件统一收集答卷(如发现复制别人的文件,或将别人的作品冒充自己作品,该项作0分处理)。每个选手以所发编号作为文件名,经过重新编代码后,交评委分别打分。

3.风采展示(30分,提前交)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语言表达、教态和反应能力对教学效果极具影响,教师平时对教学钻研的积累也是自身专业成长最主要的方式,故设计此环节进行考察。此环节每个选手给定一个课题,由各市教研员安排,以下4种材料都针对此课题。

●教学设计(5分):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的教学过程,需参照提供的模板进行排版,不能简单照抄教师用书。

●教学课件(5分):用于辅导课堂教学。片头元素可以参照所提供的模板。

●进阶练习(5分):用于学生巩固、提高的练习,类似于教材“创新园”中内容。一般要求为好、中、差三种水平分别设计三种练习(多不限)。

●微课(15分):针对一节课部分内容,可以是基于知识点,或基于教学导入,也可以是基于教学策略,基于教学评价,等等。视频文件不超过100MB,播放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追求编辑技巧(尤其不要花高价请专业公司制作、拍摄)。微课结构、片头参照所提供的模板。

●其他:欢迎提供学生作品(用于说明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学、教材等方面不足之处)、相关资源(供学生拓展阅读)。非必须提交内容,如果提交,评委将适当考虑。

4种材料于4月20日提交(过期不参评,即此项为0分),选题由各市从给定选题中(具体参见附表)分配(每个人不同)。

这4种材料将择优在安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展示,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推广。参评者视同免费授权给主办方。

提交办法:

创建“X册X单元X活动(姓名)”文件夹,用于存放所要求的4种文件(如果其中某种材料如果由多个文件组成,则建立子文件夹),然后,将整个文件夹再压缩发送邮件到hftour2011@163.com(邮件主题为:X册X单元X活动(姓名))。

4种材料文件名(以微课为例):X册X单元X活动微课(姓名)(举例:7上2单元活动1微课(方舟))。

三、优质课展评(2天)(总分100分)

根据基本功大赛的结果,分组在2个机房同时进行课堂教学展评,每个小组7位选手,每位选手要从从给定的课题中选择2个课题准备(A、B组课题中各选1个),由组委会根据情况安排其中1个课题上课。上课之前选手将教学设计分发给评委参考。进入第上课环节时,组委会根据所有选手情况排课。1个市的选手上课课题不得相同。

课间休息期间,由评委点评。

每个机房5个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分数,由组长记分和统计最终得分(总分),评委需在分数条上签字确认。建议用排名计算成绩,去掉最高排名和最低排名后得到的排名数值作为选手的最终成绩。

最终取得一等奖的选手,需要提交上课时的教学设计(必选)、课件、微课(不超过15分钟、150MB,建议重新加工),并存放到资源平台自己的教师工作室中。

附件2: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范围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3.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不带教材进机房,请谈谈其原因,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教材? 

4.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见到当教师锁住学生机时学生声四起,请谈谈其原因,并举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学生机。

5.某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列出9个教学目标,你以为合适吗?为什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上课时,何时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其理由是什么?

6.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从一维变成三维,举例说明,你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达成的方法。

7.因为家庭背景和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课堂中如何对待起点不齐的学生?

8.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你认为如何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

9.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最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创设情境导入运用的策略和技巧。

10.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热爱游戏,在机房中想方设法玩游戏,导致许多教师的教学不能顺利实施,学生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如何正确对待?

11.开学初,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计算机和网络吗?”会有99人说“喜欢!”但经过一段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后,作出肯定回答的学生可能越来越少,请分析这种情况导致的原因,并说说解决的对策。

12.你使用哪套教材?其编写思想是什么?将教材内容串到一起的主线是什么?教材的体例、结构是什么样的?教材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14.信息技术教材的每个单元、每节课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案例,谈谈你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案例的?是另起炉灶还是照本宣科?

14.在教学中常遇到一些“电脑高手”,他们对计算机兴趣特别高,接触计算机早,水平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学生?

15.“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避免“自主学习”却变成了“自由学习”、甚至“放羊式学习”?

16.“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教学中常常变成“合作游戏”或者组长一人学习,谈谈怎样做才不流于形式呢?

17.操作失误是计算机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能见到学生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待学生的操作失误的?

18.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材中内容一节课上不完,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请谈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19.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的一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20.现在很多学生照着书会做,离开书就什么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在教学中有哪些措施避免这一现象?

21.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尽快动手和多动手操作,但我们观察到有些信息技术教室很少能做到这点,基本还是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2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设计这些任务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请答出其中两点。

23.常见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问答:“今天我们学内容好不好?”“好”;“XX同学的作品漂亮吗?”“漂亮””。提问是教学基本功之一,提问的目的有哪些?提问哪些学生?如果学生回答与你期望答案不同甚至相反,你将如何处理?题目中的教师提问合适吗?

24.新课导入的目的是什么?其时间如何控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列举你在教学中采用的导入方式。

25.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哪几种课型?试结合一种课型举例说明其特点和教学策略。

附件3:风采展示选题(含参加全国评选的往届选手)(见附件)

附件4:上课选题(待定)

              A组  七年级下册

              B组  八年级下册

每个选手从A、B组中各选1个,供组委会排课(由学校根据教学安排安排上课顺序,不抽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