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波形的合成与分解
2025-09-30 01:54:02 责编:小OO
文档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2年12月29日 

实验名称  波形合成与分解  指导教师  卜方玲

姓名    年级2010级  学号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1.实验目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熟悉信号的合成、分解原理,了解信号频谱的含义,加深对傅里叶变换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2.实验原理

根据傅里叶分析的原理,任何周期信号都可以用一组三角函数{sin(nt);cos(nt)}的组合表示,即:

y(t)=+cos(t)+sin(t)+cos(2t)+sin(2t)

即可以用一组正弦波和余弦波来合成任意形状的周期信号。

二、实验操作部分

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实验结论

(1)方波的合成

方波信号可以分解为:

y(t)=,n=1,3,5,7,9

此处令:A=3,=50

则方波信号为:

a.只考察从t=0 s到t=0.05 s这段时间内的信号。

b.画出基波分量y(t)= =sin(2t)。

c.将三次谐波加到基波之上,并画出结果,并显示。

d.再将一次、三次、五次、七次和九次谐波加在一起。

e.合并从基波到十九次谐波的各奇次谐波分量。

(2)三角波的合成

三角波信号可以分解为:

y(t)=

此处令:A=3,=50

则三角波信号为:

a.只考察从t=0 s到t=0.05 s这段时间内的信号。

b.画出基波分量y(t)=)

c.将三次谐波加到基波之上,并画出结果,并显示。

d.再将一次、三次、五次、七次和九次谐波加在一起。

e.合并从基波到十九次谐波的各奇次谐波分量。

3.主要结论

a.任意周期信号都用一组三角函数信号无限逼近表示

b.用三角函数信号表示方波时有明显的吉布斯现象

c.谐波越多逼近程度越高

三、实验效果分析(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

      成功实现了对正弦信号、方波、三角波的合成,通过增加高次谐波,可以使逼近程度逐渐加高。实验过程中能较好得逼近正弦信号和三角波,但是逼近方波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吉布斯现象,原信号与横轴平行的部分由一系列上下起伏的曲线构成。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傅里叶变换的理解,学会了用编程的方法实现对波形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