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内镜室年度工作计划
2025-09-30 01:53:39 责编:小OO
文档
内镜室年度工作计划

【篇一:2015年目标管理责任书(胃镜室)】

 2015年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各级责任,便于年终进行量化考核,根据2015年度医院的总体工作安排,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与各科室签订以下目标责任书。

 一、科室组织管理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履行小组职责。

 2、及时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

 二、工作质量

 1、严格执行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预防措施。

 2、患者接受诊疗前接受抗-hiv、抗-hcv、hbsag等检测。

 3、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5、诊疗操作、清洗和消毒人员防护用品配备齐全、使用规范。

 6、清洗消毒流程及操作方法、消毒剂使用规范;清洗、消毒、灭菌登记项目齐全。

 7、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细菌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等各项监测工作。

 8、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针对本季度院内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防护措施,有记录。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签字:  胃镜室主任签字:

 二○一五年二月九日

【篇二:胃镜室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最新胃镜室工作岗位

 工作总结与计划

 ==适合胃镜室工作述职、职称评审、工作总结报告==

  个人原创胃镜室工作岗位总结与计划

 有效防止雷同!简单修改即可使用!

前言

 过去的一年,在全体胃镜室工作岗位及其部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下,我完美完成了胃镜室工作岗位的所有工作任务,这和大家的努力分不开,正因为有了我们这个优秀的胃镜室工作团队,大家相互帮助,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才能给今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回顾过去一年的胃镜室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了总结胃镜室工作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前行,现将胃镜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1 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胃镜室工作岗位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坚持把加强胃镜室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措施。一方面,我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学习内容,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使自身胃镜室工作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我把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和胃镜室工作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好个人自学,不断吸纳胃镜室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在加强胃镜室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工作业务知识和胃镜室

【篇三: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未来5年发展计划】

  消化内科“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名称(一级学科):消化病学

 一、 学科发展及特点概述(200字左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1972年,是石河子大学首批重点学科之一,是兵团消化内窥镜中心及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内科教研室所在地,拥有良好的专业人才梯队,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积极开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如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est)、内镜下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内镜下黏膜切除和黏膜剥离术(emr+esd)、超声内镜检查、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测压术等,在区内已经达到领先水平。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一项,教育部课题一项,兵团级课题四项及大学级以及学院级课题共十余项,科研经费约350万元,发 表专业论文120余篇。

 2、 科研情况:

 获资助科研项目数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大学级4项。 科技成

 果:

 科技进步奖,省级0项,大学级0项。论文:sci 0篇,核刊31篇,普通期刊33篇。科研经费350万元。

 3、 医疗技术:已开展的有代表性的医疗技术(2-3项)

 (1)技术名称: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②黏膜切除和黏膜剥离术(emr+esd)

 ③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测压术

 (2)开展例数:

 ①2005年开展治疗性ercp,目前已成功诊治来自疆内的各类患者360余例; ②消化内镜中心于2003年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和黏膜剥离术(emr+esd),目 前已成功完成50余例;

 ③于2002年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测压术,目前已完成300余

 例;

 (3)技术达到的水平分析:目前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在疆内处于领先水平;

 (4)病人来源主要区域:石河子市区、周边各大团场、沙玛两县。

 4、本学科与国内外尤其是区内同类学科专业相比的优劣势(200字)。 优势:

 (2)科室拥有良好的专业人才梯队,技术力量雄厚,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

 (3)在消化领域的各项诊断治疗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是生产建设兵团消 化学界的带头单位。

(4)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三项,教育部课题一项,兵团级课题四项及大学级以及学院级课题共十余项,科研经费约350万元,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 劣 势: 地处偏远,科室病人主要来源于石河子市区和周边各大团场以及沙湾、玛纳斯两县,发展受到一定的地域。

 三、 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0-300字)

 ①需加强同国内外学术团体和各大院校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可以聘请院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学科建设,同时可以派遣初、中、 高级职称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

 ②学科带头骨干及其人才梯队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本学科队伍自身素 质和能力建设;

 ③医学临床、科研、教学等支撑条件需要优化和完善;

 ④需要继续加大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⑤需要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能力,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行病种分型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 的全面质量管理。拟采取的措施:

 ①派遣初、中、高级职称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

 ②培养和引进博士生和硕士生,鼓励护理人员继续深造;

 ③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学科建设、人 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④加强、鼓励和支持科研学术队伍的建设;

 2、学科的主要方向(2-3个)

 研究方向二: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早期防治适宜技术研究与应用本研究

方向基于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的疾病发生的民族和地域特点,开展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制等相关研究,已形成以下研究特色与优势: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和维吾尔族宫颈癌早期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新源县那拉提镇和哈拉布拉乡建立了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研究现场,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建立医疗合作网络等形式,开展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拟形成一套适宜于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同时对哈萨克族食管癌、胃癌发生相关的基因进行了表观遗传学研究,为探讨基因甲基化作为食管癌、 胃癌早期分子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向三:消化内窥镜的诊断和治疗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消化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消化内窥镜专业作为一个崭新的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本学科于1981年成立了消化内镜室,2002年被授予“兵团消化内窥镜质控中心”。目前在内窥镜方面已开展的的项目有:无痛胃肠镜常规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激光治疗食管狭窄、肿瘤术,内镜下胃肠息肉电凝、电切术,食管狭窄扩张术及食管幽门支架置入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胆管结石网篮碎石/取石术,胆道内外引流术(enbd/erbd)、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内镜下胃及十二指肠造瘘术,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套扎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在区内处于领先水平。 预期达到的目标:

 获资助科研项目数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项,大学级6项。 科技成

 果:

 科技进步奖,省级2项,大学级2项。 论文:sci 4-5篇,核刊40篇,普通期刊40篇。 科研经费100万元。

 3、医疗技术发展预期达到的目标(2-3项)

 (1)技术名称:

 ①肝内骨髓干细胞自体移植;

 ②内窥镜的诊治: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300-500例/年,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

 (emr)和黏膜剥离术(esd) 100-150例,内镜下胃及十二指肠造瘘术30例/年;

 (2)拟引进新技术的可行性和采取的措施:可行性分析:

 ①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全国农垦系统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生产建设兵团医、教、研和医技人材培养的中心和基地,也是北疆地区医疗服务中心。该院拥有一批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高、中级技术骨干力量,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设备。我院在着重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完成三级甲等医院要求的规定技术项目指标和重点专业技术指标的同时,大力支持

各科引地开发新技术、新项目。

 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1972年,是石河子大学首批重点学科之一,是兵团消化内窥镜中心及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内科教研室所在地,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消化内科拥有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优秀人才梯队。科室注重培养、吸收人才,鼓励和支持开展新技术、 新项目。 采取的措施:

 ①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体素质。鼓励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人员从事临床指导和学术经验继承及研究工作;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根据科室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对中、高级职称人员要确定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和主攻专科专病研修计划,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有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 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能力,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行病种分型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 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4、人才培养预期达到的目标

 (1)本科教学提高理论及技能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①因材施教,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大纲,分层次进行培养。本学科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国防生、预防、影像、检验、口腔、麻醉、留学生等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本科生。为此,应该采取因材施教、小班授课的原则,在高校里开展多方向、多层次的教学,制定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大纲,为医疗系

 统

 培养出适合不同层次岗位需求的人才。

 ②加强教学领导与质量管理。规范本学科教研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制定教研规划,建立团队成员学术档案,对其教学改革、学术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倡导老中青结合,在对专家、教师、学生等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如内科学、物理诊断学)特色,制定教学改革计划,在吸纳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相关教改实验研究,切实进行人文教育与创新教育,进一步丰富完善教研成果,使教学研究相辅相 成。

 ③提高整体教学团队素质。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等方面的交流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就校外师资教育而言,积极参与各种师 资培训活动,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④汲取教学经验、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方面的指

导和示范作用,以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及专著发表、教材编写出版、调研考察、实验报告、精品课展示、教学观摩、教师培训班等不同的角度、形式和层次,向同行学习、吸纳、介绍、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 法和经验,从而推动本学科教学更为健康的发展。

 (2)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数量及提高培养质量的措施:

 ①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管理,加强学位授予工 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

 ②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学术水平。营造学术研究氛围,活跃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支持教师外出访学深造,丰富学术资源,提升学术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活动,积极与业内同行交流,拓展学术层面;同时以团队成员为主,成立学术科研小组,定期进行学术探讨,互相交流学术成果(如论文、专著等),突出学术创新性,鼓励他们把握学术动态,发 表研究成果。

 ③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化。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 发和共享,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的互动平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

 科

 陈卫刚

 2010年5月25日

  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室发展设想

 1. 团队建设

 消化内科医生组织机构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