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2016学年口风琴教案
2025-09-30 01:52:13 责编:小OO
文档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2周 —— 4周)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5——3”十三个音在口风琴键盘上的位置;

2、能熟练掌握好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并能运用;

3、能在实践练习中学会演奏《闪烁的小星》和《生日聚会》这两首首曲目。

教学准备:口风琴(25台)、曲谱

教学流程:

一、给音符找家

给出一幅键盘图,让孩子们给“5——3”之间的各音符找到家,确定它们的音高位置。

二、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出示制作好的圆形卡片)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通过圆形卡片对比,更形象的认识这三种音符。

三、综合练习

1、正确的手形教学

运用“小兔子”的比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形:先两手掌心相对,一只小兔子钻了进来,我们的手变成一个圆形的笼子,大家可要注意笼子太瘪(手指太直)小兔子就不能呼吸了,可是笼子太开(抬手腕)小兔子就会跑掉。

2、手指操

在正确的手形基础上,从1指到5指进行抬指练习。为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打好基础。

3、视唱新谱

将《闪烁的小星》和《生日聚会》的简谱出示在黑板上,先带唱,再由学生自主打拍视唱。注意每小节的换气以及音符时值。

(要求:只要在相邻的五个音内发展,因此演奏这些乐曲可采用顺指法来弹奏。)

1 1│5 5│6 6│5—│4 4│3 3│2 2│1—│

5 5│4 4│3 3│2—│5 5│4 4│3 3│2—│

1 1│5 5│6 6│5—│4 4│3 3│2 2│1—│┃

4、演奏练习

a老师示范演奏一遍,学生自由进行识谱与演奏练习约5分钟。

b,总结大家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指法、姿势、换气方式等,并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演奏示范。

c再次进行练习

5、小组合奏结束本课

教学后记:

 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之间交流默契,乐曲《闪烁的小星》的吹奏情况较为理想,新乐曲《生日聚会》还有待练习。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5周 ——6周 )

教学目的:

一、 初步认识口风琴和使用须知,学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

二、 认识键盘和熟悉do.re.mi.fa.sol的弹奏,学习正确呼吸和进行长短音练习。

三、 学习《玛丽有只小羊羔》,培养正确的弹奏手型。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老师弹奏《划船》《玛丽有只小羊羔》同学们情景创设感受。

A:听到乐曲由那种乐器演奏?

 你们想象中还可以用那些乐器演奏?

 这些乐器是西洋的乐器吗?

B:老师弹奏的乐器名称是什么?(介绍口风琴)

C:怎么使用呢?在使用前怎样保持卫生习惯呢?(多媒体:1)

小结:我们在使用乐器前,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你的健康,吹管只能个人专用,用完需清洗。

2、学习弹奏口风琴,我们先要学习指法。(多媒体:2)

同时把《玛丽有只小羊羔》中要用到的旋律指法先联系一下。

注意:手指张开过度导致手型变形。手腕放的过底,手指离键盘太远。

3、学完了手型,大家是不是觉得不过瘾呢,那么我们就来试试身手吧。(多媒体3)

4、为什么我们弹不响声音呢?原来我们还没有学会运气?(多媒体4)

闻花香:我们前面有一盆很香的茉莉花,闻一闻,用鼻子和嘴巴同时把花香吸到肚子里去。

吹蜡烛:花香吸到肚子里以后,存2秒钟,再慢慢吐出来,你前面有一支燃着的蜡烛,气息要控制好,轻轻地、平稳地、均匀地吐出、不能把蜡烛吹灭。

5、让我们边吹边来试一下。

开火车:(长音练习:呜 — — —) 拖拉机:(短音练习)突突 突 突)

(熟练后,可以试着同音和不同音来演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唱名。)

二、 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会了手型、指法和正确的呼吸运气,老师刚学口风琴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都迫不及待地想来学一首歌曲。在开始上课时,老师弹奏了《玛丽有只小羊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学习呢?

1、师弹奏《玛丽有只小羊羔》(多媒体5),同学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手来模拟弹奏一下。

2、出示谱子,讲解指法。(多媒体6) 师再次弹奏,让同学们看指法。

3、老师右手演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

4、巩固性练习,分小组来练习,由同学之间互相寻找不足点,并改正。

5、一齐练习,同学自己可以边走边唱。

三、 小结谈话。

今天我们了认识键盘和学了do.re.mi.fa.sol的弹奏,学习正确呼吸和进行长短音练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学习《玛丽有只小羊羔》。同学们在课后要每天回家后练习半小时。

《欢乐颂》口风琴教学设计(7周 ——8周)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能和学生一起溶入高雅艺术氛围,并且学生能真心喜欢这种艺术氛围。

2、学生能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3、在口风琴演奏的创编中,能体验多种形式演奏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激发学生对高雅艺术歌曲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2、口风琴演奏多形式的创编。

教具准备:

歌纸、课件资料、口风琴、水彩笔

教学过程预设:

一、演奏《欢乐颂》,熟悉曲子旋律。(口风琴演奏)

1、学生自己装琴,练习吹奏。

2、齐奏曲子

二、聆听《欢乐颂》,走进高雅音乐的艺术氛围。

引入:你们了解《欢乐颂》吗?(学生随便谈)

1、教师介绍曲子,初步营造艺术氛围。

包括:曲子背景、欣赏音乐会的要求

2、欣赏视频《欢乐颂》,初步体验艺术歌曲的氛围。

(1)听了音乐会,你对《欢乐颂》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2)曲子气势宏大、排山倒海是靠什么来营造这种效果的?

(3)介绍人声的分类:

3、再听〈欢乐颂〉,体验混声合唱带来的音乐效果。

听一听,欢乐颂曲子中你听到了些什么声音?总结混声合唱的音乐效果。

三、演唱〈欢乐颂〉,体验艺术歌曲的魅力。

1、介绍贝多芬,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

(只有这样伟大的音乐家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曲子)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2、齐唱歌谱。(用LU哼唱一遍)

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4、轻声齐唱歌词。有不会的教师领唱

5、学生手托和平鸽,有感情的演唱〈欢乐颂〉

四、创编演奏〈欢乐颂〉,理解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

1、听不同版本的〈欢乐颂〉,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童声、钢琴、合唱)

2、采用不同的形式,创编口风琴演奏的〈欢乐颂〉。

加和弦伴奏,主旋律分声部,有唱的,(进行表演)

3、给自创的口风琴〈欢乐颂〉图上色彩。

五、总结下课。

喜欢〈欢乐颂〉这首曲子吗?这就是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学后记:

 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之间交流默契,乐曲《欢乐颂》的吹奏情况较为理想,新乐曲《小河》还有待练习。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9周——10周 )

教学目的:

一、 初步认识口风琴和使用须知,学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

二、 认识键盘和熟悉do.re.mi.fa.sol的弹奏,学习正确呼吸和进行长短音练习。

三、 学习《乃呦乃》,培养正确的弹奏手型。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1、老师弹奏《乃呦乃》同学们情景创设感受。

A:听到乐曲由那种乐器演奏?

 你们想象中还可以用那些乐器演奏?

 这些乐器是西洋的乐器吗?

B:怎么使用呢?在使用前怎样保持卫生习惯呢?

小结:我们在使用乐器前,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你的健康,吹管只能个人专用,用完需清洗。

2、学习弹奏口风琴,我们先要学习指法。

同时把《乃呦乃》中要用到的旋律指法先联系一下。

注意:手指张开过度导致手型变形。手腕放的过底,手指离键盘太远。

3、让我们边吹边来试一下。

开火车:(长音练习:呜 — — —) 拖拉机:(短音练习)突突 突 突)

(熟练后,可以试着同音和不同音来演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唱名。)

二、 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会了手型、指法和正确的呼吸运气,老师刚学口风琴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都迫不及待地想来学一首歌曲。在开始上课时,老师弹奏了《乃呦乃》,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学习呢?

1、师弹奏《乃呦乃》,同学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手来模拟弹奏一下。

2、出示谱子,讲解指法,并强调注意强弱规律。

师再次弹奏,让同学们看指法。

3、老师右手演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

4、巩固性练习,分小组来练习,由同学之间互相寻找不足点,并改正。

5、一齐练习,同学自己可以边走边唱。

三、 小结谈话。

今天我们了认识键盘和学了do.re.mi.fa.sol的弹奏,学习正确呼吸和进行长短音练习,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学习《乃呦乃》。同学们在课后要每天回家后练习半小时。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11周 ——12周 )

教学内容:

 、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

 、音阶、《小猫圆舞曲》、《闪烁的小星》与《小摇篮》

教学目标:能够学会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与缩指法,并在具体的练习中运用。

教学难点:四种方法的指法转换

教学方法:示范、模仿、练习、评价

教学准备:板书曲谱与指法

设计理念:以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与指导,尽最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穿指法与跨指法

(一)复习音阶

指法:1  2  3  1  2  3  4  5  5  4  3  2  1  3  2  1

  1  2  3  4 | 5  6  7  1 | 1  7  6  5 | 4  3  2  1—|┃

1、讲解注意点——指法,并做示范

2、学生练习

3、齐奏并抽查

(二)运用方法,学习《小猫圆舞曲》

54  32  1 |  54  32  1 |  23  42  34  5 ——|

54  32  1 |  54  32  1 |  23  43  42  1 ——|┃

1、教师写指法,学生注意看。

2、学习难点:先看教师示范54  32  1 |的吹奏,再让学生说说指法(3 2 1 2)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如有必要,教师再做示范讲解

4、齐奏并抽奏

5、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旋律

6、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三、学习扩指法与缩指法

(一)学习《闪烁的小星》

1 1│5 5│6 6│5—│4 4│3 3│2 2│1—│

5 5│4 4│3 3│2—│5 5│4 4│3 3│2—│

1 1│5 5│6 6│5—│4 4│3 3│2 2│1—│┃

1、教师写指法,学生注意看。

2、学习难点:先看教师示范1 1│5 5│6 6│5—│的吹奏,再让学生说说指法(1 1 4 4 5 5 4)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如有必要,教师再做示范讲解

4、齐奏并抽奏

5、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旋律

6、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二)学习《小摇篮》

1 4 1 5│ 1 4 1 5│ 1 4 1 6│5———│

1 4 1 5│ 1 4 1 5│ 1 4 3 2│1———│┃

1、教师写指法,学生注意看。

2、学习难点:

A、先看教师示范1 4 1 5│的吹奏,再让学生说说指法(1313)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如有必要,教师再做示范讲解

4、齐奏并抽奏

5、学习难点:

B、先看教师示范1 4 1 6│5———│的吹奏,再让学生说说指法(13154)

6、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旋律

7、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四、学习五指手法

12 34│5 -│23 45│6 -│34 56│7 -│45 67 │1 -│

17 65│4 -│76 54│3 -│65 43│2 -│54 32│ 1 -│┃

1、教师写指法,学生注意看。

2、找规律:两小节一口气,共五个音,先上行,指法是12345,再下行,指法是54321

3、看教师示范全曲的吹奏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如有必要,教师再做示范讲解

5、齐奏并抽奏

6、全曲连奏,评价检查

五、小结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13周——15周)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123456”六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2、能熟练掌握好各种音符,并能运用;

3、能在实践练习中学会演奏《划小船》《娃哈哈》两首曲目

教学准备:口风琴(25台)、音符认知卡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激趣

1、“识谱歌”复习

下加一线像敲门,do do do。下加一间像招手,re re re。第一线上养小猫,mi mi mi

第一间上放沙发,fa fa fa。第二线上有话说,sol sol sol。第二间上双手拉,la la la

背诵完口诀歌后,为避免学生只是死记而不能运用,采取老师在五线谱上指出位置,学生迅速视唱的方式进行抢答。

2、回顾全音符,认识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出示制作好的圆形卡片)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通过圆形卡片对比,更形象的认识这三种音符。

3、实践与练习。即兴出考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音符贴到五线谱的正确位置。

如:请找到唱(弹)四拍的“1 — — —”,学生首先应当考虑选择好唱(弹)四拍的全音符,再根据口诀歌找到下加一线的位置贴好才算正确。

二、综合练习

1、视唱新谱

将《划小船》《娃哈哈》的简谱出示在黑板上,先带唱,再由学生自主打拍视唱。注意每小节的换气以及音符时值。

2、正确的手形教学

3、手指操:在正确的手形基础上,从1指到5指进行抬指练习。为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打好基础。

4、演奏练习。a老师示范演奏一遍,学生自由进行识谱与演奏练习约5分钟。

b,总结大家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指法、姿势、换气方式等,并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演奏示范。

c再次进行练习

5、小组合奏结束本课

教学后记:《划船》和《娃哈哈》从每一节课必讲的音乐家小故事开始,如果学生能在每一节课都能听到老师讲的音乐家故事,这将大大的促进学生对音乐家的了解和了解他们的音乐,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记谱口诀”, “手指操”的形象教学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条理清楚,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突出,学生自由练习通过点评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最后的表演更能获取成功的喜悦。整堂课学生都在愉快,高兴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几点小建议:

1、学生在演奏时姿势有些不标准,学生在精神不集中的时老师应适时提醒。

2、应加强课堂常规,避免有些学生在上课凳子发出声音,有很多姿势不标准的现象。

3、有些学生不会吹时可以采取学生帮学生的方式,共同促进。

口风琴练习〈〈圣诞夜〉〉《小河》《小蜜蜂》《小乌鸦爱妈妈》

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16周——17周 )

教学目标:

 通过这堂口风琴训练课,对学生原有的口风琴技巧(上、下行音阶、《小河》、《欢乐颂》)检查加以巩固并由教师安排新的口风琴教学内容(吹奏乐曲:《圣诞夜》)。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并且为迎接每年一度的督导评估才艺展示做准备。

教材分析:

  口风琴是一项单手的键盘乐器,在课堂上进行这一项键盘乐器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训练,训练学生的乐感和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意识。要注意循序渐进,抓紧每一个基础的步骤。

准备教学:口风琴

新课导入:

为了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乐感和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意识而设立的,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而努力的进行练习。

进行新课:

1、检查同学们原来的口风琴演奏情况——《小河》、《上下楼梯》、《欢乐颂》。

(1)、挑选一至两位同学进行口风琴范奏。

(2)、分组弹奏,教师进行细致的检查。

(3)、全班同学集体弹奏,教师可进行伴奏。

2、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弹奏的情况,并推选出选出其中吹奏的最优秀的同学。

3、进行口风琴上、下行音阶的训练和检查。

4、教师为学生布置新的口风琴练习曲目:《圣诞夜》。

5、教师为这两个曲目《圣诞夜》安排一个比较比较适合学生们演奏的指法并开始让学生对这个作品进行练习。

6、教师对学生们刚才练习的《圣诞夜》的吹奏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进行训练的要点和刚才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布置作业:

 教师要求同学们课下继续进行《欢乐颂》、《圣诞夜》两首乐曲的练习,务必在下周一之前弹奏熟练,迎接下周一来临的督导评估检查全校师生才艺展示。

课堂小结:

 本堂课从整体上来说,同学们的弹奏情况较为理想,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也较为认真。虽然有部分同学在弹奏指法、手形和弹奏曲目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但通过本堂课我的不断提醒和不断训练下,同学们的弹奏问题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改善。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继续进行自我训练,只有针对问题不断进行练习才能把自己弹奏中的问题解决掉。要强调学生的训练速度问题,下周一之前必须吹奏熟练。

教学后记:

 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之间交流默契,乐曲《欢乐颂》的吹奏情况较为理想,新乐曲《圣诞夜》还有待练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