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25-09-30 01:49:20 责编:小OO
文档
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第I卷(共9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9分)

4、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天净沙·秋思》中与此诗句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6、读书学习需要清幽宁静的居所环境,就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言:                   。

二、基础知识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26分)

7、请把下面句子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

8、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mì)     娴熟(xián)   恻隐(cè)    蹑手蹑脚(niè)

B、边塞(sài)    匀称(chèng)  和煦(xù)      成吉思汗(hán)

C、秕谷(pǐ)     诘问(jéi)    妖娆(ráo)   面面相觑(qù)

D、唱和(hè)     驻足(zhù)    追朔(sù)    根深蒂固(dì)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一片树林,但我看不清是些什么树。

B、怎样珍惜每一寸土地?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C、“怠慢了时间,也就怠慢了生命,”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要珍惜现在。

D,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使命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竞选班长,他作了充分的准备,竞职演讲那天,他刚粉墨登场,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B、来自全市的退休教师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们的学校。

C、龙川县的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D、闻一多满腔义愤,拍案而起,怒斥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11、下面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D、五月的峨眉山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3分)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上面一段话描写的是名著《水浒传》中的         (人名),请写出两个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

13、语文实践活动(8分)

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九(1)班准备在这天召开“感谢母亲”的主题班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班会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51%65%90%
祝福同学生日的55%86%92%
差值4%21%2%
(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2)作为初中生的我们,看了以上表格,你有什么感想?(2分)

(3)中考越来越近了,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母亲说,不妨写出来吧。(3分)

(三)[议论文苑]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9-20题(6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20、文章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古典文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6分)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择《贾宜集》)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官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②朝服衣冠,窥镜(    )

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22、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

B、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②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C、①王曰:“善。”乃下令     ②问今有何世,乃不知有汉

D、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箕备运于渤海之尾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2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5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0分)

父爱是金

(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未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73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9)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1)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12)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痛。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14)父亲没有回头。

(15)“爸!”我大喊了出来。

(16)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17)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18)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25、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26、第(3)段写道:“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我”为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4分)

27、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我”求情呢?(4分)

28、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29、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我”为什么认为“父爱是金”。(4分)

试题参

1、马上相逢无纸笔;2、欲上青天览明月;3、对影成三人;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略

8、A;9、D;10、A;11、C

12、李逵;沂岭杀四虎,斧劈罗真人,元夜闹东京等。

13、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②要点:围绕“祝福同学生日的”远远高于“祝福母亲生日的”进行反思。③略

14、可怜白发生。15、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16、从题材上看,该词写的是军营生活情景,描绘了抗金的壮盛军容、豪迈气概;从思想感情上看,道出了英雄决心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的一片壮心;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刚健。所以作者称为“赋壮词”。

17、指藏族地区少女的天真活泼、美丽可爱,以及纯洁美好的爱情;

18、文章多处流露出对两种文化相互冲击的关注:如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当她的静谧;当地年轻人开始向往城市生活、“对唱歌没有什兴趣”.以致当地的传统民歌“花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牧瓦开始定居,生在炕头上看电视,游牧文化现在只成为旅游的“卖点”等等。

19、(作家)只要有新的思想,(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20、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文章思想对读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21、①偏爱 ②穿戴 ③您 ④离开 

22、A

23、①全体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王厌恶他。

24、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易于对方接受,“老父”则直接陈述利害,向孙叔敖进言,有“良药苦口”的劝说效果。第二问略。

25、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到哪儿念书都一样(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的人,到哪儿都成不了才”)。

26、由于对父亲不满,对学校失望,“我”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不得不让父亲来收拾残局,想到这样会使父亲痛苦、难堪,“我”就有了一种报复的满足;但“我”不知道父亲到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产生怎样的结果,所以感到忐忑不安。

27、父亲深受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被勒令退学时,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去向校长求情。

28、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流泪,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不坚强的一面;他希望儿子能够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29、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