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师大培训有感
2025-09-30 01:47:35 责编:小OO
文档
这次北京学习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10月13日-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10月20日-25日在北京大兴区兴华中学跟岗学习,为此,我把培训感受编写为两部分。                         

              北师大培训有感

                           薛家坪小学   刘小文

在北师大的五天学习中,我聆听了十位教学专家精彩的演讲,他们渊博的知识,如涓涓细流在我耳边萦绕。让我有机会能够静心地思考每一位教授对教学方面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在听课过程中,我对每位专家的理论成果做了仔细的反思,接下来,我将对每位专家的观点做点回顾。

北师大赵希斌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高效与有趣的课堂》。要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从两发面进行把握,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是教学形式的把握。也就是老师们在课前如何备课,如何在课堂中把知识呈现出来。他教给了我们具体的方法,在备课中要做到“高、思、实、正、通”即一位老师要有高层次的科学素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先进的价值观,通联广达。在课堂的呈现中要做到引“生”入胜,好问题驱动教学,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心动、身动,兴趣、乐趣、情趣等方法。最后他还提出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形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华国栋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实施“差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他重点研究的是在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差异的问题,并提出“差异教学”的理论和主张。并指出“差异教学”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区别。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要保证每节课优、中、差的学生每节课都要有收获。并建议老师们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有个基本量,特别强调对有能力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增添个补充作业。

北师大姚计海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里沟通》。他认为学校没有差生,只是有差异的学生,更不能说成是有差劲的学生。他还认为学生的心里,不是老师制定的,是家长制定的,老师只是个引爆者。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心里沟通。要沟通就要学会尊重。用罗杰斯的话说,尊重是无条件的。作为教师要尊重能力不足的学生。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要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不尊重自己的学生。最后他提出了心里沟通的四部曲:尊重、理解、倾听、表达。

北师大苏君阳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校本教研-我们如何理解和行动》。什么是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的简称。学校的德育活动、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需要教研,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如何才能开展好校本教研呢,必须具备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科学素养、。才能建立起校本教研组织体系。他提出了学-研-教相结合的道路。

北师大班建武副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如何理解当代学生—学生文化视角下的学校德育》。他认为德育必须突破学生心里内向的认同。老师要做到跟学生讲道理。但有时老师让这样做,孩子偏偏那样做,这样我们的老师就会把心里的问题道德化。这对我们老师的启示就是内容比形式重要、态度比行动重要、感受比事件重要。人们把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到“鸟巢一代”。90后被称为“非主流的一代”到“脑残的一代”20后被喻为“蛋蛋的一代”到“扯淡的一代”真的我们的孩子就如此差劲吗?建议我们的老师要学会倾听。

北师大教授张春莉与我们分享的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她认为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忽视,一节课提问大多为一问一答,没有引发学生思考 (如回忆、复述 ),只能引发学生低层次思维 。在着就是老师预设的问题太多。整堂课差不多都是提问式,课堂上预设太多,致使学生没有讨论、争辩、探究等自主活动的时空。 最后就是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不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进行追问,失去了课堂生成的精彩。她建议老师们,课堂教学要体现出民主、合作的特征;课堂氛围应是活跃和融洽的。不同学习程度和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应有相应的收获;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要。教师要及时捕捉并与学生一起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学生由此有了新的收获。 

 北师大教授赵德成与我们分享的是《有效的教学评价》。他认为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就课论课”,而应该“以课为例”,“以课为镜”,让每个参与教师都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观自身,发现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他还主张应该摒弃或淡化教学评价指标,不要过于追求教学过程完整,教学任务完成,普通话是否标准、流利,语言是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是否使用多媒体,不拖堂,教师讲授的时间是否超过10分钟……

北京市京源学校教师,北京市十佳班主任,紫荆杯优秀班主任王钰与我们分享的是《润物细无声—班级活动的策划实施与反思》。首先她与我们交流的是如何当好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1、好老师没有定义,只有共同点:真善美;2、学生渴求老师都很“美”;低年级注重外在形象美:穿着打扮;高年级注重内在气质美:幽默博学;3、学生希望老师扮演的角色:低年级——像妈妈:温柔、和蔼可亲;高年级——像朋友:知心、善解人意;4、最多的用词:认真、负责、风趣、亲切、公平、责任心、和蔼、博学;5、性别差别,男老师的标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温文尔雅、英俊潇洒、平易近人、爱生如子;女老师的标准:长发飘飘、五官俊俏、窈窕高挑、语音嘹亮、大方端庄、随和安详。 其次阐述了她的德育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最终要使班级活动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班级活动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班级活动着眼于所有人的发展。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与我们分享的是《坚持学习思考,不断尝试创造》。她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成长。一、成长经历。1、命中注定当老师2、在犹豫彷徨中接受陶冶。3、在教学一线快速成长。二、在各种学习中思考进步。1、听课2、读书、思考三、读书是教师毕生的需要。四、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五、享受职业乐趣,大胆改革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北师大教授朱志勇与我们分享的是《学校教育的科学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挑战》。他认为现代教师要做学者型的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理论上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教育经验并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善于与同行共享自己的经验、知识与研究,并服务于教育教学共同体。总而言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不著则虚。

在这次北师大的学习中,让我有机会亲眼目睹大师们的面容,静心聆听每位教授独具匠心的理论。教授们的观点与我的思维发生了冲突,跟我的许多做法格格不入,大师们的观点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有许多值得我深思的地方,但我也真正领略到了大师们的大,特别是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别样的人生阅历,深深地吸引了我,触动了我,使我深受启发。总之,这次北师大的学习,将会对我今后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目标定位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北京兴华中学有感

                             薛家坪小学   刘小文

    通过在北京大兴区兴华中学(小学部)近五天的跟岗学习中,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对自己所憧憬的教育梦做了重新的打量。我的教育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点:

1、把校园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乐园。

2、全面提升教师业务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基于对教育梦的这两点认识,在这次根岗学习中,我特意做了安排:

星期一,没有急于听课,而是对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了细致的观察:星期二,特意去拜访了这所学校(小学部)的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跟他们交流了一些想法;星期三,我进班进行了听课,从早晨到下午,真实地体会了北京小学生的一天学习生活;星期四,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活动,感受教研组老师教研的气氛和氛围,体会教研对老师们的熏陶;星期五,参加学校组织的全校师生组织的赴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这次跟岗学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今后的学校工作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文化德育建设方面,一个学校校园环境要美,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的内涵要美。要有深层次的美,这将对学生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北京学校的主要做法是抓好一训三风,一训即校训,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在着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

2、教学效果方面,课堂教学效果要真实,高效课堂绝非是依据空话,我认为它的前提是要做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相对而言,北京学校课改更加理性,即保留了传统的教学,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是传统教学和新课改理念的有机统一。

3、常规建设方面,特别是学校达标建设方面的举措要重引导,少评价。多鼓励,少惩罚。北京学校的主要做法是把每一项工作细化,具体化,操作性很强,引导教师如何备课,上课,批改。在正方向引导教师,传递给教师更多的正能量。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