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太仓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历史
2025-09-30 01:47:02 责编:小OO
文档
太仓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 三 历 史                   2011.1

(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 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应的题号下)

1.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3.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4.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秦国           B.楚国           C.燕国         D.齐国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明太祖与“东厂”                 D.清朝“”之我见

6.汉武帝为实现西汉的大一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

   A.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B.实行“推恩令”和削藩

   C.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D.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局面

8.“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吸取隋亡教训    B.任用姚崇为相  C.重视纳谏      D.轻徭薄赋

9.某班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右图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

    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

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

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2.2009年,青年历史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两宋风云》。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D.南宋与金订立了“澶渊之盟”

13.“分久必合”,中国历史上实现从长期走向完全统一的王朝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宋朝             ④元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                     B.戚继光抗倭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5.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对外关系的发展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16.某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    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    D.思想运动

17.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    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    B.打击了封建势力

    C.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D.维护了国家统一

18.某校九年级同学计划举行一次专题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相关知识。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次展览要求的是

    ①中国戊戌变法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1861年改革    ⑤英国工业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9.1910年,一位富有的英国冒险家想从英国到法国,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A.乘火车         B.开汽车          C.驾飞机        D.坐马车

20.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    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拿破仑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二、判断题:在相应的题号下填写,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22.秦朝修筑的长城尔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

23.元朝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24.19世纪中期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分别是黑人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存在。

25.法国科学家牛顿的成就中以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于1918年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填空题:(本大题其3小题,每空格1分,共6分)。

27.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士。西汉设立________,使该地区开始隶属管辖;清朝时设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有效管辖。

28.英国的________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而_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9.图一的作者是的_________________,图二是荷兰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 8分)。

30.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但到了清朝,这种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为它的开通创    造了条件?(1分)

(2)依据材料二表格,分别写出和A、B对应的国家和人物名称。(2分)

(3)材料三中“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清朝推行怎样的对外?(1分)

    (5)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清朝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3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制度创新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      这一朝代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图示二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3分)

    (2)明清时期是中国时代的晚期,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制度有    哪些新的变化?(2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集权制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第一条 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第十七条 财产神圣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这场变革的实质是什    么?(2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文献?材料三反映出美国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3)材料四所示的成果和世界科技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有关?(1分)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史实所反映的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总标题。(1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