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无痛内镜、舒适胃镜、精查胃镜、胶囊内镜检查大全
2025-09-30 01:38:31 责编:小OO
文档
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无痛内镜、舒适胃镜、精查胃镜、胶囊内镜检查大全

1、内镜检查都适合哪些患者?

2、哪些患者又不适合去做?

3、检查之前和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中,内镜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胃镜、大肠镜、小肠镜、无痛内镜等。那么,这些检查都适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适合去做?检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一、胃镜

胃镜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并取活体组织做检查,协助诊断上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

适应症:

1. 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2. 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3. 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 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5. 上消化道异物者。

6. 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7. 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8. 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者,或者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者。

禁忌症:

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不能合作者、内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

相对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伴血红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等。

(胃镜检查示意图)

检查前准备:

1.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在医生检查前需停药1周,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2. 检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开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检查时。

3. 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

4. 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

5. 吸烟的患者,检查前1天起还需戒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操作,同时,禁烟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

6.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感筛检查。

7. 年纪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完善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内镜检查。

8. 检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时,2小时后可先试饮水,若无吞咽困难及呛咳,再逐渐过渡到温软食物。

9. 检查后:1-2日应避免刺激性饮食。

10. 若出现严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胃镜检查的并发症和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损伤、下颌关节脱臼等,但常规检查发生几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操作尽量避免。

二、结肠(大肠)镜

结肠镜可以观察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黏膜,主要用于诊断结、直肠炎症,良恶性肿瘤,息肉,憩室等疾病。

适应症:

1.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续性便潜血阳性。

2. 存在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可疑结直肠疾病。

3. 钡剂灌肠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不能定性。

4. 炎症性肠病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等以及治疗后的复查。

5. 结直肠肿瘤术后或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定期随访。

禁忌症:

除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外,还包括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对肠道清洁剂成分过敏等情况。

检查前准备:

同胃镜检查相似,但是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降压药物照常服用。糖尿病患者检查日晨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

检查前1天应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面包、鸡蛋羹等),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

肠镜前需完善的检查同胃镜。

肠道准备:

由于过多的肠道残留物会在检查时影响医生的判断,因此肠道准备的目的在于清除肠道内容物,充分暴露肠道黏膜以便观察。

肠道清洁剂的种类方面,目前国内多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50%硫酸镁等清洁肠道。服药后需来回走动,否则会影响清肠效果。

如有严重腹胀或不适,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待症状消除后再继续服用,可以观察大便性状判断肠道准备效果,若排出大便为清水样,说明肠道准备充分。

对于不能获得充分肠道清洁的患者,可以行清洁灌肠或再次进行加强的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示意图)

检查后:

出现轻度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与检查时注入空气等操作有关,无需紧张。

若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或便血,需及时就诊。

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后即可进食、水,尽量食用软食,如稀饭、鱼类等,避免高纤维及辛辣食物。

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和风险主要包括穿孔、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操作不成功及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等,但也都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规范的操作尽量避免。

三、超声内镜

顾名思义,超声内镜就是将内镜和超声结合起来的消化道检查技术。超声内镜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通过在内镜头端安装或经操作孔道放入的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的同时,不仅对食道、胃肠道病变的层次进行观察,还可以对临近的肝脏、胆管、胰腺等器官进行超声扫查。

消化道管壁分为许多层次,普通的胃镜和肠镜检查善于观察表面黏膜层的病变,但对黏膜层以下的病变以及胃肠道外邻近脏器的病变就束手无策了。此时应用超声内镜,便可一览无余,病变再无藏身之地。

适应证:

1. 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

2. 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并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3. 判断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4. 胆囊及胆总管中下段良恶性病变

5. 胰腺良恶性病变

6. 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7. 显示纵隔病变

8. 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效果

禁忌证:

1. 患者不合作

2. 怀疑有消化道穿孔

3. 急性憩室炎

4. 暴发性结肠炎

5. 心肺功能障碍者

四、无痛内镜

无痛内镜就是在常规检查前,即患者摆好体位,放置口垫后,给予吸氧,由专职麻醉师静脉注射异丙酚(短效镇静剂)30 秒后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开始进镜检查;退镜时即停止给药,操作结束后患者即刻完全清醒,恢复到检查或治疗前的状态。

适应症、检查前准备等:

基本同于普通胃镜和肠镜检查。

禁忌症:

1. 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本身就存在低氧血症,不宜做无痛内镜;

2. 张口障碍、颈项或下颌活动受限、矮胖体型者会影响呼吸道的开放,也不宜做无痛内镜;

3. 非呼吸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昏迷、肝肾衰竭、严重贫血、重症肌无力以及高龄衰弱等一般情况太差者,不宜做无痛内镜;

4. 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贲门、幽门和肠梗阻、呕吐或呕血者存在潴留液反流误吸风险,应先进行胃肠减压(就是插胃管)等预处理,排出潴留液后才能进行无痛内镜;

5. 对多种药物过敏的过敏体质者不宜无痛内镜。

6. 孕妇不宜做无痛内镜。

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1. 检查前一天避免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检查。

2. 要有成人亲友陪伴,术前取下假牙。

3. 检查前一天晚饭后不应再吃东西,检查当天早晨不应再喝水。

4. 告知医生您的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5. 检查后3小时内需有人陪护。

6. 检查后8小时内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饮酒。

7. 检查后8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以防意外。

8. 镜下治疗的,要留院观察或遵医嘱。

五、舒适(经鼻、超细)胃镜

舒适胃镜又称经鼻胃镜、超细胃镜;因其对咽部刺激较小,基本没有痛苦,故又称舒适胃镜。

(超细胃镜与普通胃镜比较)

传统胃镜检查是经口检查,胃镜直径约为10毫米,由于管径较粗,经口进入咽喉部刺激较大,所以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常会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经鼻胃镜检查技术是近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舒适胃镜检查技术,镜身直径只有0.59cm,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医生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更加细致地对胃内病变进行观察,提高了对病变的诊断率。

(医生自己做经鼻胃镜)

超细胃镜相比普通胃镜有以下优点:

1. 细:镜体细。普通胃镜直径为10毫米。经鼻超细胃镜直径仅有5.9毫米。

2. 软:镜体柔软。超细胃镜远比普通胃镜柔软,像一根粗面条,患者痛苦不明显。

3. 真:图像清晰逼真。超细胃镜选用最新数码成像技术,超级CCD,图像更清晰,更逼真。

4. 少:痛苦少、危险少、并发症少。对儿童、急危重症、年老体弱和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超细胃镜更具优势。

5. 高:诊断准确率更高,镜下某些治疗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

6. 多:一是插入途径多。超细胃镜可以从鼻腔插入,也可以从口腔插入,而且不需特殊处理。二是作用多。经鼻超细胃镜可用于食道病检查、胃病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病理活检及镜下介入治疗,还可以用于胃癌普查。普通胃镜因镜体太粗,检查时病人很痛苦,不适合胃癌普查。日本学者将经鼻超细胃镜检查手段用于体检以发现早期胃癌。

另外经鼻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直接与医生对话,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况,使检查过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

经鼻胃镜检查的适应症与一般禁忌症与传统胃镜检查基本相同,但更适用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

禁忌症:

虽然经鼻超细胃镜检查的优势明显,但是并不适用于有鼻腔狭窄、鼻中隔明显曲折、急性鼻炎等患者检查,虽其在某些胃镜下医治中有相当大的优势如上消化道支架置入、空肠养分管的置放等,但不适用于胃息肉的医治或胃出血的医治。

六、精查胃镜

简单说就是要求胃镜检查同时进行染色、电子放大、活检病理,在肉眼观察基础上尽量避免漏检。

在胃镜发现疑似早癌病变不好区分,或者是事先评估属于胃、食管癌高危人群时,应该进行精查胃镜。

(精查图片及病理)

检查前后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基本同于普通胃镜或麻醉胃镜,不同点在于:

首先,对人员要求较高,必须是经过早癌精查培训且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病灶并作出合理的检查和判断。

有时需要在胃镜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再针对性地进行染色、放大、精准活检等手段,使消化道内的各种组织看得清清楚楚(如微血管网结构、微腺管结构等)。

因为是“精细”检查的时间会延长些,一般约15-30分钟。

其次,在设备方面,胃镜必须具有高清放大功能,可以进行电子染色,有助于提高胃食管、胃早癌检出率。如发现可疑病变可采用化学及电子染色,并使用放大内镜精查,从而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范围及形态,并详细描述,同时拍照记录。

必要时还需要结合超声胃镜检查。

七、小肠镜

肠道准备和检查前后注意事项,基本同于结肠镜检查。

适应证:

1. 有腹泻、腹痛、贫血、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原因不明者。

2. 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及原因不明的贫血。

3. 影像学检查如钡剂造影或其它检查不能确定肠道病变性质者。

4. 已确诊的肠道病变如炎症性肠病、大肠息肉病、肠结核等需定期随访复查者。

5. 有消化道息肉等家族史,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者。

6. 有其它系统疾病或临床其它发现,需要小肠镜检查进行辅助诊断者。

禁忌证:

1. 消化道穿孔、严重肠炎等有出血、穿孔高度危险性者

2. 肠梗阻者不得经口准备和检查者

3. 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病患者,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4. 其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者

八、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检查是指患者口服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拍摄图像,从而了解受检者的消化道情况,对其病情做出诊断。(目前国产磁控胶囊内镜已经可以人为控制其在消化道内的运动。)

适应症:

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疑似小肠肿瘤、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检测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及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还可用于监测并指导克罗恩病的治疗及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

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通过手术取出)。

相对禁忌证: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痿管;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吞咽障碍者;孕妇。

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禁食10-12小时,检查前晚行肠道清洁准备(同结肠镜准备),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术前半小时可服用适量祛泡剂,以减少泡沫对视野的影响。

在服用胶囊2小时后可饮清水,4小时后可以进少许清淡食物。在胶囊电池耗尽时或胶囊经回盲瓣进入结肠后结束检查。

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包括胶囊滞留、误吸入气道等。胶囊内镜检查后胶囊停留于胃肠道2周以上则定义为胶囊滞留,应及时就诊,通过外科手术或气囊辅助式小肠镜予以取出。

至于患者是否该做内镜检查?是否能做内镜检查?做何种检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科医生判断,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质量,最后祝您胃肠道长治久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