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禽戏4》教学设计
2025-09-30 01:37:29 责编:小OO
文档
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

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体育运动—“五禽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熟练掌握猿戏的基本动作

3、领会猿生性好动,机智灵敏的神态。

教学重点动作可配合呼吸
教学难点摘桃时,手臂向上直线推出,“猿钩”变化的时机掌握不准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时间
     准

教学常规

1、 体育委员整队,报 告人数  

2、 师生问好,宣布课 的内容  

3、 检查服装

组织:二列横队     

       

要求:集合要快、静、齐

10

准备活动

1、 绕场慢跑四圈。

  

 2、 徒手操 

 组织:二列横队 

       

教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五禽戏:猿戏

1、猿提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

动作二: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头向左转;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

动作三:头转正,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猿钩”变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四:两掌沿体前下按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头向右转

重复一至八动一遍。

2、猿摘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成“猿钩”收至左腰侧;右掌向右前方自然摆起,掌心向下。

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划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目先随右掌动,再转头注视右前上方。

动作三: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沿体侧下按至左髋侧;目视右掌。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大步,左腿蹬伸,身体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脚脚尖点地;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上方划弧,举至右上侧变“猿钩”,稍高于肩;左掌向前、向上伸举,屈腕撮钩,成采摘势;目视左掌。

动作四:身体重心后移;左掌由“猿钩”变为“握固”;右手变掌,自然回落于体前,虎口朝前。随后,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掌心向上,成托桃状;右掌经体前向左划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视左掌。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重复一至八动一遍后,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一、猿提

1、教师讲解要求并

示范

  要求:

<1>.掌指撮拢变钩,速度稍快

<2>.按耸肩、收腹、提肛、脚跟离地、转头的顺序,上提重心。耸肩、缩胸、屈肘、提腕要充分。

<3>.动作可配合提肛呼吸。两掌上提吸气时,稍用意提起会阴部;下按呼气时,放下会阴部。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

二、猿摘

1、教师讲解要求并

示范

要求:<1>.眼要随上肢动作变化左顾右盼,表现出猿猴眼神的灵敏。

< 2 >.屈膝下蹲时,全身呈收缩状。蹬腿迈步,向上采摘,肢体要充分展开。采摘时变“猿钩”,手指撮拢快而敏捷;变握固后,成托桃状时,掌指要及时分开。

< 3 >.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不可太夸张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

  

学生练习图:

1、认真听老师讲解模仿动作 

2、体委带领下认真完成练习

3、及时纠正老师提出的错误,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1、认真听老师讲解模仿动作 

2、体委带领下认真完成练习

3、及时纠正老师提出的错误,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30

结束部分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一、领做放松操

二、本课总结讲评

1.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情况

2.教师总结

三、师生再见

一、随教师做充分放松

二、1学生分组小结自我评估。

    2集中汇报。

    

三、师生再见

5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