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整理)轻质隔墙板安装施工方案
2025-09-30 01:39:03 责编:小OO
文档
(2)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轻质隔墙板安装施工方案

(6)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作简单介绍。   轻质隔墙板是由水泥、工业矿渣、炉渣、陶粒、低碳钢丝等轻质无机复合材料为骨料,经机械挤压加工成型。采用先进的U型销键对接,通过特有的“灌注销键”连接,再用玻纤网加强,实现了墙板与结构、墙板与墙等的连接销定的功能,执行国家JG/T169-2005标准要求;并且具有构件薄,高耐伸缩性、抗冲击性能好,碱度低,自由膨胀率小防裂性能可靠,质量稳定,防潮、保温、不燃、隔声、可锯、可钻、可钉、墙面平整施工简便、避免了湿作业,改善施工环境,重量轻在建筑中减轻荷载,扩大使用面积。

   一、隔墙板安装工艺

   1.施工材料准备:按工程图尺寸,预制好需要的轻质条板,各种板型运至现场,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堆放时按不同规格的板分类立放整齐以便配板,立放角度尽量垂直。

  2.施工工具: 钢卷尺、粉线袋、小铁锤、切割机、山尖钻、灰桶、刮泥刀,线锤,铝合金靠直尺(2m长)撬棒、板锯及灰板、木楔专用推车、专用灌浆机等。

   3.作业准备:建筑结构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板材运至现场备用。在需要安装轻质隔墙板的梁、板底面弹出安装线位置用墨线弹出轻质隔墙板的边线。将安装地面清理干净,凸出部分剔凿平整。

第1页4.条板在安装时,先将条板侧抬至梁、板底面弹有安装线的位置,无门洞口,从外向内安装,有门洞口,由门洞口向两边扩展,门洞口边宜用整板,竖板时一人在一边推挤,一人在下面用宽口手撬棒撬起,边顶边撬,使之挤紧缝隙。在推挤时,应注意条板是否偏离已弹好的安装边线,并及时用垂线和铝合金靠尺校正,将板面找平,找直。安装好第一块条板后,检查其柱边板间粘结缝隙不大于15mm为宜,合格后即用木楔楔紧条板底、顶部,销定方式为灌注销定,板上端与板交界处以钢卡固定,下端缝隙用C20砼灌注。以安装好的第一块板为基础,按第一块板的方法开始安装整墙条板。

  5.隔墙板之间接缝灌注:

(1)隔墙板与结构墙、板之间接缝处均粘贴玻纤网格布,以硅钙泥嵌缝刮平。

(2)在两板接缝顶部开孔,以灌浆机灌注硅钙浆。

(3)隔墙板底垫层挡模灌注C20细石砼。

6.门窗结点:预留门窗洞口墙板根据实际要求任意加工(包括加工企口)门框两侧采用整板,若门洞一侧靠混凝土柱,则应在门洞顶角用射钉将角钢射入混凝土柱,位置要准确无误以支承洞顶的条板。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二、埋设水电管线处理

   根据线路的走向确定位置时最好在圆孔处开孔;其次对于圆孔可以采用机械开孔,通过专用或自制的工具开孔,效果较好,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孔,由于墙板良好的可加工性,可锯,可割,因此没有多大问题。敷设完工即用混凝土砂浆掺入适量107胶等在开槽处粘贴玻璃纤维网格带补平,防止开裂。

   三、施工方法: 

  (一)施工程序:标准层施工以层为单位,打磨、贴网、抹灰从上往下,常温施工时流水间隔12小时以上。 

  具体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放线→打磨修理、隐检→抹底层抹面砂浆→压入翻包及增强网格布→贴网格布并压入砂浆→抹面层砂浆→补洞修理、验收→刷乳胶漆或饰面砖。 

  (二)施工操作:

1.放线:①弹控制线:根据建筑设计和保温粉刷层的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②挂基准线:在建筑物墙角穴阴、阳角及其它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在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粉刷层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2.配制聚合物保温粘结砂浆:①集中搅拌:按照聚合物乳液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配制聚合物砂浆;②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3.铺贴网格布:将网格布压入底层聚合物砂浆内,然后用抹子由中间向四周把网格布赶平,网格布弯曲的一面朝里。要求平整压实,严禁网格布皱褶;网格布不得压入过深,表面必须暴露底层砂浆之外。单网长度不宜大于6米,铺贴遇有搭接时,必须满足搭接长度,横向100毫米,纵向80毫米。 

  4.面层砂浆:基层砂浆凝结前再抹面层砂浆,厚度控制在1~2毫米,仅以覆盖网格布,微见网格布轮廓为宜,面层砂浆切忌在一处不停地揉搓,防止空鼓。基层和面层总厚度不宜大于5毫米。 

  在施工间歇期间,抹灰面应留置在自然断开处,如阴阳处等。如果在大面积上,面层砂浆不应完全覆盖已铺好的网格布,网格布基层砂浆应呈台阶形接搓,接搓间距不小于150毫米,避免网格布搭接处平整度超出偏差。 

  ①考虑首层墙面抗冲击要求,在标准外保温基础上再加一层网格布,并再抹一道抹面砂浆,提高抗冲击强度,加强部位抹面砂浆总厚度控制在5~7毫米为宜,加强层作法与标准作法应留置伸缩缝。砂浆厚度在2厘米,用木抹子搓麻,然后满刮腻子:根据墙体基层的不同和浆活等级要求的不同,刮腻子的遍数和材料也不同。一般情况为三遍,腻子的配合比为重量比,适用于室内的腻子,其配合比为:聚醋酸乙烯乳液(即白乳胶)∶滑石粉或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1∶5∶3.5。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并注意接槎和收头时腻子要刮净,每遍腻子干后应磨砂纸,将腻子磨平磨完后将浮尘清理干净。如面层要涂刷带颜色的浆料时,则腻子亦要掺入适量与面层带颜色相协调的颜料。

刷第一遍浆:刷浆前应先将门窗口圈用排笔刷好,如墙面和顶棚为两种颜色时应在分色线处用排笔齐线并刷20cm宽以利接槎,然后再大面积制喷浆。刷、喷顺序应先顶棚后墙面,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如喷浆时喷头距墙面宜为20~30cm,移动速度要平稳,使涂层厚度均匀。

   ③复找腻子:第一遍浆于后,对墙面上的麻点、坑洼、刮痕等用腻子重新复找刮平,干后用细砂纸轻磨,并把粉尘扫净,达到表面光滑平整。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刷、喷第二遍浆;方法同上。

   刷、喷交活浆:待第二遍浆干后,用细砂纸将粉尘、溅沫、喷点等轻轻磨去,并打扫干净,即可刷、喷交活浆。交活浆应比第二遍浆的胶量适当增大一点,防止刷、喷浆的涂层掉粉,这是必须做到和满足的保证项目。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内容

2.环境价值的度量——最大支付意愿市一建七分公司哈动力宿舍楼项目部

2009年5月1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