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现代诗二首教案苏教版课件
2025-09-30 01:38:15 责编:小OO
文档
《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会重点字词的读音。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延安的历史和“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

  2.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修辞表达情感的特点。 

  3.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的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肚【dǔ】       糜【méi】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阴【yú】      揉碎【róu】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ù】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xiāo】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白羊肚手巾:白毛巾。

登时:即刻。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白生生:陕北方言,表示很白。

3.作者介绍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徐志摩(17~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现代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4.背景介绍

   《回延安》:1956年,作者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再别康桥》: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5.文体介绍

“信天游”的特点:

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二、课文导入

请同学想一想,如果你踏上离别多年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三、教学步骤

《回延安》

⒈  提问:通读全诗,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回延安。写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第三部分:聚延安。诗人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第四部分:颂延安。描绘延安新貌,赞美10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第五部分:看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2.提问:诗的开头运用祈求的语气“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运用祈求语气,写自己的感情激动到需要压抑的地步,以及拂去挡住视线的灰尘的急切,感受到诗人回延安在将要看到延安身影时的昂扬情绪。 

3.提问:体会第二部分第一小节中“回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把延安当成自己的家,可见对延安热爱之深,眷恋之切。

4.提问:第二部分第二小节中有“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山水怎么也有亲疏之分呢?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明确: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延安的血肉联系。

5.提问:仔细阅读第三部分,找一找具有陕北特点的事物。

明确: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

6.提问:阅读第四、五部分,并结合全文思考:如果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的过程;用“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紧扣一个“回”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如改为“去”“到”没有上述表达效果。 

《再别康桥》

7.提问: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和最后一节两个“悄悄的”有何用意?

明确:①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②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8.提问: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

明确: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娇柔、婀娜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

②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③“柳”是自古以来诗人在离别时善用的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

9.提问:“招摇”常含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换成“摇晃”行不行?“甘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招摇”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飘荡的状态,仿佛在对诗人招手挽留。如果换成“摇晃”,就表现不出康桥对诗人欢迎的态度和亲密的关系。

②在这样诗情画意中,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

10.提问:这首诗跟古代的离别诗词,在离别的对象、氛围、意象的选择上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离别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②一般离别的诗,告别时回又千言万语的叮嘱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感觉。

11.提问: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四、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信天游的歌曲、影片。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创作一首信天游,注意信天游的特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