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5-09-30 01:39:30 责编:小OO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9分)

1.wān dòu(    )中含有许多对人体yǒu yì(    )的wù zhì(    )。

2.看了一整天的书,我觉得自己的脖子都jiānɡ yìnɡ(    )了,好朋友帮我àn(    )摩了一下之后,我觉得shū fu(    )多了。

3.科学家在一间屋子里hénɡ qī shù bā(    )地拉了许多shénɡ zi(    ),并在上面jì(    )了许多铃铛。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立即(lì jí)    揭示(jiē shì)     荧幕(yín mù)

B.囚犯(qiú fàn)   能耐(nénɡ nài)    曾经(cénɡ jīnɡ)

C.蝙蝠(biān fú)   麻雀(má què)      喧嚷(xiān rǎnɡ)

D.打赌(dǎ dǔ)     屋檐(wū zhān)     画框(huà kuānɡ)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身体虚弱                        眼睛敏锐

B.温暖的阳光                      美好的愿望

C.揭开秘密                        发明问题

D.灵巧地避开                      静静地欣赏

3.下列句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是(    )

蝴蝶不像家雀儿似的,       下雨       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A.不但……而且……            B.一……就……

C.因为……所以……            D.即使……也…… 

4.“‘我真为蝴蝶着急了’一句在《蝴蝶的家》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是为了突显什么呢?”这一问题是从(    )的角度来提问的。

A.文章的写法                   B.文章的题目

C.获得的启示                   D.联系生活实际

5.“状元大课堂”的孩子们针对下列语段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壁虎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在墙壁上走路了。

A.人类能模仿这种能力吗?

B.天花板和墙壁之间有联系吗?

C.模仿壁虎的这种能力后,能应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

D.什么是“范德华力”?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改成反问句)

                                                                    

2.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四、日积月累。(9分)

1.       则裕,       则小。

2.疑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王充曾说:“智能之士,           ,            。”韩愈认为:“            ,孰能无惑?” 

3.老师常常对我们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要“博学之,          ,          ,          ,          ”。

阅读理解

五、课内阅读。(10分)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豌豆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1.语段中的几粒豌豆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填一填。(6分) 

豌豆结局
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一粒
在地上打滚的两粒
想飞进太阳里去的一粒
2.从“这粒豌豆”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它             的性格。(2分)

3.请结合语段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

                                                                   

六、阅读《蚂蚁》,回答问题。(19分)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会急忙奔回巢里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然后同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传递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就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会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这篇短文是按(    )的结构写的。(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3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2)蚂蚁靠声音传递信息。                                 (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 

 4.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呢?(3分)

                                                                    

                                                                    

5.读完短文后,“状元大课堂”的孩子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请你按要求分一分。(填序号)(6分)

①研究蚂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②第4自然段中的例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③什么是“樟脑”?

我发现问题     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问题     能引发深入思考,问题     对理解文章内容无影响。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科学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状状不小心将厨房里的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①将盐巴与胡椒粉混合在一起。

②用筷子搅拌均匀。

③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④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

1.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的作用是(    )。(3分)

A.产生静电,吸附物体           B.使塑料汤勺更干净

2.把摩擦后的塑料汤勺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说明了(    )。(3分)

A.胡椒粉自身带有静电           B.胡椒粉比盐巴轻

3.摩擦可以产生静电,你在生活中还观察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下面不属于摩擦生电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双面胶粘住了泡沫颗粒

B.晚上睡觉脱衣服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

C.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经常会“飘”起来,越理越乱

作文天地

八、习作天地。(30分)

在你的心中,你的妈妈和哪种动物比较像呢?是性格温和的绵羊,还是凶恶的老虎?是……请结合一种动物形象,来写一写你的妈妈。

要求:语言生动,描述贴切,不少于350字。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

二、1.B  2.C  3.B  4.A  5.B

三、1.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能载得动一个水点呢?

2.枯黄的树叶无助地躺在地上。

四、1.好问  自用  2.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者

3.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五、1.被鸽子吃掉了  被鸽子吃掉了  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2.骄傲自大

3.这粒豌豆真的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吗?

六、1.C  2.设问  3.(1)√  (2)×  (3)√

4.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可以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5.②  ①  ③

七、1.A  2.B  3.A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卡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完成下列练习。

1.“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   ),居中的一个舱体称为(   ),位于最后端的一个舱体称为(   )。

A.设备舱       B.轨道舱       C.返回舱

2.“神舟号”与“联盟TM”飞船相比有哪些优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     B.尺寸大。

C.重量轻。                 D.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飞船全部都为多舱体结构。                     (   )

(2)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                                      (   )

(3)“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   )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预感(yù)   僵硬(jiānɡ)   囚犯(qiú)   洋溢(yì)

B.蝙蝠(fú)   即使(jí)    障碍物(zhànɡ)  荧光屏(pínɡ)

C.依赖(lài) 哲学(zhé)  物质(zhǐ)    震撼(hàn)

三、根据语境写词语。

1.我cénɡ jīnɡ(    )在窗前种过一粒wān dòu(    ),我每天都坐在窗前的小椅子上nài xīn(    )地等待它发芽长大。

2.kē xué(    )jì shù(    )与我们的生活lián xì(    )越来越紧密,它在很大chénɡ dù(    )上ɡǎi biàn(    )了我们的生活。

四、辨一辨,选字组词。

【蝇 绳】    (   )子   苍(   )  (   )之以法

【憾 撼】    震(   )   遗(   )   死而无(   )

【培 赔 陪】 (   )养   (   )伴   (   )本买卖

【驻 注 拄】 (   )拐   (   )意   青春永(   )

五、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比喻)

C.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疑问)

六、句子天地。

1.给下列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接下来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他的主要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   )

2.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靠的是敏锐的眼睛。         (   )

3.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

4.蝴蝶的“家”指的是蝴蝶可以藏身避雨的地方。      (   )

八、课文内容回顾。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有三粒豌豆都被_____吃掉了,还有一粒豌豆落到了_____里,只有________的那粒豌豆开出了花。

2.《_______________》通过写科学家模仿_______探路的方法发明______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注意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树立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___________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蝴蝶的家》通过记叙“我”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考和担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动物的________之情。

5.好问则裕,___________。                    ——《尚书》

6.博学之,_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 ——《礼记》

7.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         ——王充

8.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韩愈

一、听力材料

“神舟号”

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被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的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B   C   A    2.C    3.(1)×  (2)√  (3)√

二、C

四、绳  蝇  绳  撼  憾  憾  培  陪  赔  拄  注  驻

五、C

六、1.“    ,   。”     ,“     ,    。”

2.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

3.即使   也

七、1.√   2.×   3.√   4.√

八、1.鸽子   水沟   被青苔包裹

2.夜间飞行的秘密   蝙蝠   雷达

3.呼风唤雨的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

4.蝴蝶雨天躲藏在哪里   关爱

5.自用则小

6.审问之   明辨之

7.不问不知

8.人非生而知之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