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025-09-30 01:39:29 责编:小OO
文档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年6月1日老师签字:_____ 同组者:无审批日期:_____

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仿真实验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着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而在实际情况下,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当细线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很多,而且小球的直径又比细线的长度小很多时,此种装置近似为单摆。单摆带动是满足下列公式:

进而可以推出: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

(1)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1%.

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

米≈0.05cm;卡尺精度△

≈0.002cm;千分尺精度△

≈0.001cm;

秒表精度△

≈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

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

≈0.2s.

2.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

达到设计要求.

3.?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

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四、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图1-图4)单摆仪(1)摆幅测量标尺(2)

钢球(3)游标卡尺(

五、实验操作

1.用米尺测量摆

线长度+小球直径

为92.62m(图5);

2.用游标卡尺测

量小球直径结果

(图6)

图(5)

图(6)

3.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

释放单摆,开始计时,单摆摆过

50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

时间;

T=95.75s/50=1.915s

图(7)

六、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1)数据处理:

1)周期的计算:

T=95.75s/50=1.967s

2)摆长的计算:

△d=?d-?d?(cm)

测量次数每次数据d(cm)平均值

(cm)?d

1 1.66

2 1.687 0.025

2 1.702 0.015

3 1.672 0.015

4 1.672 0.015

5 1.692 0.015

6 1.721 0.039

△?d 0.021所以有效摆长为:L=92.62cm-1.687/2cm91.78cm,

3)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因为:

所以:=9.88

查资料可知,西安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79

则相对误差是E=△g/g=0.9?%<1%,符合实验要求。

(2)误差分析

1.随机误差:

在本实验中影响随机误差的因素比较多,其中包括了: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如测量单摆周期时的反应时间,在测量摆线长度时对于最后一位数字的估度等;在环境方面,温度,湿度,空气阻力的变化都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而在这些因素中,较为明显的即是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因此,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尽可能的多测量实验数据,利用求平均值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系统误差:

周期公式实际上是一个近似公式,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查阅文献可知在考虑摆角,悬线质量,小球质量分布,空气浮力,空气阻力,仪器误差时的修正公式为:

1)摆角?的影响:

在实验中,一般要求摆角要小于5°,因为在推导周期公式的时候利用了近似处理:sin(?)≈tan(?),此公式只在?很小的时候才成立,而根据文献查阅可知,在?>3°时候已经对实验结果产生了交大的影响。为消除影响,要使?≤3°或对公式进行修正。

2)悬线质量?的影响:

本实验是在假设悬线质量不计的情况下使用公式计算的。由修正公式可知,悬线质量越大,测得的加速度值越小。计算时应该因为误差不是远小于测量精度,所以应该给予修正。

3)空气浮力的影响:

在修正公式中,?0/?为空气密度和小球密度的比值。在实验中,这个值的数量级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4)空气阻力的影响:

修正式中,空气阻尼系数为?,在代入空气的阻尼系数后发现,误差值的数量级远小于测量精度,因此也可以忽略不计。

5)修正式中,和秒表和直尺的系差修正,在实验中,经过校对的直尺和秒表的系统误差均小于仪器的精密度,因此在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