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马诗教学设计
2025-09-29 10:53:49 责编:小OO
文档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  :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1看诗题明对象,2看作者知背景3看诗文解大意4看资料(注释)悟诗情5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诗文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燕  钩  络  踏  漠)指名读,齐读。“燕”除了yan这个读音,还读什么?能组成哪些词?在这些字中,“燕”最容易写错。同学们请看,“燕”的部首是草字头吗?那是什么?对了,这个字nian,指二十,但廿不是燕的部首,谁知道,燕的部首是什么呢?好,我们一定要记住,燕的部首是四点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燕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一个燕字,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的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把字也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些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1)名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2~3)名。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品读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但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虽有一腔抱负之人,但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人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马和人早已浑然一体!好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        为国立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