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普通地质学》试卷A(答案)
2025-09-29 10:54:57 责编:小OO
文档
《普通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2. 同质多(异)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T,P)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矿物的现象。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活火山:仍在活动或周期性不断活动的火山。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7. 间冰期:气候温暖、冰川退缩的地史时期。

8. 地震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

9.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新。

10.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现代地质学诞生标志是英国科学家莱伊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一书的问世。2.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 世界主要火山活动带包括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火山带等。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 超基性岩、SiO2 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 >65%。

5.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6.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00∠56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1200或3000,倾向为300,倾角为560。

7.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  气候         、     地形      、   岩石特征         。

8.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  漂移学说  和  海底扩张学说  。

9. 褶皱要素主要有 核部 、 翼部 、 枢纽 、 轴面、( 轴 )等。

10 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10. 晚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至新分别是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代号分别是D、C、P。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 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 谷坡 、 谷底、  河床 。

13. 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有: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落水洞、溶斗、干谷、盲谷和溶洞等。

14.中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  裸子植物  时代,动物为  爬行动物(菊石)时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4、第5和第9位的矿物分别为萤石、磷灰石和刚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8分)

1.地层和岩层在地质学上意义是等同的。                    (  ×  )

2. 三叶虫、笔石在志留纪末时大多已绝灭,由于其数量多、演化迅速,因此可作为早古生代重要标准化石之一。                         (  √  )

3. 海底扩张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的。          (  ×  )

4.花岗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长石等。                                               (  ×  )

5.潜水面的分布状态是,在横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在高度上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                                                 (  √  )

6. 地质罗盘中带铜丝的一端磁针指向北。                      (  ×  )

7. 一般来说褶皱中背斜和向斜,与地形上的山和谷是成对应关系的。(  ×  )

四、读图题(15分)

1. 在下面的地质图中,已知长英岩脉被花岗闪长岩切断。请按形成的地质年代先后,由早至晚写出图中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7分)。

图例:1:花岗闪长岩,2.石英闪长岩,3.长英岩脉,4.花岗细晶岩脉。

答: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为:2,3,1,4

2.判断下地质图中表示的不整合类型,并分析这一不整合的形成时代(8分)。

 答:角度不整合,时代为P-J。

五、问答题(共30分)

1. 何谓化石?形成化石的条件有那些?化石研究有何重要意义? 

答: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或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2 )

化石形成条件:(1)生物自身条件——具有硬体、个体丰富(1);

                 (2)生物死亡后应被迅速掩埋(1)

                 (3)埋藏于化学或生物沉积物中(1)

                 (4)成岩作用应是压实作用较小 ,且未经历严重的重结晶作用(1)

    研究意义:(1) 探索生命的起源,研究生物进化(2);

             (2) 推断相对年代(地质年代),研究地史演化(2’);

(3) 推断古地理,古气候(2’)。

2. 阐述冲积物的特征。

答:河流沉积的物质称为冲积物。冲积物都是在流动的水体中以机械方式沉积的碎屑物。因而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分选性较好。在一定强度的水动力下,只能有一定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

(2)磨圆度较好。较粗的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相互之间以及碎屑物与河底之间不断摩擦,变圆滑。

(3)成层性较清楚。就同一地点而言,洪水期沉积物粗而且数量多,枯水期的沉积物细而且数量少;夏季沉积物颜色较淡,冬季沉积物颜色较深,不同时期沉积物的成分也会有差别等等,因而在沉积物剖面上表现了成层现象。 

(4)韵律性。河流沉积常具有韵律性。

(5)具有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 河流沉积物中常见有特征性的波痕、砂丘以及交错层理等原生构造。 

3.试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答:干旱气候地区的湖水,主要消耗在蒸发上。因此,湖水含盐度不断增高,致使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甚至盐湖。在盐湖中,各种盐类按其溶解度大小,依次沉淀出来(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由于水分不断蒸发,湖水面逐渐下降,加之沉积物不断淤积使湖底变浅,最后盐湖干涸,直至湖泊最后完全消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碳酸盐阶段

    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饱和而结晶沉淀。钙的碳酸盐沉淀最早,镁、钠碳酸盐次之,此类湖泊称碱湖或苏打湖。

(2)硫酸盐阶段

     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类沉淀下来,此类湖称为苦湖。

(3)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石盐(NaCl)、光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

 (4)沙下湖阶段

     湖泊全被固体盐类充满,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盐矿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