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中日妖怪文化
2025-09-29 10:55:54 责编:小OO
文档
浅析中日妖怪文化

 在日本文化中,妖怪文化独树一帜,也不免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的妖怪文化自古收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号称是“八百万”神国,即有众多的神。事实上,日本的妖怪数量甚至更多,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日本有六百多中妖怪,自古被称为“妖怪列岛”。日本的妖怪文化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练之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特有的学科——妖怪学。本文拟从文学方面入手探析日本的妖怪文化,对中日两国的妖怪文化进行对比。

 一、妖怪的起源和发展

 妖怪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先民幼稚思维方式的体现。日本妖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从聚落共同体的农业时代开始,妖怪就已经存在先民们的意识里,作为天候变异、灾祸预知、社会秩序以及超自然现象的合理化解释。日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人们对这样的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解,加上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神秘主义共同作用,酝酿了日本众多的妖怪传说。的日本人的祖先将一切自己不能了解、不能掌控、看不见、摸不着的怪异现象称为妖怪。日本四面环海,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从古时起日本人就对水怀有敬畏之心。许多民间故事传说都与水有关,如河童、豆子婆婆、桥女等。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怪异传奇也从山中发源,如雪女等传说。日本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加上日本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向往神秘主义民族特质,孕育了日本“妖怪列岛”的文化起源。

 日本妖怪文化真正发展的催促力量来源于中国。中国遣唐使来到日本带去了中国的文学文化,《山海经》、《淮南子》等传入日本后,收到了日本社会的强烈推崇。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志怪话本也为妖怪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在日后中国、印度等外来志怪文化、神话传说与本土文化结合后,形成了形形色色妖怪。据统计,在日本的众多妖怪中,70%来源于中国,20%来源于印度,仅有10%是本土的妖怪。如日本的犬神就脱胎于《山海经》中的天狗,蛇妖女真儿其实是日本版的白娘子。

 关于“妖怪”一词,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中,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在江户时期的日本,人们将所谓的妖怪称为“化物”,也存在着一种更正式的称谓“物怪”,有的地方还将妖怪叫做“妙物”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就对妖怪做出了如是解释: 妖怪乃是已失却神威的诸神的沦落形态,是被贬到凡间的神明。

 日本的“妖怪”一词,与我们习惯上的认知不同,它是对一切不可知现象、事物的统称,就是说我国的神仙、妖怪、鬼都在日本的“妖怪”的概念范畴中。平安时期是妖怪文化急遽发展的时期。平安时代诸侯林立,政局动荡,百姓们寻求鬼神的庇佑,统治者们在大小适宜上也经常询问“天意”,当时的各级政权中均设有阴阳师,承担卜卦、谶纬、通灵神鬼的。平安时代的和歌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古事谈》等作品中就描写有妖怪。

 妖怪文化在室町时代达到昌盛,江户时代达到鼎盛。此时的妖怪文化不仅寄生于传说故事、文学作品中,当时的文人借鉴中国宋元水墨画技法,对妖怪进行形象塑造,创作了众多妖怪图集,如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绘卷》,吸收中国道教“物久成精”的说法,将妖怪画于琵琶、木鱼、伞等旧物上。鸟山石燕的艺术珍馐《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草》合计绘有207种妖怪。

 进入近现代以后,妖怪文化虽然得到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但人们对它的热情不减。妖怪文化借助卡通、漫画、文学等形式迎来了新的高潮。

二、日本文学中的妖怪

日本妖怪最初以文学形式出现是在一些口耳相闻的故事传说中,在受到中国“说话文学”影响之后,出现了最早的佛教说话集《日本灵异记》,全称《日本国现报善恶灵异记》,成书于822年,3卷。著者围绕讲解善恶因果报应之道理,辑录从雄略帝到嵯峨天皇近4个世纪之间的奇谈100余回。书中记录的灵异传奇故事成为日本文学发展的珍贵资料,如《女蛇所婚赖药力得全命缘》、《狐为妻令生子缘》等。

9世纪末10世纪初,日本出现了最早的物语《竹取物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从竹子里诞生的仙女被老翁收养,长大之后经历凡间男子求爱,最后升入月宫的故事。这部物语明显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展现了中国故事传说中的“飞天”母题。

平安时代末期的《今昔物语集》是一本民间传说故事集,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本朝(日本)三国的故事,其中对本朝故事的记述最为详细。在《今昔物语集》的世俗故事中,有很多展现志怪、灵异的传奇故事。

江户时期,出现了专门记述灵异鬼怪故事的故事集《雨月物语》,是上田秋成仿照我国话本所作,全名《今古怪谈雨月物语》,共五卷九篇。被誉为日本怪异小说的最著名的杰作,九个短篇的主题明快,结构紧凑。关于书名,在上田秋成自序中有“雨霁月朦胧之夜”的句子,一般认为出自《牡丹灯记》中的“天阴雨湿之夜,月落参横之晨”。“雨湿之夜”,“参横之晨”都是鬼怪出没的时间,上田秋成取“雨月”二字,就是为体现这部书梦幻般诡暗的氛围。《雨月物语》九个故事有四个取自《剪灯新话》,其余五个取自《三言》,除了《青头巾》和《论》有更多原创的成分,其他的故事几乎直接取自中国话本小说。同时期的志怪作家还有曲亭马琴,代表作《八犬传》,全名《南总里见八犬传》,虽然是以日本室町时代的真实历史环境作为背景,但在故事构成上却借用了不少来自中国古代文学的素材和灵感,尤其是《水浒传》这部小说。小说中加入了“人畜交婚谭”的怪谈情节,成为日本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明治维新之后,井上圆了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妖怪学”,民俗学家柳田国男也为妖怪学研究添砖加瓦。在日本的近现代,人们更倾向在横向上拓宽妖怪学领域。从小泉八云到京极夏彦,文人们为妖怪丰满了性格;从水木茂到宫崎骏,画家们为妖怪完整了形象。妖怪不仅是令人敬畏的超自然存在,还成为了人们眼中可爱的精灵。

三、中日妖怪的比较

中国为日本妖怪的成长给予了养分,在本土灵异现象的基础上,日本通过融汇各方灵异志怪传说,利用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人类文化史上众多亦善亦恶的妖怪形象。然而,中日两国的妖怪是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从内涵上说,中国的妖怪多指作恶的或非正义的;日本的妖怪在千年的发展中不仅包括的中国妖怪的内涵,还指是对一切不可知现象、事物的统称,就是说我国的神仙、妖怪、鬼都在日本的“妖怪”的概念范畴中。日本人对妖怪的态度不仅是害怕,更多的是敬畏,他们相信如果对某些妖怪敬畏祭拜,是会保佑他们的。妖怪在日本往往被神化,在民间拥有像神明一样受人供拜的地位另一典型的例子就是传说中的“山姥”深居山中的长得如老婆婆一般的妖怪,它被视为丰收与再生母神信仰的代表,起到赐福于人,监督人们行为的作用。

其次,中国的妖怪形象多是狰狞的、恐怖的,在《西游记》、《聊斋志异》中的白骨精、画皮等形象中就可看出;日本的妖怪形象还有可爱的、淘气的,充满人性色彩,如狸猫报恩这个故事还被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改编翻拍成电影《猫的报恩》。在中日妖怪形象中,女性妖怪形象是最有比较价值的。很多日本的女妖源于中国,如中国《聊斋志异》中的画皮后演变为日本的骨女——一名生前被人侮辱、欺负、蹂躏的艺妓,愤恨而死后,化为厉鬼向人索命,因为只剩下一堆骨头,所以会用人皮伪装自己,报复男性。然而中国女妖大部分除了拥有姣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们还拥有女子的良好品德,她们懂情爱,明事理,心地善良,柔情似水,完全是中国古代男子择偶的最佳选择对象,比如《聊斋志异》中的狐妖、《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她们不但美若天仙,还聪明贤惠。而日本的的女妖大部分都是心狠手辣的妖怪,“妖性”十足,处处透露着一股邪气。与白娘子形成对比的是《雨月物语》中《蛇性之淫》里的蛇妖真女儿,在面对丰雄的背弃时,以实际行动挽回和报复丰雄。在温柔大方、高贵美丽的外表下,女真儿实质上还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女妖。中日女妖形象的差异也显示出中日不同的女性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要宣扬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劝诫人们不要耽于女色;而日本历来存在着“女性崇拜”意识,所以女妖形象都充满优雅的女性魅力,但传统观念又将女性视为的象征,在日本创世神话中造人之母伊邪那美命形象的塑造就可见一斑。

在对待妖怪文化的态度上,中日两国的差异更是明显。也许是受到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中国对妖怪文化并不看重,甚至受到主流文学的排挤;与中国不同,日本在中古时期的统治者就极为重视阴阳占卜,并不回避这一问题,在这样相对自由的文化环境中,妖怪文化在日本枝繁叶茂,甚至到了近现代,出现了专门的“妖怪学”。虽然这一学科的设立是为了打破封建迷信,但它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妖怪文化,小泉八云甚至将日本的妖怪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这样的成绩同时推动了妖怪文化在动漫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总之,孕育了八百万神的日本以他独特的妖怪文化向我们展示了这片土地的神秘气息和他的居民们的丰富想象。妖怪文化根植在日本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到国民精神当中,向世界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