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化妆品相关 国内 竞争力分析
2025-09-29 10:47:21 责编:小OO
文档
国内化妆品行业竞争力分析

来源于网络

摘   要

化妆品行业投资少,获利高,能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同时带动大批就业机会,是很多国家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化妆品市场现状的描述,用SWOT分析方法对国内化妆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为其竞争优势的创造从品牌资产、供应链管理、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化妆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SWOT分析

1 国内化妆品市场的现状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从19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民族化妆品企业“广生行”到现在数量繁多、种类齐全、经营多样的化妆品行业,中国化妆品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接受挑战、蓬勃发展起来。200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销量突破400亿元,并以每年24.8%的速度增长。中国消费化妆品的适龄女性有6亿人,虽然目前人均年消费量的不足10美元,远低于世界女性人均年消费50多美元的水平, 但其增长的势头却是任何化妆品生产巨头都不能小觑的。

目前全国拥有大约3000多家化妆品企业,年销售额300多亿人民币,全国近600万从业人员(含美容业从业人员),近160万家美容机构年营业额达4000亿元人民币。化妆品企业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份额的产业群体。然而,目前,化妆品企业竞争激烈、危机中伏。据2002年资料统计,中国化妆品年销售额约350亿人民币,出口仅l亿美元,达到年销售额5亿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而欧美大的化妆品公司,每一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在50一80亿美元以上。国产护肤和美容化妆品占市场销售量40%,但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6—7%。仅400家三资和独资企业品牌产品销售量却多达总量的半数左右,而且价格高几倍。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拥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著名化妆品公司都进入或正在进入中国,抢占市场。目前中国近80%的化妆品市场已经被进口化妆品与合资企业产品所占有。相反,资产在3~5千万元以内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少得可怜。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国内化妆品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是越来越激烈的。由此可见,对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力及竞争优势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并适时提出对增强竞争有利的战略措施。

2 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力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国内化妆品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价格。由于多数本土化妆品品牌包装简易、生产线简陋,形成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售价自然较低。一般来说,低成本再加上无需关税,国产化妆品品牌售价仅为国外品牌售价的十分之一。国内化妆品品牌由于多由本土人士创立,企业家多了解国内市场需求,产品更贴近普通大众生活所需,更适合本土消费者使用。还有比较早期的一些老品牌已经深得部分消费者的赞誉,有一定的口碑。另外,本土的销售渠道也占有一定优势。而国外的一些品牌采取的高价策略,也使一批中国消费者望而却步,或者是使用过后觉得性价比不高,转而选择国内品牌。

2.2 劣势分析

    首先,虽然中国的化妆品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商朝末期就已经有了美容品“燕支”,也就是今天的“胭脂”,但是化妆品行业一直发展缓慢,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益于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产业发展历史短,处于学习曲线起始较低端阶段。第二,产品科技含量低,相关产业支持能力弱。国内化妆品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的基础原材料、添加剂、生产工艺、生产实施、包装材料、产品设计等都落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化妆品产业同精细化工、生物科学、细胞科学、材料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而我国在上述领域并没有明显优势。科学配方研制和开发方面仍处于效仿阶段。第三,大多国内企业重销售,轻研发。国内大多数的化妆品企业都欠缺科研能力和新产品设备,相比研发更重视销售,而在销售领域又没有过人之处,而且更加缺乏对企业攻关的、长期的发展战略研究。相比之下,国外的化妆品企业一般都有自己庞大的科研机构,设备一流的实验室,很多新产品都是研究开发多年后才投入市场,并反响甚好。第四,国内大多企业缺乏科学营销及管理方式。由于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多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企业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另外,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研发需求及规模扩展。第五,产业集中度低,高端品牌竞争力弱。由于多为中小企业,缺乏可以与国外企业相比较的大企业,因此品牌培养力差,高端品牌竞争力弱。相比之下,仅以洗发水为例,耳熟能详的品牌如潘婷、力士、海飞丝、飘柔等等,多为国外品牌,著名的企业如宝洁、联合利华等产品占据了大半市场。

2.3 机会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生活温饱的基础上,人们对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给国内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外资品牌的踊跃进入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学习的机会,先进的管理手段、营销方式等,都是其学习借鉴的重点,如欧莱雅的品牌策略、雅芳的直销模式等。

2.4 威胁分析

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中,外资或合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80%,而国内化妆品生产只有通过中外合资,推出中低档产品才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据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女性使用率最高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很少。更有趣的是,在这些城市商场专柜促销活动时,资生堂、欧莱雅、美宝莲等国外品牌柜台前挤满了购物的消费者,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些国产品牌专柜,则是鲜有问津。如果说国内化妆品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中低端市场的低价策略,那么世界知名化妆品公司对低端市场的争夺加大了国内品牌所面临的威胁。如强生收购了大宝品牌,充分显示了其对中低端护肤品市场的争夺,“大宝啊,天天见”这个略有小成的国产品牌如今走进了强生的旗下。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尤其在高端市场,高端品牌领域很难与国外品牌相抗衡。

3 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

面对中国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力较弱这个令人忧心的显示,中国本土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制定整体发展战略,从容应对挑战,不断保持竞争力。对于现代化妆品行业的竞争,品牌策略、供应链管理、营销模式管理等方面对于打造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优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品牌策略

品牌忠诚的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与初次登门者相比可以为企业带来20%一85%的利润,固定顾客的数目每增长5%,企业利润增长25%。成功品牌的利润有80%来自于20%的忠诚顾客,而其他80%的顾客只带来20%的利润。由此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品牌忠诚的建立与加强有多么的重要。

品牌忠诚的培养与建立实际上是企业与顾客间相互选择的过程。对企业而言,品牌忠诚是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品牌定位,以顾客能承受的合理价格,通过有效的促销沟通和方便的销售渠道,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关系营销管理的过程;对顾客而言,品牌忠诚是顾客学习的结果,是顾客对品牌经由接受、认同并产生偏好的过程。

化妆品品牌要培养和建立品牌忠诚可以从有效的广告宣传、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维持高品质形象、做好品牌定位突出品牌个性等方面开始做起。例如佰草集就是一个化妆品品牌定位的成功例子。佰草集是上海家化公司于1998年推向市场的一个具有全新概念的品牌,它的定位是中国第一套完整意义的现代中草药中高档个人护理产品,以中草药添加剂为特色,把中国特有的草药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相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平衡的精粹,由此逐步建立了清新、自然、健康的品牌形象,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接受。

 供应链管理

化妆品行业供应链包括从产品原材料取得、产品生产、产成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的这样一系列过程,其组成成员包括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或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其他(物流、金融、研发)服务提供商,包括的流程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就是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从战略、战术直至运作层面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进行优化。然而,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这一有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却多被广大国内化妆品企业所忽视。

 营销模式管理

企业的市场营销与产品推销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口1。市场营销的起点是产品开发前的市场调查,结束于销售后的售后服务。同时,售后服务又包含了市场调研的内容,又成了修正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的起点。产品推销只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环节。

有调查显示:化妆品企业的经营者,绝大部份没有达到大专文化程度。急于求成,盼望投机,对经营困难估计不够,遇到困难易于产生浮躁情绪是化妆品企业经营者的普遍心态。有的经营者想当然,以个人人情关系当做企业资源,并用来决定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导致认识市场失误。有的经营者不做调研分析和市场细分,对消费者初次购买的风险性问题不加考虑,这样即使做出了好产品,也不能做出好市场。因此,对营销模式的科学管理很有必要。例如,安利在中国的直销模式,DHC的网络营销等,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很值得国内企业所借鉴。

国内比较成功的营销模式,比如隆力奇的低价流通模式。低价流通模式是指企业在保证企业一定的获利能力的前提下,采取薄利多销的低价进入市场,在行业同类产品中以较低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眼球,引导消费者购买,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隆力奇于1996年悄然涉足化妆品行业,一直在农村市场以低价流通模式独自默默“耕耘”。2003年,隆力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上交税收1亿多元,悄然登上了中国本土化妆品销量冠军的宝座。在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隆力奇以95.52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第48位,成为本土日化品牌的排名最靠前的品牌。2005年1月,隆力奇又被评为中国化工“十大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成为本土同化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第三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又进入了“200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前列。

营销模式有大有小。小到铺货、终端导购、产品定价、广告宣传、新品推广等方面都可以成为模式;中到区域市场运作、业务员管理、根据地市场运作;大到新业务拓展、多元化发展、企业整体运作等方面,只要是成功的并且能够推广的做法,都可以总结出模式。找到成功的模式,企业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营销模式不能一味的模仿他人,要根据自身情况,在把握好各种模式之间地位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多种模式的组合和整合。

4 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国内化妆品行业现状的描述,对其竞争力的SWOT分析,得出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化妆品品牌竞争力较弱等结论。通过对品牌资产、供应链管理、营销模式管理等方面的介绍和例证,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在众多国际知名化妆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今天,国内化妆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要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不要盲目跟从,踏实发展,国内化妆品企业必定能有更大发展,树立起能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化妆品品牌。

参考文献

[1]梁会君.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31)

[2]申才恩.公司投资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2006

[3]中国化妆品 行业版 2000.6

[4]申娟娟.中国化妆品企业竞争优势创造的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