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学理论试题(A)
2025-09-29 11:00:36 责编:小OO
文档
文学概论(A)卷

(2002——2003学年下学期)

院、系:        任课老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10分)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决定了它有三个特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文学作品的类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______ 。

3、王国维指出:意境有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两大类。

4、文学史上主要有两种文学思潮: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意象      2、灵感      3、艺术真实     4、现实主义

三、辨析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7分,总计21分)

1、文学起源于原始宗教活动。

2、文学就是作家的自我表现。

3、文学消费决定了文学生产。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总计30分)

1、结合作品说明什么是话语蕴藉? 

2、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关系如何?

3、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

五、分析题(19分)

举例说明文学意境有何特征?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 研 室 主 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文学概论(B)卷

(2002——2003学年下学期)

院、系:        任课老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10分)

1、文学接受的高潮大致分为      、_____ 、_____和       四个阶段。

2、剧本的基本特征是:          和             和___________ 。

3、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

4、本文时间是指阅读作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是指故事中虚构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共鸣     4、典型

三、辨析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7分,总计21分)

1、文学阅读活动中,接受心境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所以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会影响阅读效果。

2、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3、在叙事性作品中,叙述者即等同于作者。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总计30分)

1、简述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2、谈谈你对叙事性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理解。

3、谈谈你对比喻与象征的理解。

五、分析题(请运用意境理论分析下面这篇作品,共19分)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 研 室 主 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文学概论试题卷(A)参

一、填空

1、无功利性和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

2、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4、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二、名词解释

1、意象:指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2、灵感:在创造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3、艺术真实: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4、现实主义:指十九世纪在欧洲等国兴起的,以强调写实性和典型性的文学思潮,代表人物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三、辨析题。

1、错。因为文学并非起源于原始宗教活动,而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与实践活动。因为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意识,并不是其他意识的源头,宗教也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文艺起源与宗教也有密切联系,但不是起源于宗教。

2、错。因为尽管文学是通过自我来表现社会,要表现个性,表现个体性,与自我也有很大联系。但是文学并不仅仅表现自我,文学表现情感不仅有个体性,还有社会性的,文学也必须为社会所接受的。

3、错。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从唯物论观点来看,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制约和影响生产,不过就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期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但是总体来而言,还是生产决定消费。

四、简述题

1、要点:① 话语蕴藉指话语所包含或蕴含的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的可能性状况。② 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字多义、言外之意,使语言具有修辞性、含蓄性、朦胧性。③ 以某具体作品论证。

2、要点:① 典型环境决定了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② 典型人物影响典型环境的发展。③ 典型环境的构成对人与人关系的作用。

3、要点:① 作家在深入生活时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② 作家的创作活动过程也是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③ 作家创作的结果——作品是美的体现物,凝聚了作家对美的体验、评价和创造。

五、分析题

(1)意境的概念: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意境的基本特征: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

(3)以某一首中国古诗词为例对所有特征加以论证;也可以每个特征后举例说明。

文学概论试题卷(B)参

一、填空

1、共鸣   净化   领悟    延留

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3、暗示性   朦胧性

4、故事时间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3、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音乐性。

4、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活动话语系统中显现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三、辨析题。

1、错。接受心境虽然与自然环境和天气等因素有关,但也不是与自然环境机械地直接对应,影响阅读效果的还有社会状况、个人境遇、主体身体状况等因素。

2、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作是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3、错。叙述者并不等同于作者,如果把叙述者与作者混为一谈,就难以把作品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理想、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了。

四、简述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2、①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系。

3、①比喻与象征的概念;②比喻与象征的作用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

五、分析题

意境的几个特征: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