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 )、( )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 )、( )、( )。
3、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 )、( )、( )、( )的特点。
4、教育活动按特征可分为( )、( )、( ),按教育内容可分为( )、( ),按领域可以相对划分为( )、( )、( )、( )、( )。
5、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 )发展。
6、幼儿健康应包括( )健康和( )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 )改善幼儿( )培养幼儿( ),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7、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 )和( ),指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8、( )是落实教育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标 C教育手段 D教育评价
2、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需求 B、教育机构 C、 D、父母
3、主体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A、教师预设的活动 B、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
C、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 D、幼儿自选的游戏活动
4、一个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两个图形?怎样做?教师让幼儿试一试。此例运用( )
A、示范法 B、游戏法 C、观察法 D、操作法
5、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6、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
A、同龄人 B、社区人员 C、家长 D、教养员
7、充分考虑幼儿之间的“智力类型”的差异体现( )
A、科学发展性原则 B、思想教育性原则 C、趣味直观性原则 D、主体活动性原则
8、下列属于抽象表达的是( )
A、朗诵 B、表演 C、绘画 D、创造性游戏
9、教师给幼儿讲了小马过河的故事,问幼儿:“在回家的路上有小水坑挡住了去路,你该怎么办”这体现了( )
A、趣味直观性原则 B、思想教育性原则 C、启发探索性原则 D、艺术创造性原则
10、教师教《粗心的小画家》“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只大马没尾巴”时,依次出示小画家画的动物图片,此例运用了(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记录法 D、讨论法
11运用范例法正确的是( )
A、范例越多越好 B、教学范例越大越好
C、范例难度高于幼儿实际水平 D、范例要色彩鲜艳,形象突出,具有典型性
12、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观看,体现了教育活动的( )A、广泛性和启蒙性 B、趣味性和游戏性 C、综合性和整合性 D、随机性和潜在性
13、在《金色的房子》故事教学中,教师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体现的原则是( )。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思想教育性原则
14、语言类方法的特点是( )
A、便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B、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
C、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不利于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
15、教师在确定了“认识青蛙”的活动目标后,又因为幼儿对蚯蚓更感兴趣而做了调整,这种做法反映了( )
A、教师太随意,不负责 B、教育目标要及时调整
C、要科学分解教育目标 D、教育目标要涵盖全面
16不属于讲述法运用要点的是( )
A、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讲述,及时给予鼓励 B、讲述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C、讲述要用儿童化语言让幼儿听懂 D、幼儿讲述时教师要多加指点
17、教师让幼儿摸一摸、尝一尝认识“冰是滑溜溜、凉丝丝的”,此例运用了( )
A、讲解法 B、观察法 C、范例法 D、谈话法
18、教师分别把勺子放进盛水和牛奶的被子里,验证“水是无色的”。此教学活动片断运用了(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范例法 D、欣赏法
19教师逐一出示纸盒做成的三辆汽车,引导幼儿思考纸盒还能做什么,此例采用的是( )
A、讲解示范法 B、观察与范例相结合 C、操作练习法 D、观察与谈话相结合
20、教师利用饮料瓶、烟盒、瓶盖等废旧物品装饰布置活动室,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
A、参与性原则 B、开放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发展适宜性原则
三、活动设计(每题10分,共30分)
活动一: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数学,)
活动目标:
活动二: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文学作品)
活动目标:
活动三: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兔”( 观察认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