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2025-09-29 10:42:40 责编:小OO
文档
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罗源县西兰乡

二○一一年元月

前言

第一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

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

第三章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

第四章环境影响、社会评价与安全评估

第五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六章应急保障

第七章评估结论

第八章特别事项说明

前  言

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关于抓稳定、促和谐,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决策,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保障重大事项顺利实施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全面贯彻和生动实践。所以根据、省印发《关于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闽委办〔2010〕97号)和福州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2010年第23次市常务会议)文件精神,为将重大事项纳入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源头治理的系统工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为此,我们主要对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环保和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第一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

1.1 西兰乡成立了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

组 长:陈继亮

副组长:林  颖

常务副组长:曾福斌

成 员:龚  琪 陈  国 杨祖佺 郭培清  陈振和

雷其光  兰成义  赵应钟  雷章华  张启善

1.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将依据上级有规定对主要工程事项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章  工程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

2.2 建设单位:罗源县西兰乡

2.3 项目建设地点:罗源县西兰乡院前村、后路村、墩厝村、西兰村

2.4 项目建设规模: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路线起点K5+800位于X143县道K5+800,而后甩开老路在K5+958设置一座1-10米小桥跨过广由厝后沿山展线上坡,经过榜溪厝、院前里、洋下厝后山,至洋下厝垭口后开始展线下坡,途中经墩中里、墩厝村至终点X143县道K10+940,桩号为K11+021.43,路线全长5.221公里。沿途经过院前、后路、墩厝、西兰等4个行政村,公路建设等级为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7米。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桥梁设计洪水频率为1/50。

2.5 项目建设时间:本项目公路计划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争取2011年6月完工。

第三章 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

3.1 合法性: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批准。2008年7月,福州市将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列入2008年市级道路交通“黑点”整治项目库(榕政综〔2008〕125号)。同年10月28日,罗源县交通局对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批复(罗交建〔2008〕108号),11月21日,罗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对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申请立项进行批复(罗发改投资〔2008〕107号),2009年3月31日,福建省预交办同意将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路段列为省级监督整改路段(闽预交办〔2009〕10号)。

3.2 合理性: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经过院前、后路、西兰、墩厝四个村,人口(含外来人口)约13000人,沿线密集分布有石材加工企业100多家,平均每50米就有1家石材企业。由于企业密集且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机动车保有量大,全乡现有大型拖拉机405辆,重型货运卡车300多辆,客运车辆30辆,以及私家车、摩托车,还有过境车辆往返等。据罗源公路分局交通量观测站统计,路段日车流量在4038辆次以上,且大型车渗入量大,路段交通当量(PCU)已超出了农村三级公路的设计流量,超负荷的流量运转,使路段潜在的公路隐患更加突出。据交警部门统计,该路段2006-2008年间发生大小交通安全事故68起,造成 12人死亡、伤97人,经济损失达1500万元,按年百公里计该路段年百公里死亡高达63人,远高于全省平均值。此外,该路段沿线村庄大多数的民房都挨着路旁建设,高密度分布的石材企业加工生产的石粉灰,弥漫笼罩着整个路段,高密度的粉尘污染环境,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的居民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近两年来,乡投入120多万元在县道视线不良路段设立了警示牌、安装了减速带等安全标志等设施,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此外,区域内有花岗岩等矿藏6000万m3,有木材积蓄量100多万m3。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以上项目的建设来分流车辆,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同时整合区域内矿产、林木等资源,同时也是推动我县西部三个乡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因此,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3 可行性: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委托宁德市路兴设计有限公司提供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其研究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如下:

⑴概述(项目提出的依据及建设的必要性);

⑵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⑶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⑷工程技术标准;

⑸工程建设方案;

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⑺经济评价;

⑻实施方案;

⑼土地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节能、社会等评价;

⑽可行性研究结论。

3.4 主要指标评价

⑴国民经济评价

根据交通部、国家计委、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对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6.0866,经济净现值(ENPV)为5283.76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3.20%(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投资回收期(EN)6.77年(小于经济评价年22年)。因此,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好,国民经济评价可行。

⑵敏感性分析

根据未来可发生的变化不利因素,在费用上浮20%,同时效益下降20%的不利情况下,进行敏感分析评价,其评价结果表明,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具有较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对促进我县西部三个乡镇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以上项目可行。

⑶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桥梁设计洪水频率为1/50,路基宽7.5米,路面宽7米,道路总长5.221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50.81亩。在满足远景规划交通量的同时,考虑远期升级改造,合理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

3.5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

⑴投资估算: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1520.107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291.1526万元。

⑵资金来源: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全部建设资金约需人民币1520.1078万元,计划争取省级补助800万元,占总投资的52.6%,余款由地方自筹,占总投资的47.4%。

第四章  环境影响、社会评价与安全评估

4.1 环境影响评估:修建本工程对所经区域的生态、水、大气、声环境将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要这些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考虑,本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远大于环境损失,本工程是可行的。

4.2 社会评价: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地处西兰乡下基点村,沿线经济一般,由于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群众出行较为困难,因而沿线广大群众对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建设非常支持,县、乡极为重视,渴望借此项目的建设来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同时发展沿线经济,以早日实现的目标,这些有利方面均为该项目实施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4.3 安全评估: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是道路最基本最必要的交通安全保障系统,集交通管理、安全防护多功能于一体。全由交通标志、标线及护栏组成,设计依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及《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对全线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总体布局设计,设计中并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性,根据交通流量分析,结合路容路貌考虑,确保行车安全与沿线量、物交织协调,能营造一个安全、流畅、舒适、优美、经济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⑴清晰、醒目地展现标志固有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充分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

⑵正确简明、立体地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信息量既不过载,也不缺失,设于车辆行进正面方向最容易看见的地方;

⑶传递的信息应当给予道路使用者以必要反应时间,对于重要的信息并给予重复显示的机会;

⑷标志在所表达的内容上有互补,在所处的空间位置上相互对应或递进,传递给使用者一个全方位、无矛盾、不产生歧义的渐变的信息链;

⑸对于同一信息有多种表达方位时,优先采用有明确含义的图案,其次采用明确的数字符号;

⑹充分发挥标线的预告、引导作用,加快道路的运行畅通。

以上措施是确保道路通行的安全和顺畅,其影响和保护着整条道路的安全使用以及道路两旁行人的安全通行。

第五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为加快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建设,同时确保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西兰乡于2008年8月13日召开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成立了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建设指挥部,确定了包括材料报送、征地、坟墓搬迁等7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项补偿费用及标准。

5.1 补偿标准:

本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安置所需资金全部由西兰乡投资,并参照县有关拆迁补偿标准进行拆迁安置,并承诺足额及时落实征地拆迁补偿资金。

5.2 征地、坟墓拆迁与安置

1、范围:根据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建设需求,拟征用院前、后路、墩厝、西兰四个村部分土地,迁移上述四个村部分坟墓,具体征地数、面积以及坟墓状况见资料。

2、坟墓搬迁安置

⑴有主坟墓由坟墓户主自行选择异地安置;

⑵无主坟墓由西兰乡统一将遗骸异地予以安置;

根据以上所述,由于安排全面、细致、周到,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影响社会不稳定系数较小。

第六章  应急保障

为确保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成立了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建设指挥部,从相关单位抽调了专人组成了工程建设组、征地拆迁组、后勤保障组具体负责,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信访维稳、征地及坟墓迁移和补偿工作。

第七章  评估结论

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罗源县西部三个乡镇提供了有利的连接道路,还解决企业及周边群众的交通难问题,也是做好招商引资以及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会迅速改善沿线及周边的面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加强联系、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保障。由于领导重视、设计合理、保障有力而且得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社会不稳定系数极小,属于无风险工程。

第八章  特别事项说明

1、推行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既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维护社会稳定的新路子,又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为推助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催生和谐工程,其目标是:机制作保障,源头创和谐。

2、X143县道院前至西兰段黑点改建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各工作组做到了责任落实,措施具体,人员到位,形成了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并做到防范在前。立足抓早、抓苗头。

3、对涉及征地、坟墓迁移安置、补偿、基础设施损毁修复及资金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制定周密的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果断处置,避免事态扩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