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音乐下册复习题
2025-09-29 10:43:51 责编:小OO
文档
六年级音乐下册复习题

1、填空。

1、贝多芬是(  )国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中以(     )最为著名。如今(      )的音调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2、曲艺又称说唱,是(   )(   )(   )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曲艺音乐包括(   )和(   )两部分,其主要特点是(    )和(   )结合紧密、(     )、(      )等。3、京韵大鼓流行于(    )地区,常用伴奏乐器有(   )、(    )、(    )等。

 4、(   )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乐器,其中《渔舟唱晚》就是(    )独奏。

5、歌剧是综合(    )、(      )、(    )和(     )等艺术要素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歌剧声乐部分包括(     )、(    )与(  )。器乐部分除为歌曲和舞蹈伴奏外,还有(   )、(  )和(    )等。

 6、歌曲的演唱形式可以分为(   )、(   )、(    )等形式。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       ),(   )作的曲,(      )填写的词。

 8、音乐剧是一种集(    )、(     )和(   )于一体,吸收歌剧的表现手法,利用舞台声、光、景等元素进行艺术表现的舞台表演形式和音乐创作体裁。

 9、D.S的意思是(       )。

 10、mf 这个力度符号的意思是(         )。

11、“5”的唱名是      。

12、拍号“4∕4”表示以    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为    拍。

13、音乐符号“▼”是表示       符号。

14、歌曲《爱的奉献》由       个不同情绪的段落组成。

15、《欢乐颂》是            国作家         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中的第四乐章主题。

16、《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曲艺音乐。这种曲艺音乐主要流行于北方         地区,用北京语音演唱,演唱者演唱时,兼打          和          ,因而得名。

17、在古曲新韵这一章节中,我们欣赏了由筝独奏的音乐《              》,它的标题取自于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2、选择。

1、“6 - - -”是(   )音符。

A、十六分音符   B、八分音符    C、全音符

2、下列是附点四分音符的是(   )。

A、“5.”  B、“5 - -”  C、“5.”

3、柴可夫斯基是(    )作曲家。

A. 俄罗斯   B.南斯拉夫   C.奥地利    D.德国

4、曲艺又称为说唱,是说(念白)、唱(唱腔)和(      )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我国曲艺艺术十分丰富多彩,全国大约有三百多个曲中,是传统音乐中的宝贵财富。

A.表(动作)      B.舞(舞蹈)    C.行(行为)    D.作(作风)

5、《梅花三弄》是(   )独奏。

A.唢喇    B.古筝   C.二胡     D. 竹笛

6、《街头少年》选自歌剧(   )。

A.《刘三姐》    B.《卡门》      C.《猫》      D.《赤道雨》

7、歌曲《爱我中华》是由(   )作曲,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兄弟互相团结、热爱祖国的精神。

A.阎肃    B. 孟卫东      C. 徐沛东      D.乔羽

8、A.管乐合奏    B.童声合唱      C.马头琴独奏    D.古琴独奏    E.埙、中阮重奏  

   F.京韵大鼓    G.男女生二重唱      H.筝独奏    I.四川清音    J.苏州弹词

(1)《渔舟唱晚》----(      )        (2)〈梅花三弄〉--(       )

(3)〈嘎达梅林〉---(      )         (4)〈街头少年〉--(       )

(5)〈阳光三叠〉-- (      )         (6)〈老友进行曲〉-(      )

(7)〈重整河山待后生〉-(     )       (8)〈告别时刻〉--(       ) 

(9)《蝶恋花·答李淑一》--- (      ) (10)《小放风筝》--(      )

三、判断题。

1、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         (      )

2、x - - - 是全音符,唱四拍。                     (      )

3、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             (       )

4、 V是渐强符号。                               (       )

5、4/4拍表示每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       )

四、连线。

      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

    重整河山待后生        歌舞剧〈刘三姐〉选曲

    欢乐颂             歌剧《卡门》选曲

    什么结子高又高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街头少年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五、请填写下列表格

曲名民族节拍速度节奏情绪
《上去高山望平川》四四拍高亢、明亮
《嘎达梅林》中速稍慢
《举杯祝福》欢快
           

6、简答:  请说出五个以上的音乐常用表情术语。

一、 填空:

1、歌曲《爱的奉献》由  2   个不同情绪的段落组成。

2、《欢乐颂》是   德   国作家  贝多芬  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中的第四乐章主题。

3、《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曲艺音乐。这种曲艺音乐主要流行于北方   京津   地区,用北京语音演唱,演唱者演唱时,兼打   檀板   和   大鼓   ,因而得名。常用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等。

4、在古曲新韵这一章节中,我们欣赏了由筝独奏的音乐《   渔舟唱晚   》,它的标题取自于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5、歌剧是综合   音乐   、    诗歌    、    舞蹈    、和    舞台美术    等艺术要素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歌剧声乐部分包括    独唱    、    重唱    与    合唱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柴可夫斯基是(  A )作曲家。

A. 俄罗斯   B.南斯拉夫   C.奥地利    D.德国

2、曲艺又称为说唱,是说(念白)、唱(唱腔)和(   C   )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我国曲艺艺术十分丰富多彩,全国大约有三百多个曲中,是传统音乐中的宝贵财富。

A.行(行为)      B.舞(舞蹈)    C. 表(动作)    D.作(作风)

3、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上去高山望平川》是( D  )民歌。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汉族      D. 回族

4、《梅花三弄》是( B )独奏。

A.唢喇    B.古琴   C.二胡     D. 竹笛

5、《街头少年》是歌剧( B )第一幕中的童声合唱,表现一群顽皮孩子跟在哨兵身后模仿换岗的情景。

A.《刘三姐》    B.《卡门》      C.《猫》      D.《赤道雨》

6、歌曲《爱我中华》是由( C )作曲,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兄弟互相团结、热爱祖国的精神。

A.阎肃    B. 孟卫东      C. 徐沛东      D.乔羽

三、连线

伽耶琴                 哈萨克族             《纺织谣》

  马头琴                    朝鲜族              《燕子》

冬不拉                 蒙古族              《月光下的凤尾竹》

琵  琶                  彝 族             《十面埋伏》

巴 乌                   傣 族              《嘎达梅林》

葫芦丝                    汉  族              《湖上春光》

四、

2∕4    ︳1 3 ︳23 5 ︳13 23 ︳1 - ︳

五、简答:

1、请说出五个以上的音乐常用表情术语。

答:雄壮地、庄严地、激动地、欢快地、轻快地、

    活泼地、如歌的、亲切地、温柔地、安静地、

优美地、沉重地、悲伤地、诙谐地、热情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