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
2025-09-29 10:50:18 责编:小OO
文档
少年宫兴趣小组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2019-20 学年 第二 学期     四、五、六 年级     科学  小组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色彩爆发
2海底火山
3植物酸碱指示剂
4颜色混合
5变色的碘液
6非牛顿流体
7色素扩散
8水瓶凸透镜
9色彩传送带
10淀粉密信
11倒不出的水
12隔空取水
13瓶子吹气球
14探究泡泡水的配方
15简易指南针
16空气炮
17湿不了的纸巾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色彩爆发
活动准备烧杯、量杯、圆盘、取样勺、色素、洗洁精、滴管、柠檬酸、小苏打
活动目标了解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活动重难点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科学知识
活动步骤1.取4勺小苏打放入直身瓶

2.导入150ml温水(35摄氏度左右),搅拌

3.滴入几滴色素,搅拌均匀

4.吸取3ml洗洁精滴入直身瓶并搅拌均匀

5.取四勺柠檬酸放入量杯,加入20ml清水搅拌

6.将柠檬酸溶液快速倒入直身瓶中

实验原理: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由于水中加入洗洁精,二氧化碳气体溢出过程剧烈搅动水,迅速生成泡沫溢出。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海底火山
活动准备50ml温水、直身瓶、圆盘、铁丝、色素、磁铁、泡腾片、食用油、3M胶带、纸巾

活动目标了解泡腾片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
活动重难点了解泡腾片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
活动步骤1.向直身瓶中倒入50ml温水,滴入色素,晃动

2.将80ml食用油倒入直身瓶

3.撕下3M胶粘在磁铁上,将泡腾片粘在3M胶上,放入瓶中

4.反应完成,用铁丝取出磁铁

5.重复试验

实验原理:当泡腾片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气泡最终上浮到油面以上,排放到空气中。气泡在上浮时会携带许多小水滴一起上浮,当气泡排放到空气后,没有了气泡的小水滴会降落到瓶子底部。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植物酸碱指示剂
活动准备柠檬酸、小苏打、试管、试管架、量杯、滴管、取样勺、变色花
活动目标了解花青素在不同环境下变成不同颜色
活动重难点了解花青素在不同环境下变成不同颜色
活动步骤1.取5朵变色花放入量杯中,倒入30ml温水浸泡10分钟

2.使用滴管将变色花溶液滴入试管中(6ml/个)

3.取半勺柠檬酸放入一个试管中,晃动试管,观察颜色变化

4.取半勺小苏打放入另一个试管中,晃动试管,观察颜色变化

5.对比观察两个试管颜色不同

活动目的:紫甘蓝呈现紫色,是因为紫甘蓝的细胞中含有一种可以决定植物颜色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花青素对于环境的酸碱程度非常敏感,当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下,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环境变成蓝色。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颜色混合
活动准备300ml清水、量杯、色素、滴管、取样勺、

活动目标了解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活动重难点了解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活动步骤1.向3个量杯中分别倒入100ml清水

2.向3个量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红、黄、蓝色素,搅拌充分溶解

3.用滴管从两个相同颜色量杯中分别吸取20ml水滴入空量杯中

4.最终会得到红、橙、黄、绿、蓝、紫6种颜色

实验原理:红黄蓝三种颜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而成,但是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变色的碘液
活动准备60ml清水、果冻杯、色素、碘伏、取样勺、维生素C片

活动目标了解碘伏与维生素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重难点了解碘伏与维生素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步骤1.向果冻杯中倒入60ml清水

2.滴入约30滴碘伏至果冻杯中,搅拌均匀

3.向果冻杯中滴入3滴色素,搅拌均匀

4.取一片维生素C放入果冻杯中,搅拌

实验原理:碘伏加入水后,会将水染成棕黄色,黄色与蓝色混合后变成绿色。碘伏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将两者加入水中之后,两者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碘伏被完全反应后,水就变成原来的颜色。此时溶液中还有蓝色色素,所以此时溶液呈蓝色。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非牛顿流体
活动准备量杯、20ml清水、色素、淀粉、搅拌勺、取样勺

活动目标了解非牛顿流体作用原理
活动重难点了解非牛顿流体作用原理
活动步骤1.向20ml清水中滴入适量色素,晃动量杯,使色素溶于水中

2.使用取样勺将淀粉放入量杯,高度到量杯40ml位置

3.向量杯中加入调配好的色素,一边加入一边搅拌,不要全部加入

4.想一想非牛顿液体有什么特点

实验原理: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当作用在流体上的剪切力发生改变时,其粘度发生改变(牛顿流体的粘度不变)。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色素扩散
活动准备烧杯、量杯、色素、圆盘、滴管、取样勺、食盐
活动目标了解液体扩散原理
活动重难点了解液体扩散原理
活动步骤1.将两个量杯中各倒入80ml清水

2.取10勺盐倒入一个量杯中,不断搅拌直至盐全部溶解

3.分别向两个量杯中倒入10ml清水,并各滴入两滴色素

4.使用2个滴管分别吸取色素,分别滴入两个量杯

5.观察两个量杯中色素如何变化

实验原理: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主要是由密度差引起的。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水瓶凸透镜
活动准备烧杯、直身瓶、记号笔、5*7cm白纸

活动目标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
活动重难点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
活动步骤1.使用烧杯向直身瓶中倒满清水,拧紧瓶盖

2.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好箭头

3.将画好的纸放在直身瓶后,观察纸片上箭头的变化

4.在纸片上写字,重复上一步

实验原理: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传播介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光线发生了折射。直身瓶中装满水,圆柱形的水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某个距离区间内,我们看到的图像就变成左右相反的。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色彩传送带
活动准备清水300ml,量杯、色素、纸巾

活动目标了解毛细现象形成
活动重难点了解毛细现象形成
活动步骤1.向5个量杯中分别倒入40ml清水

2.将5种色素分别滴入量杯中,轻微晃动,使色素融合

3.将纸巾折叠,放入两个量杯中间

4.静置一段时间后,纸巾上会留有一定颜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实验原理:看似平整的纸巾其实有很多细小缝隙和小孔,这些缝隙和小孔组成蜿蜒复杂的细小管道,当把纸巾浸湿在水中时,就相当于液体进入这些习惯状物体内侧,当液体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本身的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液体就会上升。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淀粉密信
活动准备淀粉、勾线笔、搅拌勺、量杯、碘酒、滤纸
活动目标了解淀粉遇碘变色的原理
活动重难点了解淀粉遇碘变色的原理
活动步骤1.向量杯中倒入10ml清水,加入一勺淀粉,充分搅拌混合

2.用勾线笔适当蘸取淀粉水,在滤纸上写上想写的字

3.将碘伏滴在滤纸上,消失的字迹便呈现出来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会变成红色或蓝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倒不出的水
活动准备烧杯、色素、试管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活动重难点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活动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280ml水

2.取一根试管,滴入几滴色素

3.向试管中加满清水,用手堵住试管口,倒置将试管口放入水中

实验原理:当试管口在水面以下时,试管内的水和空气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水不会流出,试管内的液面也不会变化。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隔空取水
活动准备烧杯、量杯、圆盘、色素、棉线、剪刀、3M胶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活动重难点初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活动步骤1.用剪刀将3M胶剪断,剪下25cm棉线

2.将棉线缠在3M胶上,并粘贴在烧杯上

3.使用相同方法,将另一端固定在量杯上

4.在量杯中加入适量色素,并加入清水

5.将棉线浸湿,使用烧杯沿棉线向量杯中倒水

实验原理:像水这样的液体,具有使表面积尽量缩小的一种力,这种力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水从棉线上流过缺不掉下来正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瓶子吹气球
活动准备小苏打、柠檬酸、搅拌勺、气球、烧杯、直身瓶
活动目标了解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活动重难点了解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活动步骤1.取3勺柠檬酸放入直身瓶中

2.取3勺小苏打放入气球中

3.向直身瓶中倒入100ml清水,晃动充分溶解

4.将气球套在直身瓶口,捏起气球,使小苏入直身瓶中

实验原理: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将气球吹起。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探究泡泡水的配方
活动准备量杯、滴管、洗洁精、绵白糖、烧杯、吹泡泡工具
活动目标探索制作泡泡水的配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张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步骤1.用滴管分别向三个量杯中滴取20ml洗洁精

2.分别向三个烧杯中加绵白糖1勺、2勺、3勺

3.分别向三个烧杯中加入60ml水,搅拌均匀

4.使用三种泡泡水实验,体验那种更好用

实验原理:加入洗洁精和白糖与加入洗洁精的两种液体的表面张力不同,前者的表面张力较大,所以吹出的泡泡就容易在体积较大的状态下保持不破。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简易指南针
活动准备烧杯、圆盘、5*8cm白纸、色素、标签磁铁、光轴、取样勺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指南针确认方向的原理
活动重难点初步了解指南针确认方向的原理
活动步骤1.滴入色素至圆盘中,加入150ml清水,搅拌融合

2.用光轴从白纸的一侧穿过

3.将磁铁吸附在光轴的中间,将白纸放置在水面

实验原理: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地球周围空间分布有磁场,地磁北极处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处于地理北极附近,这就是指南针能够确认方向的原理。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空气炮
活动准备空气炮炮筒、气球、皮筋
活动目标了解空气流动形成气流
活动重难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气流
活动步骤1.将气球套在炮筒上,轻微调整气球

2.用皮筋固定气球

3.拉起气球对准泡泡,将泡泡打破

实验原理:松手后,气球迅速恢复原状的同时,将空气从炮筒中挤出去形成气流将泡泡打破。

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年级:四、五、六          科学 小组         授课人:  曹磊 

授课内容湿不了的纸巾
活动准备烧杯、圆盘、纸巾、量杯
活动目标了解空气在密闭的空间内被压缩
活动重难点了解空气在密闭的空间内被压缩
活动步骤1.将纸巾放入量杯底部,使纸巾固定在底部

2.倒着垂直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3.取出后发现浸入水中的纸巾仍是干的

实验原理:杯子里有空气,当杯子倒着放入水中时,空气会阻挡水进入杯底,所以纸巾不会被水弄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