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传染病风险评估控制
2025-09-29 06:25:22 责编:小OO
文档

XX集团DFZX-SA-2013
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的风险评估控制程序版本/修改状态A/0
页 / 次1/2
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的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并控制;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传染病或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及控制。

3、工作职责

行政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进行风险评估;

急救员协助对员工健康状态的检查观察,及时发现员工健康异常症状,并报告上级。

行政部负责联络协议医疗机构对发病员工进行诊治。

4、工作程序 

4.1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的分类

4.1.1目前国家对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1.2无传染病原的疾病

   分为员工一般病情及突发性传染病。

4.2生病员工的管理

   生病员工,可以请病假;每天上班,组长注意观察员工健康状况。

如突发群体性疾病,行政部立即将生病员工送到医疗机构医治,并报告主管部门。

4.3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疾病,公司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控制措施。原则:确保员工健康及产品安全为第一要务。

XX集团DFZX-SA-2013
对传染病或无传染病原的疾病的风险评估控制程序版本/修改状态A/0
页 / 次2/2
风险描述风险影响管控方法及措施跟进部门
员工生病员工带有传染性疾病,污染到产品,危害到接触者(包括使用者)的健康1.接触到产品的岗位不招收传染病员工;

2.生病员工需及时的安排接受治疗。

行政部
不讲卫生不洗手,随地吐痰,触摸产品,对产品造成污染1.宣导讲卫生的重要性;

2.配置洗手液及清洁用水。

行政部
小动物进入车间、仓库产品、物料可能受到污染,影响到产品的清洁,有可能转播细菌,影响到接触者(包括使用者)的健康1.不允许在厂内养小动物;

2.保安对厂区进行巡查,发现小动物及时的进行处置。

行政部

仓库

生产部

老鼠死亡磁生细菌,招引苍蝇,蚊虫等,污染产品的卫生和工作环境,危害接触者(包括使用者)的健康1.不使用毒药灭鼠;

2.货物间隔距离摆放采用物理方法灭鼠,如老鼠笼等每天安排人员打扫车间、仓库保持厂区环境的整洁。

生产部

行政部

4.4日常防护措施

a.避免皮肤破损:病毒可能破损皮肤侵入人体,日常工作中,教育员工避免皮肤破损,避免锐器损伤,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使用,可避免病毒侵入产生的危害。

b.重视手部清洁: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使手表面的暂居菌减少1000倍,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擦揉15s以上,可清除暂居菌或降低其在皮肤上的密度,搓洗15s,手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下降77%,洗2分钟可降低85%;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更好,搓洗12s便可去除92%,洗2分钟可去除97.8%。

c.增强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全体人员应主动地从多方面了解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使自己知道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