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学设计 拨一拨教案
2025-09-29 06:38:04 责编:小OO
文档
《拨一拨》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课教学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

1、通过回忆旧知,整理计数单位和数位,形成数位顺序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等活动,在认识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探索交流数的读法。

3、让学生在写一写、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数的写法,以及写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4、在认一认、拨一拨的过程中,认识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包括算盘的历史、计数方法等,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5、在看一看,填一填的活动中,让学生尝试用多种表示方法表示大数,让学生在求异中感受表示方法的多样性;然后让学生在求同的过程中认识不同表示方法的相同点。

    在知识巩固和提高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学习。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是更有价值的,这将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认识数位顺序表。第二个问题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构成。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第四个问题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算器上拨数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3、通过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4、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认识大数的构成,形成数感。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计数器、学具计数器、算盘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新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数和计数的单位——一(个)、十、百、千、万。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你能排一排、说一说吗?

【探究交流】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形成数位顺序表。

……一(个)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出示计数器)师:计数器是我们认数、计数的重要工具,你能在计数器上指出数位和每个数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吗?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计数器的结构和表示数的方法。

4、(出示计数器)学生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交流: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2)每个数位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3)怎样读出这些数?

(4)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大数的读法:

(1)先标清数位;

(2)从高位读起;

(3)先读数,再读计数单位;

(4)末尾的0都不读;

(5)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师:会读数了,大家能借助数位顺序表写数吗?我说几个数,大家写一写、试一试。8、老师说数,学生写数。三百二十七、八千零五十二、一千五百零三。

9、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交流写法,教师强调: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每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

(3)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零占位。

10、师: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算盘的历史吗?算盘又是怎样计数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认一认。

11、学生读文、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1)算盘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用算盘计数时,先确定个位,个位上,1颗下珠表示一,1颗上珠表示五。

(3)个位上满十,就往左面的一位(十位)进一。

12、师:你能在算盘上试着拨出2018吗?

13、学生尝试,教师引导明确过程与方法。

14、师:除了可以用计数器计数、算盘计数,还可以怎样表示出一个数呢?比如2128这个数,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15、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1)用正方体模型。

(2)用计数单位。2128里面有2个千、1个百、2个十、8个一。

(3)用计数器。

(4)用算盘。

(5)抽象出算式。2128=2000+100+20+8

(6)明确这不同表示方法的相同点: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可以表示出2128这个数的组成。

16、师:你能再找一个数并表示出来吗?

17、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不同方法及本质特征。

【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想一想、连一连。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位与不同数位的计数单位。

2、“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读一读,并在算盘上拨一拨。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读数和在算盘上表示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3、“练一练”第3题: (1)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结果。

4、“练一练”第4题: (1)学生读题,明确游戏规则。

(2)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比赛结果和数的组成。

5、“练一练”第5题: (1)学生读文。

(2)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中国古代的记录数字的方法,并与现在的计数方法进行比较,明确现在计数方法的优势。

【全课总结】

1、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拨一拨

数位顺序表

……一(个)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大数的读法

(1)先标清数位;

(2)从高位读起;

(3)先读数,再读计数单位;

(4)末尾的0都不读;

(5)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每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

(3)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零占位。

◆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