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5-09-30 08:52:51 责编:小OO
文档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9.7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课题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这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的一节内容,为后边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动过程

1、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会“位值”的意义。

4、呈现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9.11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教师
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简析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呈现2011年6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教材明确提出:“你会比较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意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动过程

一、教学中的困惑

1、合作交流时应交流什么内容?

2、“做一做”第2题比较四个数大小,学生会感到困难,如何突破难点?

二、修订意见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探索比较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解决措施

1、教学中,应抓住关键环节组织交流,比如,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后,说一说“比较过程和结果”;在交流展示多个比较结果后,说一说“怎样比较大小”等。

2、由复习准备-自主尝试、交流-讨论、总结-练习应用,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9.18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课题内容 教材第13页例7(近似数)

教材简析例7教学将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材先说明近似数的作用,再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太阳、地球的知识。然后结合地球、太阳的直径,介绍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数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动过程

一、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设计导学案?

2、如何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了解近似数的必要性?

二、修订意见

课前准备素材,让学生结合实例体会近似数的作用。

三、解决措施

1、导学案的设计,让小对子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使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2、“四舍五入”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全班交流总结,然后师生共同理清求近似数的过程,鼓励学生说一说“四舍五入”法,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求近似数的作用。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9.25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课题内容数的产生
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教材出示了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3幅图,展示古人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并列举了3种古代数字,说明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最后说明统一数字的必要性。

动过程

研讨主题:教法

研讨成果:

1、注意丰富学习资源。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2、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注重概念的本质。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教师可以先让想说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直观的说明:“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再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