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简单染色
2025-09-30 08:38:32 责编:小OO
文档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细菌简单染色的机理及技术;

2.学会用油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

细菌小且透明,当把细菌悬浮于水滴内,由于菌体和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用光学显微镜难以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所以,先将细菌进行染色,借助于颜色的反衬作用能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及其细胞结构。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碱性染料电离后带有正电荷,很容易与带负电荷的菌体结合并着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eus等培养好的细菌斜面;

2.染料和试剂:美蓝、石碳酸复红、无菌水、甘油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擦镜纸、洗瓶、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

1.涂片: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滴一小滴蒸馏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斜面上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并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1~1.5cm2。

2.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3.固定:手执载玻片一端,使涂菌一面向上,通过火焰2~3次。此操作也称热固定,其目的是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胞形态,并使之牢固附着在玻片上。

4.染色: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结晶紫染色液(以刚好覆盖涂片薄膜为宜),染色1min左右。

5.水洗:倾去染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洗在涂菌处,直至载片上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6.干燥:自然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也可用滤纸吸干,注意不要檫掉菌体。

7.镜检:待标本片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典型部位移至视野,再用油镜观察。

五、注意事项

1.学生使用显微镜固定镜号、位置,填写使用卡,本学期一直使用本台显微镜。2.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3.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4.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5.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6.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7.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六、实验报告

1. 结果

绘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图,注明放大倍数、及观察到的颜色。

2. 思考题(任选两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2)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对同一微生物制片,用油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有何优、缺点?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4)涂片在染色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