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0776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2025-09-30 08:38:14 责编:小OO
文档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   (代码:  0830  )

二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         (代码: 083001   )

二级学科名称:  环境工程         (代码: 083002   )

学制:三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也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带头人陈永亨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与分析。参加撰写专著5部, 主编教材2部,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5项。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1、环境化学与分析;2、环境地球化学;3、污染环境控制与修复;4、环境生物学。

学科拥有一支严谨治学、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7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近5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他市、厅、局级及横向课题70多项,总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获得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环保科技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EI、ISTP近100篇;获得专利近10项。学科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省部共建实验室和广州市污染控制与同位素应用技术重点培育实验室,科研条件齐全,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总值达1500多万元,具备了承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能力和培养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硬件条件。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环境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进展与动态,掌握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胜任科研机构、高中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国家与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特别针对广东、广州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结合我院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的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能够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1)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专业学科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学科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提倡与相关学科的专、兼职导师组成学科群体进行联合指导。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

2)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鼓励研究生从事探索性研究。

    3)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以便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5)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研究生年度考核、中期筛选、论文工作中监控手段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专业内容介绍

序号专业名称研究内容和特色简介其他要求
1环境科学系统研究广东特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稀有分散毒害元素的环境化学行为,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分析方法以及污染控制技术。以铊为代表,系统地建立了完整的分析方法。

系统地研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水平、来源、迁移转化与归属等基础学科问题,开展了铊元素-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的源解析方法探索性研究,在纳米铁处理含铀废水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制出了从含放射性废水中提出铀、镭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成套实验设备,资源化利用可达到中试水平。

研究海洋浮游植物在全球碳减排中的作用及其固碳机制,以硅藻为代表,着手建立较为明确的硅藻碳减排的计量方法,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固碳的环境协调性。利用环境生物技术筛选合适的微生物用于环境中毒害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2环境工程开展生物质吸附重金属、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分解挥发性有机物、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废水等一系列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模拟装置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探讨最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微环境的装置条件和操作条件,进行流程简单、高效、节能的工艺和设备的研发。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与化学修复技术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还研究工农业和核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污染防治对策、污染生态过程、机理及修复技术等。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0-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填写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

七、课程教学大纲

每门课程须编写“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教学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担任一门本科主干课或专业课教学辅导工作。研究生必须跟班听课,批改一定数量的作业,协助主讲教师答疑,并承担两周课堂讲授工作。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相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讲课时,主讲教师必须听课,便于指导并作出评价。

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是在校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性创造性思维,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生在校期间还要参加以下实践活动:

1.科学研究

在校三年期间,至少参加一项校内外市级以上纵向或横向课题的科研工作;

2.学术活动。

积极参加校内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等,了解当代科技前沿动态和信息。

3.科普活动

积极参加每年“地球日”、“环境日”、“科技周”等科普宣传工作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

   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按照学科研究方向,由研究生拟定。论文应选择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题,并尽可能与其导师及其所在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2.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开题在第四学期中段前完成。研究生须向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提交选题报告,经审查、批准,方可开展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选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立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3 学位论文工作检查

开题报告通过后,在科研、论文工作期间,要求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或指导小组通报进展情况。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才能正式进行评阅。论文应由2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1位是校外专家。 

2. 在收到至少两名论文评阅人同意进行论文答辩的评阅意见之后,方可组织对学位论文的正式答辩。 

3.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位是校外工程技术专家。

4.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广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环境地学》,陈静生, 洪松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2.《环境化学》,戴树桂著,高等理工出版中心化学化工资源环境分社,2006年

3.《环境科学导论》,李焰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年

4.《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 刘静玲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环境管理学》,叶文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环境工程学》,郑正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

8.《环境评价学》,张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9.《环境监测》,吴忠标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环境经济学》,左玉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环境地球化学》,杨忠芳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年

12.《环境物理学》,周律, 张孟青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环境法学》,汪劲, 田忙社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14.《绿色可持续人工环境》,王占忠,王海银,崔丹丹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孔昌俊, 杨凤林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姚杰, 尤宏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环境分析化学》,韦进宝,钱沙华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18.《环境监测管理学》,吴邦灿,齐文启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地学基础》,陈静生、汪晋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William P.Cunningham,Barbara Woodworth Saigo:Environmental science:A global concern,Boston: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1

21.Eldon D. Enger, Bradley F. Smith:Environmental science: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Boston:McGraw-Hill,2000

22.Carla W.Montgomery:Environmental geology,Boston: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所在学院(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号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英文)

开课学期学分开课

单位

考试考查备注
1234
必修课

00002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2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
00002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6

1
0000200004英语读写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2外语学院
0000200005     英语听说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一级学科学位课0004200001环境学原理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41.5环境学院
0004200002

环境地学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

241.5环境学院
0004200003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241.5环境学院
0004200004环境管理学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41.5环境学院
0004200005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41.5环境学院
0004200006环境工程原理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402.5环境学院
000420000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讲座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2环境学院
选修课环境科学指定选修课0004200008现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09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0放射性污染控制技术

Technology of Radioactive pollution control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1高级环境生物学

Advanced Environmental Biology

161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指定选修课0004200012环境生物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3水污染控制理论与应用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4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Waste Disposal and Resource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5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控制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rol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6环境信息系统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161环境学院

选三

0004200017环境海洋学

Environmental Oceanograph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8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19环境放射化学

Environmental Radiochemistr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20环境教育学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21环境伦理学

Environmental Ethics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22高级水处理技术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161环境学院
0004200023生化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Biochemistry

161环境学院
其他环节0004290001

教学实践

Teaching Practice

2环境学院
0004290002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1环境学院
0004290003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1环境学院
0004290004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0环境学院
0004290005

业务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0环境学院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