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星巴克的管理之道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2025-09-30 09:00:51 责编:小OO
文档
星巴克的管理之道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作者:林霞 余晓勤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28期

        摘要: 一个伟大的企业,其经历必然是曲折而艰辛的,星巴克也不例外。企业总要经历资本、人才以及管理危机,或遭到同业竞争的孤立围截,逆境无处不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星巴克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继而对星巴克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顾客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星巴克的管理之道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希望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 星巴克;企业文化;管理之道;以人为本

        经过多年的发展,星巴克已从昔日西雅图一条小小的“美人鱼”成为 “绿巨人”,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近3万家。虽然星巴克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有很多管理之道是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

        1星巴克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1.1“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星巴克发展如此迅速,全因霍华德·毕哈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霍华德·毕哈在《星巴克,一切和咖啡无关》的书中重复提到“从本质上讲,我们都只是人”。曾任星巴克董事长、CEO的霍华德·舒尔茨曾经形容他是天生出色的领导者,他拥有非常深刻的洞察能力,时刻保持着对工作的激情,他给人们留了讲信用、思路清晰的好印象。在其领导星巴克期间,这些法则经过实践检验,已完全渗透进他的行事方式中:包括制定决策、处理问题、表达关心、持续奋斗以及积极为未来创造机遇等各个方面,总能让人感受到他与你一起并肩作战。与众多企业领导者相比,霍华德·毕哈拥有更出色的领导才能,正因他的加入,使舒尔茨拥有更高超的领导技巧,甚至因霍华德·毕哈的管理直接星巴克未来发展。

        霍华德·毕哈一直认为“星巴克的成功靠的不是他们的咖啡豆是最优良的,也不是客户对他们的照顾,而是他们的伙伴(员工),如果没有人,咖啡豆从选料到烘焙直到冲煮,将什么都不是,只有有了人,他们所能拥有的远远超于咖啡所带来的财富。霍华德·毕哈在长达30年的领导生涯中,反复强调的企业管理核心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一个人能通过“使他们得到更好”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做好,他丰富的管理经验及对所从事的事业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员工与客户,并使企业文化变为现实一直朝正确及理想的方向高速发展。

        1.2星巴克“以人为本”管理之道总结

        第一,让伙伴忠于内心认为正确的事:他表示人做任何事之前,前提是必须是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所以首先知道什么是你一生竭力追求的目标,或都有没有人和你一样在追求某个目标,否则,你将不会取得成功的。

        第二,让伙伴保持思考能力:他认为必须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伙伴并不是你的“资产”,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鼓勵伙伴思考,只要摆脱条条框框,无论是现实或思想的束缚,将有可能取得比你预期更好的的成果。

        第三,真诚地去关心你的伙伴及顾客,构建信任:他认为关心是真诚的标志,也是强大的标志。无论是对团队的成员,或是本地的市场乃至世界各地的顾客,都需要真诚的关心,才能建立信任的桥梁。如果伙伴或顾客户对于我们没有了信任,那么我们的梦想有多大,也没有人与我们一起实现。

        第四,鼓励伙伴勇于应对挑战:从本质上讲我们首先是都人,如果某个挑战对你或员工而言有点难以承受,就是像把喉咙噎住了一样,他认为可以不妨一点点地克服它。但同时,一定要把“人”放在首位,寻找哪些指导原则更适合你或你的员工,并使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或员工度过最困难的时刻。

        第五,勇于承担错误,因为只有事实才像是事实:他认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伙伴,在决策上失误或判断错误,都不要试图隐瞒,也不要尝试去夸大事实,更不要强词夺理或闪烁其词。他鼓励人们要带勇敢地去承担责任。

        霍华德·毕哈管理之道成功之处,在于他从来不会为认为他的员工是他的下属,相反他把他们称为自己的伙伴,一起并肩实现事业与梦想。现实中公司管理也是同理的,无论是领导者或基层员工,他们都是在公司里的一个“角色”,他们都应该是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专家”,并不是领导就可以滥用职权做出一些影响企业发展的事情,一家企业的质量,由每个成员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出色”演出而决定。

        2星巴克的“顾客管理之道”分析

        2.1取悦“外在”顾客

        “使顾客满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取悦顾客表面上是为了使客户高兴,但其实本质是一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星巴克是如何做到长期保持如此高的支持率呢?

        经多年的努力,星巴克已成功打造除家庭及办公室以外舒适的“第三空间“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人们不再仅满足于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在最新的动态显示,星巴克为提供更好的现代服务,在2018年8月与阿里巴巴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其中,饿了么、盒马、淘宝、天猫、口碑、支付宝模块,将全面覆盖星巴克业务。尤其是盒马,将与星巴克进行深入合作。基于星巴克的门店为中心,将创建新零售配送体系。对此,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王静瑛称,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会全面打通从从第一空间到第四空间的所有,亦即是:生活空间——工作学习空间——线下零售门店——线上零售平台。这样一来,中国顾客就可以随心随意随地地进行新零售生活体验。中国也因此会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一个实现体验全空间贯通的市场。这种新的零售模式,给顾客方便到位地体验到产品和服务,并开创了零售模式的新创意。这对星巴克来说,是更硬核的生存之道。

        2.2取悦“内在”顾客

        而很多企业忽略的事情是取悦你的“内在”的顾客。这此“内在”顾客其实也就是企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员工与部门。一家企业之是否能够深入人心,不仅迎合顾客需要,能做到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当企业有这些目标时,是谁去帮他实现这些目标?那就只有是他的员工了。企业的文化原则应该是使人愉快,企业经营最大的成功,是员工愿意与企业共同生存,员工都愿意成为公司的顾客,这是人文管理的另一个延伸。星巴克的成功,是把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的企业经营之中,通过共同的文化,影响着无数员工和顾客,也成为三者共同作用的方式。

        3星巴克的管理之道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1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谓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一家企业从建立之初一直秉承的理念,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家企业拥有自已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增加企业的辨识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力量,打造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是当务之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其企业文化作根基,其力量不容小觑,只有重视文化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3.2尊重员工

        让每一位平凡的员工,包括咖啡豆的种植者,合作供应商,星巴克的员工、星巴克的顾客又或者是社群都感受到被尊重的美好与幸福,是星巴克的奇妙之处。而且,每一位员工,都是传递幸福的使者,这种人文情怀,让员工更多的认同星巴克,对星巴克更具有凝聚力。

        但就我国部分企业而言,更多是把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拥有者入在企业的首位,忽略了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三者共同作用的方式,存在着短视的问题。这些企业仅仅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期的发展,这也成为我国企业当今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要发展我国企业,应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愉悦的环境下为企业付出。

        3.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团队是由具有不同需要、在企业的作用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蕴藏着团队所需要的生产力。团队的成员并非只是对团队目标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目标。管理者理是通知实施领导职能,把人们的精力引向团队目标,并使人们能够热情地、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团队乃至公司做出贡献。这涉及确立有效的领导方式,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励人们以高昂的士气和最大的努力为团队做出贡献,这就是管理的领导职能的主要内容。

        3.4保持创新

        消费者特征、观念、需求,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消费市场的竞争环境也会持续变化。二十多年来,消费者的观念从一开始关注的价格、质量,转变为关注品牌、设计等。同时,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阶段的提升,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尤其是近年来,消费者越加重视情感消费,关注的焦点变成了舒适、美感等层面,星巴克也由此确定,价格已经不是给星巴克带来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另外,竞争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工业发展导致产品门槛的消失,实体类产品很难带来巨大差异化。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跨界融合的生产经营越来越多,行业边界也逐步开始消失。要保持企业及产品不断出现差异化,在市场里具有辨识度,需要不断地保持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而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领导人主导的企业战略的创新。

        4总结

        全世界都在学习星巴克的标准化,包括它把产品做成一种生活方式,学它的培训激励体系,甚至包括桌椅的设计与音乐的选择。但是始终最重要的经营之道可以归结为三条:要想让顾客得到真诚完美的服务,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员工提供真诚完美的服务;要想为顾客提供一流品质的产品,必须首先将自己员工的素质塑造到一流;要想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必须首先要对自己的员工忠诚。

        参考文献

        杨晓彤.跨文化视角下外企本地化经营策略及其影响[D].天津:天津商业大學,2016.

        冯鑫.星巴克发展现状探索及分析[J].经贸实践,2017(5)

        覃亦然.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李圳.星巴克在中国的营销战略分析[J]南方企业家,2018(11).

        约瑟夫米歇利,Joseph Michelli.星巴克领先之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刘冬春秋,吴作凤.从企业文化看星巴克的成功之道[J].商场现代化,2016(15).

        作者简介:林霞(1979—),女,汉族,广东揭阳人,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市场营销;余晓勤(1982—),女,汉族,广东高州人,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