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2025-09-30 08:37:48 责编:小OO
文档
第五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题号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CaCO3CaO+CO2↑  

B.4Fe+3O22Fe2O3

C.Mg+O2MgO2  

D.2KMnO4K2MnO4+MnO2+O2

4.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有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  

B.丙和丁均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  

D.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6.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8.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9.我国用长征二号改进火箭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液态燃料偏二甲肼(C2H8N2)与氧化剂N2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n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n=4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0.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1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发生装置相同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

13.(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该实验的主要现象是                           。

(2)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氧气: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电解水:                                    ,写出检验负极气体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前若发现铁钉表面已生锈,应对其进行的处理是用                          。

14.(5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Fe3O4      Fe+      Al2O3

(2)      H2+      N2      NH3

(3)      CH4+       O2      CO2+      H2O

(4)      Fe2O3+      H2SO4===      Fe2(SO4)3+      H2O

(5)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15.(9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定律,对于我们对化学变化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定性研究:在实验室中,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玻璃成分中的某种物质X发生化学反应,使玻璃塞和玻璃试剂瓶口粘连在一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aOH===Na2SiO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定量研究: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可用于医疗消毒,也常作燃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它们恰好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答题:

物质质量乙醇氧气二氧化碳
反应前/g

4.6a00
反应后/g

008.85.4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          ;

②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

③由于氧气只含氧元素,故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都来自于反应物中的          ,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乙醇中一定          (选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乙醇所含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原子个数比为          。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6.(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所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另外两个装置被否定的原因分别是          

                                                  、                              

                                        。

(2)装置A中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                                             。

(3)小明受到A装置的启发,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使D中反应能发生的操作方法为将锥形瓶倾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17.(6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1.52.02.53.0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4.54.24.084.084.08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本小题需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检测卷  参与点拨

1.B 2.C 3.A 4.D 5.B 6.A

7.D 点拨:分析图知,甲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中甲、乙、丁质量比为18∶16∶2,故不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

8.D 9.C

10.A 点拨: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则m(A)∶12g=2∶3,m(A)=8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2x=8g∶11g,x=44。

11.C 点拨:反应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碱式碳酸铜中铜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5;加热碱式碳酸铜应用固固加热装置。

12.D 点拨:分析图可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28=2∶7。

13.(1)3Fe+2O2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加热时飞溅的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管

(3)2H2O2H2↑+O2↑ 2H2+O22H2O

(4)Fe+CuSO4===Cu+FeSO4 用砂纸打磨光亮

14.(1)8 3 9 4 (2)3 1 2

(3)1 2 1 2 (4)1 3 1 3

(5)2 3 1 6

15.(1)SiO2

(2)①9.6 ②2.4g 0.6g

③乙醇 含有 1.6g 12∶3∶8 2∶6∶1

16.(1)A 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装置内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锥形瓶底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3)将锥形瓶倾斜 2H2O22H2O+O2↑ 收集生成的氧气,缓冲瓶中的气压变化

17.(1)78∶71∶96 (2)1.92g

(3)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1.92g

= x=4.9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6.0g-4.9g=1.1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1g。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