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灌装岗位操作规程上传
2025-09-30 08:47:47 责编:小OO
文档

文件编号SC-SOP-07

文件名称灌装岗位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制订日期年  月  日

审核日期年  月  日

批准日期年  月  日

发布日期生效日期版本号
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复制份数
灌装岗位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灌装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灌装岗位。

3 责任

3.1车间:应按照确保产品质量的原则,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规范操作。

3.2操作人员:均应遵照培训内容,严格执行本程序规定的要求。

3.3现场QA:对灌装产品品质保证进行检查。

4 内容

4.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4.1.1 仔细阅读生产计划,了解当班所要生产的品种以及生产批次。

4.1.2 换上所对应的包材,并将包材拉至夹爪处。

4.1.3 检查双氧水槽是否清洁、双氧水系统各滚轮轴承是否完好。并关闭双氧水排放阀。

4.1.4 将贴条附粘在包材的边上,并合上SA压力轮;检查SA喷嘴上有无附着物。

4.1.5 检查LS喷嘴上有无附着物,纵封挤压轮(小白轮)是否有磨损、位置是否正确;相对轮是否运转自如。并裹上包材,压上下成型环。

4.1.6  检查无菌空气管波纹管的密封圈是否完好,连接管道并紧固;检查产品管是否紧固。

4.1.7 检查上灌注管销槽、插销是否有磨损、损伤、变形;下灌注管各连接销、蝶阀是否有磨损和卡塞、安装是否正确;并连接好下灌注管。

4.1.8检查扣钩弹簧、横封感应棒是否完好,横封胶条是否老化;查看切刀弹簧的使用时间,检查并及时更换。

4.1.9 认真配制检测双氧水(不低于35%),按3‰加入润湿剂并及时准确的作好记录。

注意:双氧水对皮肤有腐蚀的危险!配置和使用时,请穿戴好防护用品。

4.1.10开启水、电、压缩空气、蒸汽,并观察是否正常(水压:0.3—0.6MPa;压缩空气压力:0.6—0.7 MPa;蒸汽压力:0.6 MPa)。

4.2升温消毒 

目的:生产之前使产品管路处于无菌状态。包括从A阀到下灌注管的管道和设备。方法:280度的无菌风对产品管路吹30分钟,然后再 冷却下来。

4.2.1预热。(无菌空气系统开始工作:水环压缩机运行、双氧水泵工作、主加热器开、SA、LS加热器开、润滑泵开。目的:使SA、LS加热器的温度升高,来加热包材的两个边,以便封管)

4.2.2封管。当预热倒计时结束后,程序上升键自动闪烁,提示封管。封管的目的是为了让消毒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里进行。(主马达工作、SA、LS气缸工作(Y24)通电、计时器工作,切刀电磁阀工作(Y60、Y61通电)。封管的同时,应检查双氧水单元的运行状况;检查纵封和空包内表面是否有划伤。

4.3.加热。

封管结束后,程序自动上升至加热。目的是使产品管路里的温度达到280度以上。这一温度的探头位于B阀处,所以也称为B阀温度。(主马达停止,SA、LS气缸复位(Y24断电),喷淋开(Y31断电),计时器停止、切刀停止、B阀开(Y8通电、Y67断电)、B阀温度监控器开始工作。)

4.4消毒。

当B阀温度达到280度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消毒。通常情况下,这时需要寸动一次纸管,再检查一次空包,然后再按下程序上升键。(管加热器工作(240度),倒计时30分钟)。在30分钟的杀菌倒计时过程中,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B阀温度降至280度以下,程序将自动下降,回到 加热状态,直到温度重新升到280度后,程序上升键才又提示消毒。*(

4.5冷却。

当30分钟的杀菌倒计时结束后,程序自动上升到冷却。同时将送信号(READY)至杀菌机。冷却的目的是将产品管路的温度降至常温,以便灌装。(空气分流阀关(Y41通电),强冷阀开(Y33通电)、倒计时10分钟,)

4.6冷却结束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送信号至杀菌机,按下程序上升键,等待杀菌机的生产信号。并寸动,重新做一个纸管,消毒工作结束。寸动时,将字轮压好,检查打印效果。

5. 准备生产

5.1杀菌机的生产信号送到后,程序上升键闪烁,按下程序上升键。

5.2管加热器升到第二设定值480度。

5..3当管加热器升到450度时,程序上升键闪烁,提示生产,20秒钟内按动按下程序上升键,直到主马达动作后放手。

5.4主马达启动。主马达动作,SA、LS气缸工作(Y27通电),喷淋关(Y31通电),切刀工作、计时器工作,强冷阀关闭(Y31断电)、热交换阀Y44换向、倒计时29秒。

5.5灌注。倒计时29秒结束后,C阀先打开(Y7通电)、A阀后打开(Y9通电),C阀先于A阀4~12秒,空气分流阀开(Y41通电)。

5.6开始生产。滑槽动作(Y27通电),计数器工作。

6. 生产

6.1 检查封合质量:生产开始及后每60分钟检查一次产品包和外观形状,是否有褶皱、夹角和透光现象。连续取两包产品检查LS、SA、TS的封合质量,按照正确的查包方法(破开成品包后,将包材清洗吹干,观察横封线内侧是否平整或过热,纵封贴条透明无气泡,贴条边缘尽量控制无裂痕,在对横封和纵封的破坏检查中,一定要将包材内层PE或铝箔层带起)进行仔细检查是否有响包等。

6.2产品计量:每30分钟检查一次产品重量是否在计量范围之内,每次连续抽查8袋或以上,并作出适当的调节;

6.3日期打印:后道每10分钟检查一次打印情况——字迹是否清晰,批次、日期各类代码是否正确(特别是在更换打印状态时),油墨是否足够。检查有无墨垢,并及时清除。

6.4 纸路检查:每10分钟检查一次纸路——各滚轮的转动是否灵活、纸路是否跑偏、SA、LS加热区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包材进入加热区约8毫米),喷嘴内是否有融化的PE膜、产品包中线是否对中。

6.5双氧水单元检查是否报警,视液位和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6.6每30分钟观察一次夹爪切刀复位情况,判断切刀弹簧是否完好。

6.7 每30分钟对整台机器进行仔细巡视,检查有无异常响声和异常现象,各管道接头处是否有空气、产品渗漏,控制面板上有无报警显示。

6.8、每60分钟作一次技术参数记录,并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6.9拼接包材和贴条之前,需要用75%的酒精对接纸台、以及双手进行消毒。

6.10在更换包材、贴条或状态发生变化后,立即对变化点前后各两袋的产品进行破坏性实验,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包括设备本身、该时段产品的检查)。并按要求取好目的样品,以便事后监控追述。

6.11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方式留取样品。

7. 停机

7.1 当杀菌机的生产倒计时快结束时,按下程序上升键。(滑槽退回,空气分流阀关(Y41断电)(3分钟后开),A阀先关(Y9断电)、C阀后关(Y7断电),A阀先于C阀4~12秒,双氧水泵停止,润湿电机停止工作,LS、SA汽缸复位,计时、记数器停止、喷淋开(Y31断电),主马达停止、Y44换向、强冷阀开(Y33通电))。自然冷却10分钟倒计时。

7.2 剪破纸管,让残留的奶液流出;松开打印轮,并清洗打印组件;排掉双氧水;松开SA压力轮;剪断纸管;松开下成型环。

7.3 清点所取的各种样品,并填写《取样记录》;计算双氧水的耗量。

7.4 自然冷却10分钟倒计时结束后,寸动拉掉纸管。拆下下灌注管,清除上灌注管的奶迹。

7.5 连接清洗管(包括B阀的出口处和下灌注管的出口处),按下清洗程序。

8 清洗

8.1 手工清洗

      a.  清洗下灌注管,清洗完后,注意安装正确。并浸泡于自制的双氧水桶中。   

      b.   清洁夹爪上的奶垢和油污

8.2  CIP。

      a.    清洗碱液的浓度:2.0%~2.5%;清洗酸液的浓度:1.5%~2.0%。

      b.    清洗液的温度:80~90度。

      c.    流程:10分钟水冲洗——20分钟碱液循环——10分钟水冲洗——20分钟酸液循环——10分钟水冲洗。

      d.    设备停止生产超过12小时后再生产,需要加做一次CIP。

注意:清洗液对皮肤有烧伤和腐蚀的危险!配置和使用时,请穿戴好防护用品。

9. 周保养

9.1  检查双氧水系统

检查挤压轮表面和相对轮特氟龙套是否完整,轴承是否灵活,在湿润轮和相对滚轮之间的间隙应为0.5mm;并清洗双氧水槽

9.2 清洗气刀,以及清洁抽气管

气刀缝里不能有异物,必须清洗干净;抽气管用尼龙刷刷洗。

9.3  拆洗打印组件,并润滑

所有的滚轮必须转动灵活,O型圈完好无损,并润滑。

9.4  拆洗夹爪系统

检查切刀及弹簧,横封胶条必须完好,用试管刷清洁各部件,并润滑。认真检查所有的螺丝是否紧固。注意不要变动每个扣钩座垫片的数量。

9.5 拆洗上灌注管

小心拆卸上灌注管,清洁并检查上、下O型圈。

9.6 检查管道连接处的密封

更换任何损坏或压平的密封圈,紧固所有的连接口。

9.7  拆洗水过滤器,并检查夹爪的冷却水流量(不低于0.5l/min)

9.8  检查切刀压力油以及润滑油

9.9  清洁机身

从机器的顶部拆除蒸汽护罩,清洗干净,检查上、下成型环的所有滚轮上纸导滚轮必须灵活,所有的固定螺丝必须检查是否紧固,不要忘记接纸平台及纸仓的清洁。

*  

10 利乐包装机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

10.1 升温时程序无法上升

A、检查水、电、气、蒸汽是否开启,水(0.3~0.6Mpa)、压缩空气(0.6~0.7 Mpa)、蒸汽(200~300Kpa)。压力是否正常。

B、检查水环压缩机气压是否正常,连接压力监控开关的气管有无脱落。

C、检查无菌空气管道是否更换。

10.2 消毒空气无法达到280度。

A、检查主加热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335~365度)。

B、水环压缩机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范围(45~65Kpa)。

C、B阀是否开启,各压缩空气气管是否漏气。

D、强冷阀Y33是否完全复位,热交换阀(Y44)是否正常工作。

E、B阀感温头是否完好。

F、系统密封是否漏气。

G、下灌注管蝶阀安装不正确。

10.3  自动降程序

a)管加热器240度始终上不去。

b)消毒空气280度波动(可以提高水环压缩机气压或提高超高温加热器温度,使消毒空气在280~290度)。

c)水分离器堵塞,循环空气中水份太重。

d)强冷阀Y33关闭不严。

e)热交换阀(Y44)是否正常工作。

f)下灌注管蝶阀卡死。

g)水、电、汽、气等外部能源出现异常。

10.4   LS或SA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

h)检查主加热器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

i)LS或SA加热器有故障,电线接头、插头脱落或加热器损坏。

10.5  拉纸纸管裂开或断裂

j)纸管过小,可调整蓝轮。

k)LS或SA封合不好,注意纸路跑偏。

l)双氧水浸泡过久,可用胶带粘贴。

m)下灌注管法兰处支撑轮调节过紧(间隙小3~4毫米)。

n)纸路摩擦力或阻力过大。

o)纸路中部分位置卡死或包材经过的间隙有过小现象。

p)气刀安装位置不正确或气压太小,未能将附着在贴条上的双氧水吹干。

q)管内气压太高。

10.6  计量问题

10.6.1计量不足:

r)检查半成品是否气泡过多,如是,暂停杀菌机排奶。

s)杀菌机备压低、均质机单向阀磨损严重。

t)下灌注管是否安装正确,浮筒连杆是否脱落,B阀是否完全关闭,蝶阀的开度(30度)是否过大。

u)轻微的计量不足或两个夹爪计量相差太大,可以通过增减容量盒垫片实现。

v)浮筒重量(250毫升:269正负0.5克;200毫升:293正负0.5克)是否发生变化。

w)产品包长度是否变短。

x)纸管成型是否过小(中线重叠量6~8毫米)。

y)容量盒弹簧是否失去弹性,定位块安装是否正确。

 10.6.2   计量波动大:

    a、夹爪容量盒弹簧断裂。

b、纸仓内刹车压力不均匀。

c、均质机物料出口压力波动大。

d、灌注管不对中,容量盒打下灌注管。

e、容量盒凸轮滚轮单边磨损或轴断裂。

f、下灌注管蝶阀磨损。

g、浮筒不能在下灌注管上自由滑动。

10.7  成品包内有划伤。

a纵封压力轮磨损。

b纵封压力弹簧位置不合适。

c上灌注管纸路内支撑环表面有毛刺。

d 纸仓内包材刹车划伤。

e纸管成型太小。

f下灌注管插销问题。

10.8  成品包有折痕或夹痕。

a、纸管成型过大,调整下成型环处蓝轮位置。

b、纸路在双氧水槽后跑偏严重,调节纸导滚轮,使包材靠近纸导滚轮的边缘(注意加热区宽窄)。

c、检查上下成型环各滚轮是否转动灵活,滚轮间的间隙不能过大(不能超过0.5毫米)。

10.9 封合质量

10.9.1横封不好

A 横封脆性大,主要表现为:横封较硬和横封内侧PE无韧性,调节夹爪功率,可降低5个单位左右。调节后便仔细检查横封封合质量。

B 横封过热:主要表现为:横封内侧封合会有细小颗粒(需要仔细观察),调节、降低夹爪功率,调节后需要仔细检查封合质量。

C 横封较弱:横封线不明显,在查包时PE层不易被带起。有时可能没有横封(调节、增大夹爪功率、增大后需仔细查包、暂停检查左右扣钩弹簧是否完好)。

d  横封透光,包材铝箔破裂:检查夹爪功率,检查横封冷却水是否通畅,流量(300升/小时)是否正常,超程是否正常(3~5毫米),可增减扣钩垫片调节,同爪的左右超程是否平衡,横封感应棒损坏及胶条老化,包材自身有缺陷。

10.10 纵封不好

A、加热区是否足够(包材进入加热区8毫米)调节加热器或调节纸导滚轮。

B、加热温度是否足够,调节SA、LS加热器温度。

C、风压是否足够(LS气压1.5~2.5KPA、SA气压1.0~2.0KPA)。

D、LS封合不好:检查小白轮完好情况,检查灌注管是否对中,用弹簧称检测压力轮(小白轮)的压力(35~45N),以离开相对轮为准。

E、检查包材自身有无缺陷(如无铝箔、PE等)。

F、SA封合不好:检查挤压轮和相对轮的完好程度、安装位置以及之间的压力(15~25N)和包材导边滚轮。

G、检查加热区是否残留有胶质。

H、扭管严重,调整上成型环手柄,使两边宽窄重叠一致。

10.11 包材跑偏

A、包材质量不好。

B、包材刹车力不均匀。

C、SA挤压轮表面不平整,更换挤压轮或轮面换一面或向左右调节。

D、纸路张力太小,晃动。在包材大滚轮处塞纸以增加摩擦力。

E、打印轮调节过紧。

F、纸路中各支撑滚轮、导向滚轮有无卡死或摩擦。

10.12 双氧水润湿报警

A、是否添加双氧水润湿剂或添加比例是否正确。

B、双氧水润湿块与包材接触是否正常。

C、双氧水润湿轮间隙是否正常(50丝)。

D、双氧水润湿块接线端是否脱落或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润湿接触线(白色)。

E、双氧水润湿轮是否正常,手动Q004检查润湿电机故障还是润湿轮卡死。

10.13 双氧水低液位报警

A、双氧水未打进双氧水槽,双氧水管子内进了空气,可以将电机关掉,将双氧水倒入双氧水槽,双氧水自由流下将管子填充,再开启双氧水电机(限1#、2#包装机)。

B、双氧水泵密封损坏。

C、双氧水槽内泡沫太多,将双氧水回流过滤网清洗、吹干。

10.14 双氧水耗量偏离正常范围

A、挤压轮是否磨损,其轴承是否损坏,更换积压轮。

B、积压轮两端的弹簧力是否平衡及均匀(25N),以挤压轮刚离开相对轮为准。

10.15 高频报警

A、检查高频报警发生器报警情况作出判断,一般为负载报警,检查同轴电缆线、变压器、TS加热棒。若为其他报警需通知电工或工程师协助。

10.16 电机过载报警

A、双氧水电机过载,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

B、主马达过载,主要检查夹爪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

10.17 生产时喷淋未关闭

A、检查电磁阀Y31是否复位或阀芯损坏。

10.18 润滑油报警

A、及时添加润滑油。

B、检查各,特别是大是否脱落。

C、内有空气,需拔掉部分接头进行手动润滑排气。

10.19 夹爪切刀不能复位

A、检查切刀弹簧是否断裂,弹簧是否过短——加垫片。

B、排压力油,检查增压杯油是否足够。

C、检查、手动电磁阀(Y61、Y62)是否动作。

D、切刀是否在刀座内被异物卡死。

E、切刀活塞是否灵活复位,拆下油腔清洗活塞吹干装回。

10.20 夹爪空响

A、排压力油和空气。

B、增压杯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增压杯内膜片是否磨损。

C、更换增压杯内压力油。

10.21 成品包有折角

A、灌注管是否对中(以校正好的容量盒中线为基准)。

B、调整管支撑轮(在灌注管对中的前提下,两滚轮与灌注管法兰间隙为3~4毫米)。

C、调整纸路张力,调整纸仓内刹车或在大滚轮处塞纸增加摩擦 力。

D、检查容量盒是否对中及倒角。

E、检查纸管是否成型过大,调节下成型环处蓝轮位置。

10.22 灌奶掉程序

A、A阀未打开,检查A阀气管是否漏气,检查A阀电磁阀。

10.23 蒸汽温度低(0.2~0.3MPA)

A、锅炉房蒸汽压力低。

B、调整减压阀前截止阀开启量(减压阀(螺杆)调节:向下调压力增大,向上调压力减少)。

C、减压阀故障(通知机修人员)。

D、蒸汽阀的疏水阀坏掉,关闭蒸汽,拆下疏水阀检查双金属片是否损坏或堵塞。

10.24 升温缓慢

A、检查主加热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350度),可以适当调高主加热器设定温度。

B、检查水环压缩机气压(45~65KPA)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溢流阀适当调高气压。

C、热空气流通管路中有水,检查电磁阀Y32是否工作正常。

D、主加热器缺相。

E、检查各管路是否漏气,检查B阀是否开启到位,压缩空气管是否漏气。

F、下灌注管蝶阀安装不正确。

10.25   甩包、粘包

A、检查夹爪冷却水是否堵塞,水流量是否正常。

B、   横封胶条是否老化,予以更换。

C、夹爪功率调得过大、过热。(减小夹爪功率后立即查包检查封合质量)。

D、切刀过钝或有损伤。

E、  压力爪或切割爪不平行。

F、  检查夹爪间隙0.9正负0.1毫米。

G、切角压力(0.3~0.4MPA)。

H、奶温过高(5~40度)。

10.26 升温过程中B阀温度下降

A、Y33未完全关闭、冷却器进水、排水管有无蒸汽冒出。

B、  检查换向阀是否换向及到位。

C、C阀阀头密封不好,漏蒸汽。

D、B阀感温头故障。

10.27、水压过低

A、水泵故障。

B、过滤网堵塞,清洗过滤网。

10.28 水分离器排水不正常。

A、排水管堵塞。

B、水环压缩机进水量不正常,检查恒流阀是否堵塞,检查电磁阀Y32是否工作正常。

C、水分离器浮筒卡死。

10.29、糊管

A、检查杀菌机备压是否过高。

B、检查下灌注管安装是否正确。

C、检查下灌注管蝶阀开启度(30度)是否过大,检查蝶阀是否磨损严重。

D、检查下灌注管浮筒重量,看浮筒是否进水。

E、B阀关闭不严,无菌空气吹进产品管道内。

10.30 清洗时水打不进包装机

A、检查清洗管道内有无堵塞。

B、B阀是否打开,检查设备程序是否在CIP状态,B阀气管是否脱落,电磁阀Y8是否正常工作。

10.31 温度显示器出现“FBF”主要是传感线断路,插针松动或感温头损坏。

10.32 生产中机器发生异响,必须立即暂停对机器进行检查,以避免重大设备安全、质量安全事故。

10.33 生产中若遇爆管,必须停机AIC清洗。

                        

注:斜体字为包装机的零件名词和术语

附:处理内包装材料时的卫生要求

对内包装材料的不当处理会直接导致对产品的交叉污染,所以在预防交叉污染的所有措施中,要特别予以重视。

1.内包材纸卷和其它原材料,特别是包装材料分开存放。存放过程中要保持纸卷外包装材料的完整。储存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没有灰尘。

2.任何时候都禁止将包材纸卷直接放在地面或不卫生的栈板上。

3.使用纸卷要在无菌灌装间外将外包材(膜)去除,然后再送入灌装间。

4.当仓库温度低于无菌灌装间时,需将纸卷在灌装间外的缓冲间里储存12—24小时,当纸卷内外温  度与灌装间温度一致后再打开外包装,送入灌装间使用,

5.操作人员接触纸卷前必须先彻底洗手并用75%酒精消毒,在整个接纸,换纸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操作外要尽可能少地接触包材,特别是包材的内表面。严禁用粘满油渍的手或其它物件接触包材内表面。

6.使用接纸台前,首先要用75%的酒精对其进行仔细擦拭消毒,同时对双手进行消毒。

7.没用完的包材卷要用干净的塑料布仔细包好,并在重新标示后保存(送回库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